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人都珍視榮譽,可史迪威為何卻拒絕並吐槽蔣介石授予的勳章?

軍人都珍視榮譽,可史迪威為何卻拒絕並吐槽蔣介石授予的勳章?

作者:山野

(一)

位於雲南松山的中國遠征軍雕塑。

1942年,是中國抗戰史上最艱難的一年。

日軍開始企圖佔領緬甸,想截斷美、英對中國軍隊進行的物資補給。

要知道,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緬甸是東南亞唯一沒有被日軍佔領的國家,那裡有一條從仰光通向昆明的滇緬公路,是美國向中國政府運輸戰略物資的唯一陸上通道。

日軍擔任對緬作戰任務的是以田祥二郎陸軍中將為司令官的陸軍第15軍,該軍下轄第33師團和第55師團,共3萬5千人,開戰後,又增加兩個師團,共計6萬3千人。

要是緬甸一旦失守,日軍就會切斷滇緬公路,向中國政府運送的戰略物資將會全部落空。

羅斯福向丘吉爾建議,要蔣介石派軍隊支援。於是,1941年夏,英軍韋維爾將軍以印緬戰區總司令的身份,前往中國會見蔣介石。

(二)

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

韋維爾將軍飛抵重慶當天,蔣介石在黃山官邸設宴。

這是韋維爾第一次見蔣介石,來中國之前,他聽到不少對蔣褒貶不一的評價,有說他足智多謀、心胸豁達;也有說他生性多疑、口是心非。韋維爾想:「這一切都不重要,只要他肯出兵緬甸,我就謝天謝地了。」

酒足飯飽之後,韋維爾說明了來意,並呈上丘吉爾的親筆信。蔣介石一言不發,大為不滿,說道:「緬甸局勢事關大局,為何美國方面置之不理呢?」韋維爾忙解釋:「美國目前在太平洋戰場的處境並不比我們好多少。這次我們過來找您溝通,也是羅斯福總統的意見。」

後來,蔣介石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派出了10萬遠征軍。

然而,就在遠征軍入緬甸後,國民政府在指揮權上與英國、美國爭吵不休。最後同意由英國的亞歷山大上將和美國的史迪威中將實行雙重領導,蔣介石也在幕後進行指揮,但實際上卻是各行其是,無疑嚴重影響了遠征軍的作戰。

(三)

蔣介石、宋美齡與史迪威。

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由雲南保山、芒市和大理地區進入緬甸。但蔣介石卻不情願將自己的軍隊完全交給史迪威指揮,當時史迪威是駐中國盟軍總司令蔣介石的總參謀長,但史迪威對於蔣介石的「外行戰術」常常嗤之以鼻,蔣介石也更是不買史迪威的賬。

在很長一段時間,蔣介石與史迪威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試想,總司令與參謀長之間的意見不一,還怎麼指揮打仗?以至於,蔣介石在1942年至1944年間,三次致電羅斯福,要求換掉史迪威。

史迪威常常在背後嘲笑蔣介石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與此同時,史迪威與亞歷山大將軍也矛盾重重。

史迪威看不慣亞歷山大在前線戰事吃緊的情況下,還注重個人享樂,時常泡在自己華麗的總督府「無所作為」,史迪威懷疑英國人保衛緬甸的決心。

史迪威雖是一個難得的優秀戰將,在緬甸戰場帶領杜聿明的第5軍、甘麗初的第6軍,指揮了數次勝利的戰役,打退了日軍的數次進攻,保衛了臘戍。但面對指揮混亂,政見不一,貌合神離,又心存芥蒂的各指揮員,如此之下,還如何將戰爭進行下去?

最終,史迪威又丟掉了臘戍,在一次戰役失敗後,他奉羅斯福之命回國。

(四)

國民革命軍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大勳章。

臨別之際,何應欽來送史迪威,他拿著一個裝飾精美的盒子說:「將軍,為了表彰你在緬甸戰場上的貢獻,委員長特授予你中國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大勳章一枚。」

說著便準備將勳章往史迪威胸前戴上,史迪威搖搖頭,擋開了何應欽的手:「對不起,請你告訴你們的委員長,我不需要這樣的榮譽。」說罷,便轉身走上舷梯。

在機艙門口,史迪威一臉冷笑,對身邊的副官以及不遠處的何應欽,用英語罵道:「讓那種玩意兒見鬼去吧!我在中國2年零8個月,帶領中國遠征軍出生入死。現在蔣介石在我臉上打一巴掌,又給我最高榮譽,我才不吃他那一套,虧他媽的想得出啊!

史迪威不僅討厭蔣介石,他更看不慣國民黨那些身居高位,只知道溜須拍馬、不幹實事又養尊處優、腦滿腸肥的將軍們。他心心念叨的始終是我黨領袖,就在離開重慶的頭天晚上,他親筆給朱德寫了一封告別信:

尊敬的朱德將軍:我奉美國總統之命,即日啟程飛回我的祖國,因今後不能與您所指揮的部隊在一起作戰,我感到非常的遺憾和失望,再見。祝勝利!

1943年,史迪威在緬甸戰場,看望傷殘的中國遠征軍官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美專家焦慮:004核航母噸位世界第一,福特號沒臉打招呼
剖腹自殺實際上有違日本法令,可為什麼日本軍人依然趨之若鶩?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