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快馬加鞭設立控股券商 外資行詳解未來發展路徑

快馬加鞭設立控股券商 外資行詳解未來發展路徑

距離中國證監會4月28日正式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只過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外資金融機構就已爭先跑馬圈地,擴大在華布局。

5月11日當周,野村證券和摩根大通先後向中國證監會提交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資料。不久前,瑞銀集團申請由參轉控,將持股瑞銀證券的比例增至51%。記者採訪了解到,更多的外資券商申請已經箭在弦上。

一位合資券商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可以預期到外資對在華控股券商感興趣,大家都會有差不多的動作。據其了解,在《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落地之前,有十來家券商都在等著借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東風。目前國內合資券商有12家,包括瑞銀證券、高盛高華、瑞信方正等等。

面對外資動作的快馬加鞭,多位中資券商人士坦言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華南某券商戰略部人士表示,國內券商的機構業務首當其衝。這次中國監管打開市場的大門,外資有突破口和提升空間,雖然短期內外資實現業務規模突破難,但是未來形勢會逐漸利於外資行。

爭相申請控股券商

美資券商摩根大通5月10日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J.P. Morgan Broking (Hong Kong)Limited擬持股51%。早前兩天,5月8日,野村控股株式會社(下稱「野村證券」)等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材料,野村控股株式會社擬持股51%。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將依法、合規、高效地做好相關申請的審核工作。此前的5月2日,瑞銀集團則申請將瑞銀證券的持股比例由24.99%增至51%。

從申請進度上來看,目前已經申請的三家外資券商,證監會只受理了一家。記者從一名接近監管的知情人士處獲悉,瑞銀集團在提交申請的當天就予以受理。按照當前的行政許可審批流程,證監會接受申請之後5個工作日必須受理,但是如果證監會提出補正的要求,則按提交補正申請材料之後的五個工作日計算。如果材料不完備,證監會可以不予以受理。

截至5月11日,在證監會官網披露的「審批進度」公告中,顯示受理了瑞銀集團的增持申請,對野村證券的申請於5月10日提出補正要求,對摩根大通的申請顯示為接收材料。

對於擴大在華布局,野村證券5月8日晚回應道,「我們已經提交申請在中國境內設立一家合資證券公司。目前,我們正在和有關方面磋商細節,不方便進行評論。」

值得一提的是,野村證券近日頻頻出招。宣布成立合資券商的同一天,野村證券宣布任命陸挺為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中國市場對野村非常重要。陸挺的加入進一步展示了我們全力創建中國專業團隊的承諾。」野村亞洲(除日本外)執行主席及中國委員會主席飯山俊康表示。

5月7日,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表示,「我們多年以來認為中國市場是全球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市場,也非常欣慰地看到政府在過去幾個月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擴大中國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的開放,我們會在健康的、開放的背景下不斷努力,希望在更深入地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

突圍與挑戰

民生證券非銀分析師周曉萍在最新研報中表示,目前合資券商資產占行業總資產的比例僅為1%,各項業務的行業佔比均不到5%。

平安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魏偉表示,目前我國證券公司中合資券商僅十家左右,營收及凈利潤佔比不到行業的3%。

從券商行業比較看重的牌照方面看,據經濟觀察報記者梳理,6家合資券商——瑞銀證券、中德證券、東方花旗、摩根士丹利華鑫、高盛高華和瑞信方正,除瑞銀證券和高盛高華之外,其他幾家業務大多局限於一級市場,以投行業務為主。

「這有歷史的原因,瑞銀證券和高盛高華之後,2007年證監會修訂《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後來成立的合資券商有了牌照限制。」上述合資券商人士表示。

這次,中國金融開放的主要亮點在於,首先,提高持股比例,將證券、基金、期貨、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以後不再設限;其次,放寬業務範圍,包括保險的代理、公估、經紀等業務,內外資券商業務範圍一致。根據CEPA補充協議設立的合資券商——滙豐前海、東亞前海、申港證券和華菁證券持續合規經營滿1年後,可以按規定申請其他證券業務牌照,成為牌照齊全的證券公司。

機遇與挑戰之下如何突圍?上述合資券商人士詳解未來在中國的發展路徑——「外資行的優勢在跨境業務上,把海外的客戶引進來,把國內的客戶引出去。加上最近中國加入MSCI,滬倫通正在研究,滬深港通規模擴大,這類跨境業務上外資行會比國內券商更有優勢。相比之下,我們的重心還是在機構投資者身上,不會和國內的券商去搶散戶客戶。」

魏偉認為,本土券商在地區資源、客戶粘性等方面佔據明顯優勢,因此即使有所放開,短期內大型券商的全業務優勢將依然保持;而中小券商往往會具有一定的區域或者資源優勢,未來外資券商可能著力發展如投行、資管、研究等業務,並在相應領域形成一定的行業競爭力。

「雖然外資行短期內難以實現業務規模的突破。比如,在國內的經紀業務上,外資行還是受經營範圍限制的,渠道建設周期長,需要各地證監局批業務。但是這次的開放,較之當年私人銀行業務開放來看,形勢會逐漸利於外資行,尤其是外資行的資管業務優勢+財富管理能力服務競爭力優勢明顯。」上述華南券商戰略部人士坦言。

而在源於外部的危機感也讓其在戰略上做出一些調整,該人士表示,「事實上,我們在人才管理、業務人才引進方面,一直處在進行時;與外資券商的項目合作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多的直面競爭。這都對中資券商應對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

( 作者:鄭一真編輯:胡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朴槿惠一審被判24年:歷經354天 留下不光彩一筆
哈哈哈哈……男子搶奪路人手機,結果懵了!沒成想人家是刑警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