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前有古人 後有來者‖行孝莫要等

前有古人 後有來者‖行孝莫要等

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所以,我們很慶幸,還可以學習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關於傳統文化中的孝,孝道,孝敬,孝順,行孝。

前有古人,後有來者,行孝生生不息。

乘著時光倒流機,我們看到歷史上孝感動天的人物事件,星羅棋布。

①黃香扇枕溫衾。黃香九歲,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其枕席清涼,蚊蚋遠避,以待親安寢。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卧。體恤父母,微其處而顧之。

②周文王"晨則省,昏則定"。周文王侍奉父親時,每天必定三次去問候自己的父親。但父親有病時,文王知道了,心裡非常不安,幫助父親醫治,衣不解帶,等父親病好了,方才安下心來。這是有名的"文王三省"侍奉父母,要安定父母的心!

③漢文帝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恆,在母親卧病之年,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一定要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他的仁德,孝義,使當時的西漢人丁興旺,國泰民安,與漢景帝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王祥"卧冰求鯉",曾子"嚙指痛心"已爛熟於心,上至君臣,下至庶黎。行孝,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

古人行孝名垂青史,後生孝行嚮導浪潮。

⑴還記得那個樂觀女孩趙金鳳嗎?來自河南的趙金鳳,就讀於南昌理工學院。母親患病不能照顧自己,為了照顧母親,她把母親接到學校,在附近租了一間房子。邊學習邊照顧母親,為了賺學費和給母親治病,學習之餘出去做兼職,寒暑假與同學辦補習班籌集學費。趙金鳳的行動詮釋孝在行動。媽媽,有你在的地方才是家!

⑵90後的中堅力量,孟佩傑。孟佩傑出生於山西臨汾市一個貧困農戶家。在她5歲那年,父親因車禍離世,母親患絕症,之後被送往劉芳英身邊養育,劉芳英待佩傑視如己出。可好景不長,養母患病癱瘓在床,養父了無音信。佩傑用稚嫩的肩膀擔負照顧母親,支撐起一個家的重任,一擔就是數十年。大學期間,背著母親求學,打工,做家教。省錢給媽媽買新衣服,買好葯,希望媽媽少遭點罪。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祝福!祝福你和媽媽!

看一個人聽其言,還要觀其行,行孝亦是如此。

孝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意思是作為孝子,贍養父母要做到讓他們心情愉悅,喜樂無憂。做事不可以違背他們的意願,順其心志。父母只所愛愛之,父母之所敬敬之。

父母的年齡不能不知道,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每過一年,父母又陪伴我們一年,見一次就少一次。

父母健在還能嘮叨你,這是高興的事。想想父母年齡一年年長,兩鬢慢慢斑白。還能陪我們的時間有多長久?心裡會恐懼…

如果還在為父母沒有買新款iphoneX而耿耿於懷;還在為原生家庭怨聲載道;還在為沒有給付婚房首付而說斷絕關係之類的狠話。

只能說是自己太弱 ,才華跟不上慾望,要讓父母背這個黑鍋,實屬有背常理。

鳥有反哺之情,羊還有跪乳之恩。養育之恩,重如泰山。

我們應該孝順父母,但要正確對待"孝順"這件事,不愚孝,不盲從。

同時把自己的人生最大限度的過好,不讓父母操心,給他們徒增痛苦。

安定其內心,比送山珍海鮑,住豪華墅戶更踏實心安不是嗎?

父母在,家在,家在熱氣騰騰,其樂融融,是天倫之樂也!

所以,餘生不給自己留有後悔的餘地,但願不再聽到這樣的悲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不在"

"別怕,有我陪你慢慢變老"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年輕人說 的精彩文章:

你是否曾仰望星空,想像過宇宙的樣子?讀《時間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001
我們面對的風景,除了世界,還有自己

TAG:年輕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