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年間,日本的倭國地區法理上屬於中國嗎?

東漢年間,日本的倭國地區法理上屬於中國嗎?

文/陳德方

自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盛世是漢代。兩漢綿延四百年,開創了中原王朝一統天下的第一個重要局面。尤其是到了東漢初年,已經展現出了萬國來朝的局面。西漢時代,對中原的朝貢,更多是來自匈奴與西域國家。

從中國的角度,這些朝貢更多是政治行為,然而對他們這些國家來說,同樣是經濟行為。畢竟,大漢的回禮,不僅珍貴,數量也極為可觀。大漢王朝每年花在接待朝貢上的錢就有一大筆。不過,朝貢給大漢帶來的正面影響,當然值這個錢。

到東漢時代,日本、東南亞等很多國家都來中國朝貢,朝貢的方式越來越正規化且制度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各國的皇室、貴族需要受到大漢的冊封。從這個環節來看,朝貢的意味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從歷史資料來看,提出這種需求的並不是大漢,而是周邊的小國。他們以獲得大漢的冊封為榮耀。一旦某個國家的君主受到了大漢的冊封,那就意味著背靠強漢,在當地也會受到周邊國家的尊敬。所以,來華要求冊封的國家越來越多。

《後漢書》記載,光武帝時期(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緩。」光武帝賜予朝貢國國王的印綬與國內宰相、諸侯相同,為金印紫綬。可見,這些朝貢國,在東漢看來,與諸侯國是一樣的。

這枚金印已於1784年出土於日本福岡縣誌賀島,上刻「漢委奴國王」五個陰刻篆字。據日本學者鑒定,該印的大小尺寸符合漢代「方寸之印」的規定,蛇形鈕飾也與漢代授予夷王印章的規格相合。這枚印章有力地證明了,倭國在東漢時代法理上屬於大漢。

那麼這個倭國到底是日本的什麼國呢?其實,具體的地理位置、規模都是存在爭議的。當時的日本處在彌生時代,沒有文字,尚未開化,逐漸形成了原始的農業社會。在公元1-3世紀的時候,日本列島上有幾百個國家。

這個倭國的規模到底多大,歷史上沒有非常明確的概念。只不過,後來以倭國作為日本的前身,顯得是整個大日本對東漢的臣服與歸順,其實也是不恰當的。魏晉時期以至於唐宋,日本列島很多國家都來中國朝貢國,那是另外的一回事。那個局面更為可觀。

以東漢為例,中原王朝與朝貢國的關係其實是「邦聯制」關係,法理上,這些國家都是中原網王朝的一部分,實際上政權各自獨立。如果形象地說,特別像「英聯邦」,英聯邦的很多國家,至今在法理上是英國的一部分,尊英國女王為元首,其實各自為政。

由此可以推導出,在東漢時代,日本的倭國這個地方,法理上是屬於大漢王朝的。儘管沒有實際的管轄權,但是法理上是中國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史記》;

2.《漢書》;

3.《後漢書》;

4.《漢倭奴國王金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包拯從未做過開封府尹,而是做過一年多權知開封府
劉備義子劉封僅僅是個將軍,諸葛亮為何要除掉他?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