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賠多賠少」與「快不快」,理賠這筆賬應該怎麼算?

「賠多賠少」與「快不快」,理賠這筆賬應該怎麼算?

人在江湖飄

哪有不挨刀

就算挨了刀

不用掏腰包

在保民社區,經常會被問到某某產品理賠是否靠譜?某某公司理賠是否靠譜?互聯網產品理賠是否靠譜?電子保單的理賠是否靠譜?一年期的產品理賠是否靠譜?等諸如此類涉及產品、涉及公司、涉及渠道、涉及保單形式之類的對理賠充滿擔心的各種問題。

作為業務員,叨叨非常能理解大家對於理賠的擔心,畢竟買保險最核心的價值就是理賠。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叨叨理賠這個話題。

叨叨

賠不賠?賠多少?

賠得快不快?

發生理賠糾紛怎麼辦?

「賠多賠少」與「快不快」,哪個更重要?

一、賠不賠?賠多少?

賠不賠?賠多少?這個問題需要從保險公司理賠的依據說起。

理賠依據:

1.客戶是否已經報案?

2.客戶申請的保險事故是否在保單期間內?

3.客戶申請的保險事故是否屬於保障範圍?

4.客戶申請的保險事故是否在申請時效內?

5.是否為受益人本人或受益人授權的受託人?

以上5條本質上都是一條,即合同條款!

GIF

為什麼是合同條款而不是其他?

因為保險的本質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合同,它的本質是一紙合同,因此,決定一款產品是否理賠的依據是:所發生的保險事故是否符合合同的約定?符合就賠,不符合就不賠。賠與不賠,賠多賠少,只與合同條款有關,而與公司大小、購買渠道、保單形式、長期短期沒有任何關係。

「大」公司不會因為自己「大」,你買醫療他賠重疾;「小」公司也不會因為自己「小」,你買重疾他賠醫療。

同樣的道理,「大」公司不會因為自己「大」,你買30萬他賠你300萬;「小」公司也不會因為自己「小」,你買30萬他只賠你3萬。

賠多賠少,賠與不賠,一切都是白紙黑字,明碼實價。所以,買保險請仔細看條款!仔細看條款!仔細看條款!

二、賠得快不快?

從宏觀上來說,行業的平均理賠時效在3天以內,這個數據可以從保監官網不定期公布的報告中查詢到。(如:北京保監局公布的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北京地區健康險市場的平均理賠時效為2.69天,還是非常快的。)

按住圖片上下滑動瀏覽

從微觀上來看,各家公司的理賠時效與其網點布局、人力編排、信息化水平、理賠考核指標呈正相關,但理賠時效問題也不完全只取決於保險公司,它更像是一個客戶與業務員、業務員與保險公司三方之間的一場接力賽,每個參與的人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理賠時效。是否符合投保規則?資料是否齊全?事故是否清晰無爭議?這些因素都跟理賠時效息息相關,尤其是「是否符合投保規則」,這個前置問題如果沒有處理好,註定會拖理賠後腿。

一般來說,有爭議的案件理賠時效會比無爭議的時效長,但是最長也不會超過30天(詳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理賠時效:保險公司收到理賠材料30日內必須作出賠與不賠的決定;賠的話,10 天內給付;不賠的話,3 天內通知。

三、發生理賠糾紛怎麼辦?

發生理賠糾紛,先協商,協商不成可以通過投訴、仲裁、訴訟進行維權:

撥打12378向保監投訴

登錄保監官網投訴

仲裁、訴訟

四、「賠多賠少」與「快不快」,哪個更重要?

「賠多賠少」與「快不快」,哪個更重要?廢話,當然是兩個都重要啊,賠得又多又快,那才叫完美。

可是,如果一定要給這兩個排個序呢?你會把誰排在第一?

比如,「30萬,馬上賠」與「300萬,30天賠」,你願意接受哪個?

想想

多等30天

多賠270萬

每多等一天就多得9萬哦

又比如,「1萬塊錢買30萬,馬上賠」與「1萬塊錢買300萬,30天賠」,你願意選擇哪個?

再比如,「1萬塊錢買30萬,馬上賠「與「1萬塊錢買300萬,馬上賠」,你願意選擇哪個?

為什麼賬要這樣算?

因為買保險就是買保額啊!保額啊!保額啊!

好歹就30天的時間差,30萬跟300萬比起來那就是是渣渣呀!

抓不住主要矛盾,就會被帶偏哦。。。

GIF

保險保的不是風險本身,保險保的是你口袋裡的錢。意外會不會發生,天知道,那是菩薩的事情,屬於玄學的範疇。意外發生了能不能救你的命,那是醫生的事情,屬於醫學的範疇。發生了有沒有錢來解決問題,屬於金融學的範疇,是保險師的事情。什麼是保險師?保險師就是對人身風險OR財產風險背後所隱藏的負債進行管理,並對其進行【兜底設計】和【成本控制】的職業經理人。

學習筆記 | 工作感悟 | 生活切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理賠現場 的精彩文章:

TAG:理賠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