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渡赤水後危機四伏,毛主席審時度勢,率兵進入這雞鳴三省之地!

一渡赤水後危機四伏,毛主席審時度勢,率兵進入這雞鳴三省之地!

春哥聊戰史

【春哥註:一部戰爭史,跌宕起伏,充滿了許多傳奇人物和故事,也充滿了戰爭的大場面,大格局,在諸多名帥猛將的指揮下,歷史顯得雄渾激昂,而面對戰爭中犧牲的千萬靈魂,又會感到無助和絕望,戰爭意味著傷害和死亡。今天起,春哥這裡回顧歷史中比較著名的戰事和人物,條分縷析,還原當時的現場,留下一些紀念的筆觸。】

撤離遵義後的首戰,著名的土城之戰,遭遇川軍郭勛祺部6個精銳旅的重兵圍堵,武器裝備嚴重落伍的紅軍硬打硬拼是要吃虧的,毛主席在離得不遠的指揮所里憑藉槍炮聲的密集程度判斷出紅軍要吃大虧,果斷下令一渡赤水,先脫離和敵人重兵的接觸,免得傷亡過大,就這樣開啟了四渡赤水的一段佳話。

然而等紅軍真正進入了四川古藺縣境後,很快就發現北渡長江的計劃困難重重,不像原來計劃中的那樣順利。一是蔣介石得知紅軍進入川南地區後,令川軍傾全力加強長江防務,派軍艦和武裝商船在宜賓至江津段江面日夜遊弋,嚴防紅軍偷渡。

紅軍進入川南地區後,行動非常困難,右縱隊改向敘永、古藺間的兩河鎮方向前進後,2月2日,也就是狗年的臘月廿九,紅軍進攻敘永縣城,激戰之後沒有攻克,撤兵。其他軍團在行進中,也或多或少遭受川軍部隊的襲擾和截擊,強悍的川軍對於疲憊的紅軍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2月2日,在南京過年的蔣介石也不得安生,根據遞報上來的情報信息,重新調整「追剿」中央紅軍的部署,湘軍一部控制烏江東岸,防止紅軍東進外,以薛岳部和滇軍、黔軍組成專事「追剿」中央紅軍的第二路軍,以雲南軍閥龍云為總司令,薛岳為前敵總指揮,轄吳奇偉、周渾元、孫渡(滇軍)、王家烈四個縱隊共十三個師三個旅另一個團,企圖協同川軍將中央紅軍圍殲於敘永、赤水以西,長江以南,橫江以東地區,這是在地圖上可以清晰看出的一個戰略意圖,毛主席實際上也早已瞭然於胸。此時,蔣介石依然不清楚毛主席已經回到紅軍決策層。

追剿部隊在薛岳的指揮下,開始向川南地區推進。

川軍沿長江沿岸重兵布防,而國民黨軍「追剿」部隊則在步步逼近,紅軍如果堅持北渡長江的計劃,則不僅難以成功,而且很可能陷入重圍,重蹈湘江之戰的覆轍。毛澤東和中革軍委及時分析敵情,毅然確定放棄從宜賓、瀘州間北渡長江的計劃,跳出包圍圈,改向敵人兵力薄弱的雲南扎西前進。

2月3日,中革軍委電示各軍團:「我野戰軍為迅速擺脫當前之敵,並集結全力行動,特改定分水嶺、水潦、水田寨、扎西為總的行動目標。」紅軍各軍團以急行軍超過側擊之敵,迅速向長寧以南、扎西以北地區集中,先頭紅1軍團率先入滇。

2月5日,軍委縱隊進至雲南威信的水田寨地域。此地地處川黔滇三省交界,當地人稱作「雞鳴三省」之地。根據毛主席的提議,決定由張聞天同志接替博古擔任中共中央的總負責職務,重新確立了黨的最高領導人。同時決定,「根據目前敵情及渡金沙江、大渡河的困難,重新考慮渡江可能性問題。」「如不可能,我野戰軍即應決心留川滇邊境進行戰鬥與創造新蘇區。」這就是毛主席的大局觀,總是有預案,各種艱難的情況都有所考慮。

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革軍委的主要領導同志,一邊行軍,一邊開會,經過認真研究,最終決定:暫緩執行北渡長江計劃,改「以川、滇、黔邊境為發展地區,以戰鬥的勝利來開展局面,並爭取由黔西向東的有利發展」。中革軍委命令紅軍各軍團迅速脫離川軍,向扎西地區集中。

在此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於2月8日,也就是豬年的正月初五,算起來還在新年春節里,可是紅軍戰士當然沒有興緻過年,情況還很危急,中央在威信大河灘舉行會議,正式審查通過了張聞天起草的《遵義會議決議》。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向紅軍各軍團和軍委縱隊普遍傳達了《決議》,使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在紅軍官兵中更加深入人心,保證了以後戰鬥的勝利,增強大家的信心。

因為毛主席善打仗是紅軍在實踐中觀察中總結出來的,無論是秋收起義開始,到後來的井岡山時期,毛主席那種革命樂觀主義,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保證部隊不吃虧少吃虧的情況下,打贏看似強大的敵人。而蔣介石一方,聽起來雖然好像聲勢洶洶,但實際上各打各的算盤,開會時拍胸脯保證聲震天,而關鍵時刻,都不會真上去拚命,這是毛主席料定他們的一個劣根性。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讓敵人畏之如虎,年輕紅軍將領孤軍轉戰萬餘里,給毛主席探路陝甘
太宗重兵圍太原,久攻不下,只因城內有一員虎將,他究竟是誰?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