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民航客機死活不配降落傘?看完汶川15勇士經歷,有傘也不敢跳

為何民航客機死活不配降落傘?看完汶川15勇士經歷,有傘也不敢跳

四川,汶川,5·12。那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地震,已然過去十年。如今,有媒體回訪了當年為救援失聯孤島而冒險傘降的「空降兵十五勇士」,其中披露了不少此前不為人知的跳傘細節。而十五勇士當日的英雄壯舉,在幾個層面上,也間接解釋了一個「常識疑團」:為何民航客機不配備降落傘逃生?

一直有人質疑,為什麼飛機行將墜毀時,乘客要待在飛機上被動等待迫降,而不是一人發一個傘包跳傘搏一把?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但如果全程回顧一下十五勇士2008年5月13日傘降全程,你就會發現,讓毫無準備的普通人去跳傘,每一個環節都可能是「死亡之坑」。

首先是氣象條件。5月13日震區空中路線被暴雨和濃雲阻斷,而傘降高度以下有雨,是空降大忌。因此,當時直升機6次試圖著陸都未能成功,而空降兵所乘飛機首次出擊試圖大規模空降,也因為機身結冰,艙門無法打開,不得不返回機場。雖然救人如救火,但空降兵們仍然不得不服從客觀規律。而當空難來臨時,乘客們可沒有選擇機外天氣的機會。

正因為氣象條件惡劣,所以第一次失敗後,軍方改派15勇士這樣的訓練尖子出馬,先行使用翼傘先行空降,偵察摸清災情和地面情況,再引導大規模空降空投,這也是一般空降作戰的重要前期工作之一。

很顯然,客機出事地點無法預知,地面情況難以知曉,即便跳傘成功,也只能聽天由命。請看十五勇士落地時的遭遇,落地時,由於地形複雜,殷遠落進櫻桃林,傘掛到了樹上;李振波撞到樹上,大腿被樹枝刺穿;雷志勝右腿撞在了石頭上,腫得老高,走路一瘸一拐,如果是未經落地訓練的普通人,後果難以想像。

十五勇士的跳傘難度之所以很高,重要一點來自高度。當時因為茂縣境內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他們必須在5000米以上的高度跳傘——這也是不帶護具情況下高空跳傘的最高高度。而民航短航線的飛機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飛行,長航線的飛機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飛行。即使下降到5000米,十五勇士仍必須克服高空嚴寒和嚴重缺氧帶來的眩暈。

就在此次搏命一跳後,2016年,一套高空跳傘保障系統得到應用,系統集防寒、供氧、導航等功能於一體。顯然,身體素質參差不齊的民航乘客要想高空跳傘確保存活率,必須配備這樣的專業裝備,但此類供特戰部門使用的設備要做到人手一套顯無可能。

高空還帶來另一大難題:民航機系加壓客艙,這就意味著高空出事需要跳傘,必須打開客艙門。上月20日,美國西南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飛行途中因舷窗突然破裂,靠窗乘客因為內外巨大的壓力差而被吸出,飛機迫降地面後此人已經身亡。可以想像,如果高空打開客艙門將會有什麼後果。那麼,傘兵是如何保證高空開艙不被吸出的呢?因為選用的運輸機貨艙是不加壓的。

在危險來臨時,臨時教會普通人穿戴傘具是一項極為困難的工作。2009年法航A330空難中,墜入大西洋的飛機甚至讓228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沒來得及穿上救生衣。而穿上救生衣後又如何呢?我們乘機前都看過航空公司提示,再三重申不離艙不可給救生衣充氣,而在1996年衣索比亞航空961號航班被劫持後水上迫降時,很多乘客在機艙內就充了氣,水灌入飛機後大多數人直接被卡到天花板無法出艙,導致175名乘客和機員中125人遇難。

如此可以想見,如果用上了極為複雜的傘具,有多少人將在慌亂中胡亂操作。這裡仍以十五勇士為例,其中有兩人空中主傘未開,不得不使用備份傘降落,有多少人能掌握好備份傘開傘技巧呢?

實際上,賭一賭民航飛行員的技術和飛機的可靠性更為有利。因為總體來說,民航機出事故概率非常小,以每100萬個航班「飛機全毀」估算的2014年事故率為0.23次,相當於每440萬個航班會有1個航班失事;2013年事故率為0.41次,每百萬個航班發生事故的5年均值為0.58次。

另外,民航機事故主要發生在滑跑-起飛和進近-著陸段,佔到全部事故的80%以上。通常意義下普通飛機跳傘的最低安全高度500米,軍用傘兵的降落傘的最低安全高度設計達300米,此高度組織一飛機乘客離機幾無時間。再低要想成功跳傘,就只能每個民航機座椅都安裝軍用飛機的「零-零」彈射座椅了,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興順獵奇 的精彩文章:

TAG:興順獵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