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曾欣

別署紫雲,小欣。1982年生,湖南湘鄉人。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受教於老圃先生。供職北京榮寶齋畫院,為榮寶齋畫院畫家。北禪寫真院畫家。

紫雲小築

文/曾欣

記得是在辛卯年小雪節後三日,我們同學幾個在畫院的教室等白老師過來安排當時準備好的手卷展。開幕海報、前言、裝裱等事宜皆已完成,白老師答應在這一天為大家的部分手卷題頭。

北京的11月底,天氣陰暗,霧霾嚴重。我拿出了在一個小山村畫的紫羅蘭手卷,白老師看了看,略帶思索地說,這個得題一個雅一些的題目。我心裡笑了,紫羅蘭是一直在我少年記憶里的一種植物,記得在讀初二的那年,畫室的陽台上就有那麼一盆瘦瘦小小的花兒,暗紫色的底色上泛著些白,像霜,像一層保護膜,也有些像停留在少年心裡的無端憂愁。2000年的時候,在我的宿舍陽台上也有這麼一盆,但是它壯實綿長一些,也開著些小花。記憶里的這兩盆紫羅蘭都是別人種下遺留在那裡的,在一些類似這樣灰色的記憶里,浪漫的暗紫似乎是青春里一抹亮麗。今天畫的這邂逅在小山村的野生紫羅蘭,老師會怎麼看呢?

老師題的是「紫雲」。紫氣東來,紫雲,在冬日裡似乎又是吉祥與亮麗的一個景象。我想要是作為齋號也是不錯的吧,於是便與「紫雲」二字有了緣。

今年夏天,我畫了一本閑花野草冊頁。交給老師看,老師誇獎我有進步,便獎勵給我題籤。劉廣泛先生也在場,白老師說,寫點什麼呢?一般的太俗,問我有齋號嗎?是啊,有紫雲二字啊。我說題紫雲小築如何?大家覺得還不錯,便有了後來我用的「紫雲小築」。

也許呢,用「紫雲」兩個字作為某個名稱的太多太多,我想,作為齋號也好,作為書名或等等,寄予的都是一種希望,在耕種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在踏實地做事,在構築我們心中的一方凈土,簡單、快樂而又明亮,也就自在圓滿了。

你說呢?

曾欣紫雲

曾欣紫雲正在整理近期畫作,準備年前編輯出版她的畫集,並要我為她的新書寫點什麼,寫點什麼呢?思考起來,想寫的很多,從哪裡寫起?卻又無從著手。

她是來自湖南的湘妹子,性格開朗、熱情,有著南國女孩的秀麗和斯文,做事幹練縝密,有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她來到榮寶齋畫院我的工作室才兩年的時間,努力梳理傳統的經典,並從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的突破口。如果把她目前的藝術研究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便是把傳統經典表現方法和我的藝術表現方法加以比較,然後把它們拿到生活中去磨合,通過對自然物象的研究,找到二者的鏈接點,也就是如何將自然物象換化為藝術形象,這裡面當然包括怎樣確定自己的體裁,再從具體的體裁演生出具體的表現方法,這個過程可以稱作為,畫這個東西,又不是這個東西,又叫這個東西,即心性、心相、心法三部曲。紫雲在這個方面的研究進行得非常優秀,所以在黃山的浮溪她選擇的是各種菜蔬,她這種選擇謹慎而又睿智,十分巧妙地將傳統、導師、生活三點連成了一片。在第一部分研究工作結束以後,紫雲又進入了她的第二步研究——女孩的閨房飾品系列。這個系列可以涉及到女紅、編織、絲綉、飾物、化妝、香道、文玩雜項等,在這樣一個廣闊的範疇中充分體現著中國獨特的傳統審美趣味,同時也為今後的藝術創作打開了一個巨大的寶藏,她將逐漸進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深處,最後形成獨特的自我表現藝術系統。

紫雲能在很短的時間裡找到二個藝術表現系統,而且已有部分優秀作品問世,它們都得到了同行和專家們的好評。紫雲是幸運的,當然這除了她的刻苦善學,也和她自身的文化積澱和不斷修為,在不斷修為中完善自我的人格分不開,同時也和工作室「以藝術的方式進行禪修,在禪修中解決問題」的理念是分不開的。工作室的學習研究結束後,紫雲又有幸留在榮寶齋畫院工作,變成了一名專業畫家,在她努力的同時,又多了一個好的平台。擁有了一個好的平台,又找到了屬於自己最適合表現的體裁和題材,再加上紫雲的聰明才智,成功就是不遠的事。

為了明天,我們為她祝福吧。

老 圃

癸巳初冬於菜園子

繡球花

在原來的一處畫室樓下有一個私人的小盆栽園,各式的盆栽有些殘敗地關在院子里,顯得落寞和荒涼。五月下旬,南方的梅雨季節,卻有一簇簇鮮亮的、活潑的顏色出來,帶著雨後的清新,粉綠的、粉紅的、紫色的、藍紫的,一個個繡球花惹人喜愛。我其實不太愛花的,在去年卻念想起這個地方,便冒雨尋花,也頭一次和繡球花的主人攀談論茶,甚是開心……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車前子

記憶里,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無限的眷戀!

