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沒骨花卉技法範例

沒骨花卉技法範例

沒骨花鳥技法之 沒骨花卉畫法

一、花卉畫法

1.花冠畫法

單瓣花:常見的單瓣花如山茶、蜀葵、芙蓉、梅花、梨花、石榴、蘭花等。在畫之前,要對所畫花的結構、形態、生長規律了如指掌,下筆才能合情合理。

以蜀葵為例,蜀葵花冠為五瓣,花瓣紋路清晰,畫時,事先把顏料調好,用中鋒先蘸白色,再以筆尖取一點胭脂,一筆筆鋪開,盡量做到一筆顏色一個花瓣,第二筆顏色銜接時要接著第一筆顏色走,逐漸過渡。趁未乾時根據花瓣的形態結構,從外而內,用水筆將色沖開,任其自然滲化,在花瓣的基部點畫深紅和深紫色,並使色筆之間自然銜接,不要有明顯的筆痕。干後用胭脂調墨勾出紋路。

復瓣花:復瓣花多為大中型花卉,花頭大,花瓣多,層次也多。作畫時一起先從花心最裡面的畫起,由內而外,由近推遠,層層推開。畫時要注意花朵的形體結構,抓住大的形體結構,攢心接蒂,千萬不能看一筆畫一筆,並仔細體會不同花卉傳達出的不同美感。最後強調一下花蕊,起到「醒」的作用。點蕊時,也不一定用蕊的本色畫,畫面中的花色深時,可以用淺色點,如常用的白粉調藤黃;花色淺時用深色點,如胭脂或黑色。

2.葉的畫法

留筋法:對於像荷葉、芭蕉、蒲葵等植物的大片葉,可以採用留筋的畫法來表現。亦即靠水線與水線之間的留白形成葉筋,最後再提線勾出葉筋來,也可以不勾提。畫時要注意葉筋留白的來龍去脈,要合乎葉片的物態走向,並注意收尾處的虛實處理。

勾筋法:對於一些小葉片的植物,可以用點的手法來畫葉,以墨與色表現葉片的虛實究竟,最後勾畫葉脈。勾筋的作用是「破」,打破葉片的過分平淡,因此葉脈組織可繁可簡,要視點畫葉子的筆觸效果而定,所用墨色深淺也要與葉色相協調。勾畫葉脈的線要鬆動一些,也就是虛勾多一些,同時還要注意葉有側、正之分,因此勾葉筋時就不能一概地平分葉面,要根據葉子的正側俯仰之狀,相應地改變線條的分布和走向。

3.枝幹畫法

積水、積色法畫枝幹:一般木本花卉枝幹高大,且多有紋理豐富的老枝幹,如玉蘭、海棠、桃花、牡丹、梨花等。先備以花青、赭石、石綠等土橋村,再用較濃的墨畫出小枝,接著畫中干、老乾,畫時要一氣呵成,可以邊畫邊滴入適當的清水,避免局部墨色干透。趁顏色未乾之時,根據枝幹的物理結構 ,注入含水分較高的赭石和石綠,在必要時還可繼續滴入清水,沖開墨和色,或者用筆吸走一些水分,以控制墨色的變化。注意前後枝幹結合處留白而不碰接,以免滲化而含混不清。待干後,水色相撞,自然成趣,漬出斑駁的肌理效果。

勾皴法畫枝幹:借鑒山水畫中樹木的畫法,用短鋒的狼毫筆,擠掉一定的水分後散開鋒。先從樹的主幹開始畫起,中鋒勾寫,用渴墨勾出飛白的線條,勾勒時要做到胸有成竹,行筆要穩而有頓挫、提按,把握運筆的快慢節奏,隨勾隨皴,根據不同樹木的皺裂紋用不山的皴法。切忌線條平滑、僵直。

藤蔓畫法:畫藤蔓道德要注意它在全局的位置經營,下筆前要胸中有數,提前預想好所要表達的效果。為表現其氣勢可以中側鋒兼用,筆內調和色墨,用筆要寫起來,要有乾濕濃淡、長短曲直、變化多端的筆勢墨韻,並要注意它在構圖中的組織、穿插、貫通的重要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祖國河山 風景這邊獨好
注意啦!清明節這些地方可能會開啟看「人海」模式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