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遼:我們五子良將的典故,你了解幾個?

張遼:我們五子良將的典故,你了解幾個?

原標題:張遼:我們五子良將的典故,你了解幾個?



三國時期是百姓們的顛沛流離,是各勢力的爭鋒,是謀士們的爾虞我詐,是隱士們的閑雲野鶴,也是將領們的千軍辟易,說起名將總要搭上曹操陣營的,「五子良將」。

張遼止啼

這個典故來自《三國志》,或者說是民間傳說。215年,張遼在合肥一戰真是把孫權打出陰影來了,其實也不是800人破10萬這麼直接,合肥之戰實際上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張遼在夜間徵集了800精銳,凌晨出擊。張遼披堅持銳,親自衝鋒陷陣,正因為張遼這個愛好,曹操老覺得他有失大將之風。但張遼取得的戰果確實讓曹操讚嘆不已,張遼這次出擊逼得孫權登高自守,還挑釁孫權下來一戰,恐嚇完孫權還順利突圍了,你說孫權氣不氣?


第二階段,孫權圍攻合肥十幾天,沒打下來就開始撤退,孫權自己非要最後走,偏偏還被前來追擊的張遼碰上了,這次張遼帶的不是800人,而是幾千人。要不是凌統、賀齊,孫權可能就回不去江東了,以至於後來孫權一聽說張遼在,這仗就別打了。

以上都是正史內容,接下來是《魏略》,因為張遼這一戰表現得太過兇悍,江東百姓都用他的名號來哄孩子,孩子一哭就說「張遼來了,張遼來了!」,小孩就不哭了。這就是「張遼止啼」的典故,甚至島國還有俗語「遼來來」,也是來自張遼止啼這個典故。

屈指可數


這次主角換成張郃,同樣來自《三國志》。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兵鋒直指陳倉,曹叡當即就徵召了身經百戰的張郃,親自擺酒為張郃壯行,不僅給了3萬人馬,還派了武衛、虎賁這樣的精銳拱衛張郃。


曹叡雖然安排妥當,但還是很擔心「要是將軍還沒到,諸葛亮就拿下了陳倉怎麼辦?」,張郃知道諸葛亮這次出征帶不了多少糧食,肯定堅持不了多久,就很有信心的回答「等我到了,諸葛亮都撤兵啦。我屈指一算,諸葛亮的軍糧連10天都堅持不了」。

張郃抵達的時候,諸葛亮確實因為糧盡撤兵。其實諸葛亮這次北伐只是為了配合孫權,孫權這邊在「石亭之戰」大敗曹休,諸葛亮也就配合著出兵牽制了一下魏國,這也成全了張郃的名聲,當然張郃在諸葛亮第4次北伐的時候,還是把命留下了。

長驅直入


再換一個主角,徐晃,依然是來自《三國志》的典故。趁著劉備與曹操在漢中對峙,關羽在襄樊地區已經打出了「威震華夏」級別的成就,曹氏第一大將曹仁被迫求援,第一批援軍是于禁帶來的,成全了關羽的「水淹七軍」,下一批援軍就是徐晃帶來的12營新兵,張遼其實也在路上。


徐晃帶的都是新兵,他也不打算跟關羽正面交鋒,就是步步為營的推進,關羽一出擊他就跑路。再來了一出聲東擊西,逼迫關羽帶著步騎5000人出戰,本來倆人還在閑話平生,徐晃突然下令「得關雲長首級的人,賞金千斤」,關羽當時就驚了「大哥,你說得這什麼話?!」

徐晃表示這是國事,關羽也在混戰中被擊退,本來關羽的營寨布防極其嚴密,光鹿角就擺了十重,但關羽親自開路這事情就一樣了,徐晃跟在關羽後邊長驅直入,一戰大破關羽。曹操在事後也讚歎徐晃「長驅直入」的舉動,表示徐晃比孫武、穰苴功勞還大,誇讚他有「周亞夫」之風。


剩下兩位「五子良將」,一個樂進,不僅記載少還跟流水賬一樣,沒留下什麼典故。另一位于禁,本來是曹操麾下的名將,要說典故的話,大概是晚節不保?


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秉筆春秋呂書生 的精彩文章:

千古興亡看紙扇,誰憐碧血染桃花
諸葛亮:就沖這名字還要我起標題?

TAG:秉筆春秋呂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