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五子良將之首——于禁 末將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

五子良將之首——于禁 末將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

人物介紹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魏國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綉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讚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關羽敗亡後,于禁從荊州獲釋到了吳國。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遣還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謚曰厲侯,有一子於圭。

嚴毅威重

建安二年(197年),于禁隨曹操至宛,張綉投降。旋即張綉復叛,曹操的陣營被張綉軍隊忽然襲擊,應付來不及,便各自退兵,非常混亂。唯獨于禁約束部下,且戰且退。一些士卒雖然戰死了,于禁也不允許散亂。還沒有退回曹軍大本營,于禁路上發現十多個衣衫不整的傷兵,一問之下,原來是原本的青州兵在打家劫舍。青州兵原是黃巾賊,後來投降了曹操,仍稱青州兵,曹操對他們很寬容,因此經常放肆,乘機搶劫。于禁一聽,便追討這些也是自己人的青州兵。有些青州兵不敵,逃回曹營打小報告,誣告于禁也造反。

有人勸于禁首先向曹操處報備,但于禁說:「現在敵人在後面追來,我首先抗敵,至於曹公,他是明智的人,正是謠言止於智者,怕什麼?」於是,于禁先築好了濠溝以防敵人進攻,然後才令人通知曹操及向他解釋。曹操聽了,認為于禁的做法很對,當眾說:「當時敵人來攻,相當混亂,于禁能在混亂中整頓軍隊,追討搶掠的惡行,安營築寨地堅守,真是好將領的榜樣。」於是錄于禁前後功,封為益壽亭侯。公元197年宛城之敗,曹操的青州軍趁亂劫掠,于禁不顧誤會出兵懲戒他們,甚至冒著被誣告的危險先堅守營寨,於大混亂中凝聚了軍心,從此深得曹操賞識。

鐵面無私

建安十一年(206年),昌豨投降曹操後再次反叛,曹操派遣于禁征討。于禁急攻昌豨,昌豨與于禁是舊交,便向于禁投降。諸將皆以為昌豨已降,當讓曹操處置,于禁曰:「你們難道不知道曹公的命令嗎!在大軍包圍後才投降的人,不能赦免他的罪。遵行和執行法令,是事奉君上的氣節。昌豨雖然是我的舊朋友,但我豈可以因此而失節!」自臨與昌豨決別,隕涕而斬之。當時曹操軍在淳于,聞而嘆曰:「昌豨不向我投降,而投奔于禁,是命運啊!」更加器重於禁,東海平定以後,曹操上表漢獻帝表功于禁,樂進,與張遼三人,于禁因此拜為虎威將軍。

五次反叛曹操的昌豨被于禁等大軍包圍,經過張遼的勸說來到于禁營中請降,他本以為于禁是自己的老友會網開一面,沒想到于禁卻以「圍而降者不赦」的軍令斬殺了他——儘管他自己也痛苦萬分。

當曹操聽說這件事後,一方面嘆息昌豨命運不佳,一方面卻更對於禁倍加器重。就是這樣一個奉法至公、不恤私情之人,他怎麼會不知道投降的後果,又怎麼會心甘情願的投降?

五子良將

說到于禁,就不得不說五子良將。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後將軍徐晃。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迹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陳壽在他的《三國志》中這樣評價: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張郃以巧變為稱,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鑒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

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歷史上之所以對於禁的評價很低,原因就在於這個弗克其終上。于禁作為曹魏集團的一員宿將,為曹操南征北戰數十年,卻被關羽水淹七軍後向關羽投降,致使晚節不保。在我看來,于禁很可能不是真的投降,古有李陵,今有關羽,他們都曾當過降將。只是當時情非得已,這才投降,忍辱負重,以圖後效。我想,于禁當時可能也是這樣的想法,他不能像龐德一樣,殺身成仁。因為他是統帥,他得為了他的部下著想。如果他也不投降,關羽很可能惱羞成怒,將數萬人全部殺死。然而當時的情況究竟如何,于禁是否真的投降關羽,我們如今已不得而知。只能留給後人繼續探索。

羞愧離世

呂蒙攻破江陵後,于禁從荊州獲釋而到了東吳,有次和孫權同騎馬出行。虞翻見二人並排十分不滿,大罵于禁只是俘虜,沒有資格與孫權並排;更手持馬鞭要鞭撻于禁,孫權立刻喝止。隨後孫權在樓船與群臣宴飲,于禁聽到演樂曲時傷心流淚,虞翻又指于禁是裝可憐。于禁雖為他所惡,但猶讚歎其忠義。

曹丕即位,孫權稱臣。黃初二年(221年),孫權遣于禁回魏國。于禁回魏後,卻遭受其他人的嘲笑。當時于禁的鬍鬚和頭髮都雪白了,臉又消瘦。曹丕表面上對於禁表示安慰,任命他為安遠將軍。于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曹丕卻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後,便因為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去,謚號是厲侯。

動漫《鎮魂街》里有一句話:末將于禁,願為曹家世代赴湯蹈火。聽到這句話時,不禁令我動容。在這裡我想附上一首詞: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 ·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有趣,有用,有態度

盡在【歷史故事】

作者簡介:

越過山丘,江蘇鎮江人,一個愛好歷史的退伍軍人。希望通過學習歷史來充實自己。

圖片來自網路

小編接上級通知特向廣大投稿者建議:

文章盡量趣味化,通俗易懂,富有故事性

公號ID : lishigushi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故事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自縊身亡
【成語故事】九牛一毛

TAG:歷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