奶奶是我童年裡最重要的親人,在鄉村長大的許多記憶都與她有關。每天放學回家,村裡的小孩就約好去個好地方放牛或打豬草,經常去的一個叫龍坡灣的地方,聽說那裡的山坡全是綠茵茵的草地覆蓋,還可以爬到樹尖上打酸棗吃,我很嚮往,可奶奶對我不像一般鄉下女孩,不讓去,那我該幹什麼呢?奶奶便拿出一個不大不小的竹籃和一把小鋤頭,說,你就在家附近幫奶奶挖車前草吧,家裡養的母豬吃了好。於是,整個下午我就蹲在家附近的草地上,挑最肥、最嫩、最鮮的車前草,挖上一籃子就是這種草,真是漂亮。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蒹葭

蒹葭出自詩經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者,蘆葦也。飄零之物,隨風而盪,卻止於其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在古代,人們亦用其抒發時序之感、漂泊之感,也是言志之物。而我以前是不敢畫它的,在壬辰大雪節那天,在荊紫峰附近的一個半山腰寫生,時有寒風作怪。,邂逅蘆葦搖曳寒風之景,便與其結緣。

世事恰如蒹葭,西風過後,又是一派崢嶸!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水仙

不知從哪一年起,我都要買一盆水仙越冬,看著她從發芽、開花到瘋長萎靡。從白白的根莖之中發出嫩綠的小尖是一種驚喜,在綠綠的相互包裹的葉片中找到花苞是一種驚喜,某天早上再看到花將開未開是一種驚喜。屋裡瀰漫水仙花淡淡清香的時候便是春節了,然後葉子邊緣開始枯黃,走向生命的另一端,生命的輪迴,之於人和物又有何區別呢?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玉蘭

在岐山教書的校園裡,新載的桂花和玉蘭長大了,慢慢地總是盼著她們開花,盼著她們更加茁壯成長,對她們有像對教室里的學生一樣的期盼。離開那裡的那一年,剛好我住在二樓,打開窗便有一株玉蘭守護在那裡,葉子肥壯,花兒飽滿,是我喜歡的樣子,白花綠葉,嫩翠欲滴,胭脂色的花蕊醒目而張揚。

可惜的是,一場春雨過後,玉蘭便頹敗了……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山百合

曾經為百合寫過一首詩:

臆想之二 -- 山雨

整個下午在太陽雨中穿梭擾亂了畫面打濕了山百合停的空隙里我見到了微微地想要露面的綴著雨滴的百合苞那個嬌艷的新娘髮髻上裝飾的就是它一朵平靜張開的百合花那是張揚告示天下的幸福如今在這大山雷的滾動電的馳騁嘩啦啦的雨夜裡山百合你明天開嗎?

那是辛卯的夏季,隨老圃先生和同學去黃山浮溪寫生,安靜的小村子裡只聽見浮溪的的溪流聲,像不息的生命倔強有力,一場大雨過後,百合的苗兒稍稍有些傾斜,可是帶著雨珠兒開放的百合卻更加美麗。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蜀葵

幾年前,臨過宋人小品蜀葵圖,多處不得法而光有其形而已。記得小時候,地坪的邊上種過一顆類似蜀葵的高高的,開花的植物。於是,每每看見蜀葵便眼熱,去年,登太行山時,抓了大把大把的蜀葵種子擱在兜里,在浮溪的一個舊的院落旮旯里,冒著七月流火繪了一個四條屏,乾枯的枝幹,有些樹皮已經掉了,樹榦裸露出來的顏色或白或黑,每天枝頭尖上都有花骨朵兒開放,堅強的生命力讓人感嘆。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蓮子

蓮,又稱荷、芙蕖、水芙蓉等。蓮子是其果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它不僅是經濟作物,更有觀賞價值,和美好的寓意。在這幾年,去一個叫「龍生龍和」的地方看荷花已經是我和幾個友人的習慣了。含苞欲放時期待過,肆意綻放時驚嘆過,枯落成泥時默然過。也許我對於荷花的美早已默記於心,但卻從來沒有怠慢過每一年的枯榮成敗,總是心懷挂念的。一個個春夏秋冬的輪迴,一次次怒放與消融,美矣。只剩下這蓮子卻保存至今……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大蔥

來北京之後,發現南北飲食習慣各有特色。大蔥是北方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蔬菜,其豐富的食療價值不說,蔥爆羊肉、大蔥炒蛋、蔥花捲、煎餅卷大蔥或就將其切頭去尾洗凈一盤素蔥都是很受北方人的喜愛,而它似乎可以摻入各種菜式各種味道中去。可謂大方、大雅也。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蒲公英與飛飛蝶

每到五月,伴著柳絮、楊花的飄灑,紫色蒲公英像是點綴在雪片之中的窈窕淑女。這種情形時在南方生活那些年沒有領略過的。遠遠看去,畫院的綠草地上像蓋了一層被子,風颳起便四處飄散,行走其間有不一樣的浪漫感覺……也許人並不會太喜歡,就讓這飛飛蝶在其中穿梭歡樂吧!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菜地

今年春季又去了浮溪,一天午休後坐定在柿子樹下的石階上,發現階梯邊與小水渠交界的地方擠著一塊巴掌大的菜地,菜地里種著蔥、草莓等三四種植物。蔥被上午的春雨打得七零八落,有些匍匐在地上,有些互相倚靠。有一叢長長的蔥葉嫩綠嫩綠的與地里的草莓圓圓深綠的苗相輝映,晶瑩的雨珠似乎光華四射,煞是好看。

看著這一派生機,人便也精神了。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蛇烏泡

我畫的草莓個個果兒朝上,蔓延開來,像是花兒一樣。其實我畫的是蛇烏泡,一種果兒類似於草莓的藤蔓,在南方的五月天,這種矮矮的藤蔓便在四處開始瀰漫。開出小小的、黃色的花兒,結出紅紅的像小小的草莓的果兒。把草地編製成一幅紅配綠的美麗地毯,最適合小小少年躺在上面做一做白日夢!童年已然飄遠,卻將許許多多的影像印在了心的最裡面。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曾欣紫雲國畫作品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戴家妙:何為書法「舊氣」?
梅墨生論畫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