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們現在每天都要做的這件事,竟跟明朝的一項政策有關?

我們現在每天都要做的這件事,竟跟明朝的一項政策有關?

原標題:我們現在每天都要做的這件事,竟跟明朝的一項政策有關?


人隨時隨刻都在新陳代謝,新的營養補充進來,滿足身體日常所需,消化了的營養變成排泄物被排泄出去,每天,我們都會去廁所解決這些排泄物。現在人越來越文明,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把解決排泄物不再說成拉屎,尿尿,而是說成「上廁所」、「方便」等文明詞語。其實,之前在農村最常見的說法不是「方便」、「上廁所」,而是「解手」。


在古代,上廁所有很正式的說法,叫「如廁」,《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沛公起如廁」,顏師古有註:「廁,養豕圈也。」估計那時候跟現在很多農村一樣,豬圈跟廁所是一起的。


「解手」最開始的意思不是上廁所,而是「握手」的意思(朋友相逢握手)。唐朝詩人韓愈在《祭河南張員外文》中說:「兩都相望,於別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宋代詩人范成大在《送周直夫教授歸永嘉》中也說:「知心海內向來少,解手天涯良獨難。」



「解手」這詞,從字面意思上,怎麼會跟上廁所拉上關係呢?這跟明初曾經實行的一項政策相關。

元朝末年,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與元朝蒙古軍隊之間展開了多年戰爭,最後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


由於多年戰亂,中原地區人口銳減,特別是戰亂最頻繁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為了快速恢復經濟生產,首要問題就是要解決這些地方的人口問題,因此,在明初,朱元璋下令實施「移民墾田」政策,從當時影響較小且人口相對密集的山西、陝西等地移民到河北、河南、山東。



家鄉月圓,故土難捨!任憑官府催逼,老百姓都不願意遷徙,因為誰也不想離開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去陌生的外地生活。官府無奈,只好四處張貼告示,稱「不願遷移者,速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須在三天內趕到。願遷移者,可在家裡等待。」


告示一出,山西各地全家出動,都來到大槐樹下,很快就聚集了十多萬人。突然,一大隊全副武裝的官兵疾馳而來,把大槐樹下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團團圍住。一名軍官向眾人頒布命令:「大明皇帝敕命,凡來大槐樹下者,一律遷走。」

這道命令好似晴天霹靂,現場頓時一片混亂,人們發出哭喊聲、抽泣聲,隨即醒悟過來,原來上當受騙了。官兵強迫人們登記並發給憑證,每登記一個就讓其脫掉鞋子,在小趾甲上劃一刀作為標誌。為防止逃跑,官兵用繩子把每個人手反綁,然後所有人連成一串,押解著移民上路。



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景區內,廁所門牌上一直沿用明初流傳下來的「解手」這個詞語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路途遙遠,路上經常有人要方便,便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方便。」次數多了,人們便漸漸簡化成「老爺,請解手。」再到後來,解手就代表上廁所了。這就是解手這個詞語的來源。


而且,被押解的人都是手被反綁在背上,後來有很多人在走路時,有把手背在背後的習慣,據說也是跟明初這次移民有關。現在,山西大槐樹被認為是華夏民族的祖先,很多人每年來這裡尋根祭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魯迅來了 的精彩文章:

此湖佔世界淡水總量20%,卻被割讓給別人,否則中國不用南水北調
與戚繼光齊名的明朝大將,早年戰功赫赫,後養寇自重為大明埋下隱患

TAG:魯迅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