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汶川十年,航拍新貌!子弟兵永遠和災區人民心連心

汶川十年,航拍新貌!子弟兵永遠和災區人民心連心

5月3日至9日,參加「奮進·巨變·展望」探訪汶川地震十周年網路主題活動的媒體採訪團兵分兩路來到四川德陽、綿陽、廣元等地,中國軍網記者在參加的第二條路線活動中,共走過3個市、10個縣(區)、15個鄉鎮、11個行政村,探訪30多個地點,隨行的攝影師也用無人機拍下了沿途的景色。

(中國軍網記者孫智英 航拍/秦飛)

北川新縣城。

北川新縣城。

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

廣元劍門關中學。

廣元青川縣。

廣元朝天區。

北川縣擂鼓蓋頭村。

江油愛情谷。

江油清香園。

綿陽沸水鎮楓香村。

平武縣牛飛村。

青川縣初心谷。

江油官渡新村。

青川縣白龍湖幸福島。

廣元朝天區羅圈岩村。

北川、汶川、映秀、都江堰、唐家山堰塞湖……5月12日,為紀念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10周年,西部戰區空軍某團派出戰機,沿著10年前開闢的空中生命通道,再次飛赴川西上空,俯瞰新城新貌。

映秀鎮漩口中學地震遺址安靜肅穆,紀念錶盤上的時間永遠定格在14時28分。遺址西側矗立的汶川特大地震記事浮雕牆,用銘文記述著地震災難造成的巨大損失和中國人民奮起抗震救災及災後重建的偉大壯舉。

5月12日西部戰區空軍某團戰機上航拍的北川新縣城風貌。 劉應華攝

今天下午,「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10周年紀念儀式在這裡舉行,會場莊重而簡樸。參加紀念儀式的各界人士面向遺址默然佇立,向汶川特大地震遇難者同胞和在抗震救災中捐軀的英雄默哀。

地震發生10年後,災區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災區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恢復生產、重建家園,曾經滿目瘡痍的地震災區煥發新生,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和旺盛活力,完成了世界救災史上罕見的浩大工程,創造了中國人民應對自然災害的偉大壯舉。

紀念儀式最後,思念曲響起。出席紀念儀式的軍地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手持菊花,依次緩步走向獻花台,深情俯身獻花,寄託思念之情。

當天的映秀鎮,也迎來不少外地遊客。四川遂寧市的市民何澤在漩口中學地震遺址外,駐足停留。「『四川雄起』的聲音,彷彿就在昨日。」何澤說,要銘記傷痛,更要走向未來。

當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在儀式上說,紀念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四川人民永遠忘不了危難時一雙雙援助之手,英雄的災區人民也自力更生,產業發展再現新跨越。

「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10年來,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始終和災區人民心連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支援地震災區恢復重建,先後承擔援建學校醫院、搶運建材物資、搶修交通水利設施、幫助安置災民生活、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和發展振興等任務,為災區的恢復重建作出了積極貢獻。

(解放軍報記者 曲延濤 特約記者 劉應華)

本文刊於2018年5月13日

解放軍報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抗戰老兵許克傑:和年輕戰友說說咱們的「鐵拳頭」
新兵成長全景記錄片《磨礪》預告片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