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書法家筆下的「母親」
大美書畫
藝 術|文 化|美 學
關注
凱風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qú]勞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聖善,我無令人
——出自《詩經 凱風》
釋義:和風從南方來,吹拂那小小的酸棗樹,酸棗樹小小的,母親多麼辛勞。和風從南方來,吹拂那酸棗樹的粗枝條,母親聖明又善良,我如不成為善人又如何回報。
這首詩,是中國出現的第一首讚頌母愛的詩。後人常用「凱風」來指代母愛。而歷史上許多偉大的書法家,他們的成功雖來自方方面面,但卻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共性,他們都有一個有愛,賢惠,聰明的好媽媽……
本周末就是母親節了,讓我們一起把敬意獻給每一位母親~
《說文解字》說:「母,牧也。從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母親像養牛一樣哺育子女,字形就像懷裡抱著孩子的樣子;另一種說法認為,「母」的字形像給孩子餵奶的樣子。
甲骨文 在「女」 的胸部位置加兩點指事符號 ,表示婦女因生育而發達的兩乳。
金文、篆文 承續甲骨文字形。隸書則有所變形。
甲骨文中的「母」
《石鼓文》中的「母」
再來看一看「親」
《說文解字》說:親,至也。從見,親聲。
「親」,關係很近、很親密的人。造字的本義是探視獄中受監的家人。封建專制的古代,無論冤不冤,進了號子就是終生的莫大恥辱,古時看來,有血緣聯繫著親人,才可能去探監。
辛,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刑罰。親,金文 (辛,受刑、受監) (見,探望),表示探監。有的金文 在「辛」 下加「木」 ,表示刑械。篆文 承續金文字形 。俗體楷書 省去「見」。
周42年出土逑鼎 大篆
鄧石如的小篆
書法家筆下的母親
一、氣清神韻的「母親」
《曹全碑》
二、典雅的「母親」
王羲之
三、娟靜的「母親」
智永和尚
四、端莊的「母親」
顏真卿
五、玲瓏的「母親」
歐陽詢
六、有遠見的「母親」
黃庭堅
七、優雅的「母親」
趙孟頫
八、率意的「母親」
董其昌
九、獨特的「母親」
黃道周
看完書法家筆下的母親,不知在你們的腦海中,母親留下的又是什麼印象呢?值此時節,可謂最適宜用筆墨書寫對母親的敬意和感恩之情了,讓我們一起祝全天下偉大的母親,節日快樂!
溫馨提示:《大美書畫》刊登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大美書畫 微信:zgdmsh)。


TAG:書畫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