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寫詩,如何讚頌母愛?

除了寫詩,如何讚頌母愛?

有一首詩幾乎每個人都學過,每次念到它,都讓人動容: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這首詩就是《遊子吟》,作者叫做孟郊。這是年已五旬的孟郊寫給母親的一首「遲到的詩」。寫這首詩的時候,作者足足五十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了。

歲月流逝,母親的年紀大了,皺紋深了,已經慢慢拿不動針線,縫不了衣服了。可她一直安慰和鼓勵著兒子,儘管孩子已年近五十,一事無成。貞元十二年,在母親的鼓勵下,兩鬢已見斑白的孟郊再次背上書囊,踏上征途。韓愈記錄下了這一幕。他說孟郊「年幾五十,以尊夫人之命來集京師,從進士試。」看,朋友們都知道,孟郊有一個了不起的母親。這一次,孟郊終於考中了進士,老鹹魚算是翻身了。又四年後,他得到了一個溧陽尉的微小的職務。

少年人寫詩給老媽,多半會寫「男兒立志出鄉關」之類,大談志向和抱負。而往往只有經歷了世事,體味了人間炎涼,更體味到母愛的珍貴,也更加有能力報答的時候,才會寫出沉重如山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而這首詩可以說是迄今為止寫母愛最好的文字!

除了寫詩,要讚頌母愛的偉大,還有一種特別高級的儀式。

山東省汶上縣梅山莊村口,有一塊展示母愛的石碑。石碑高180cm,寬90cm,厚30cm。正中鐫刻「瘦竹長青」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碑的上面原來為雙龍戲珠的碑帽,現已損毀,僅有龍頭殘留。石碑正面,從右向左,右側偏上第一列刻字為「欽命山東提督學政加三級記錄八次」;第二列刻字為「儒士梅殿峨之室張氏」。「瘦竹長青」的左側,從上往下依次刻字如下:

印倫河山水賢

羅升德仁義道

按照石碑上的文字,玉字輩只有五人。所以立碑時六大院的老六梅玉昌應該還沒有出生。左側第一列刻字為「光緒二十八年歲次壬寅桐月上浣轂旦」。即:1902年三月上旬晴朗美好的日子。桐月即三月,上浣即上旬,轂旦是指晴朗美好的日子,不是一個確切的日期。

大約清朝道光年間(1830年),梅家大少爺新婚之夜不幸去世。新娘子,也就是石碑上梅家的老祖奶奶張氏,娘家為南陶村,她堅持守節守寡,始終不肯再嫁。祖里按規矩安排同姓血緣最近的小男孩,老祖奶奶要求從族裡過繼一個兒子自己撫養。別看人家是剛過門的小媳婦,慧眼識兒,選中了一個叫梅芝坤的小不點兒,是大哥梅殿奎的四小子,成為六大院的18世祖爺爺。

以前過繼後就成為法定兒子,視如己出,和親兒子是一樣的。老祖奶奶含辛茹苦,嚴加管教,娶妻生子,兒媳婦一共生養成活了6個孫子6個孫女。

六個孫子成家立業,繁衍為今天六大院,家譜記載為玉山,玉河,玉科,玉賢,玉倫,玉昌。其中,老三玉科和石碑上的「水」不一致。六大院母慈子孝,人煙稠密,廣置田產,逐漸佔據了山莊半數的人口,連附近幾個個村子都有梅家大片土地。梅家子孫滿堂、詩書傳家、奉行孝道的優良傳統一直代代相傳,延續至今。

據了解,「節孝碑」在古代較多,婦女在丈夫去世後,既要撫育兒女又要伺候公婆,受人敬重,所以朝廷會立碑予以旌表。

今天,能夠展示母愛的形式越來越多。你會選擇哪種方式?

喜歡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的「梅山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梅山莊 的精彩文章:

春風寶相寺,繁花簇擁開!

TAG:梅山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