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被擒後,孫權明知關羽不會投降,為何還要勸降?原因不簡單

關羽被擒後,孫權明知關羽不會投降,為何還要勸降?原因不簡單

提起三國人物,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關羽。關羽武藝高強,神勇蓋世,同時又「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是忠義的化身。而最能體現關羽忠肝義膽的兩件事是:關羽為劉備救二位嫂嫂,而且為了回到劉備身邊,他不顧曹操的勸留,毅然過五關斬六將,這就是他忠的一面。赤壁之戰華容道,他顧念舊情,放走曹操是他義的一面。所以他被稱為忠義雙全。然而,關羽忠義一生,最後卻中了東吳呂蒙陸遜的計,戰敗被俘而死。到底怎麼回事呢?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了著名的襄樊之戰。此戰中,他圍曹仁、降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為了避開關羽的兵鋒,一度想要遷都。最後,曹操在司馬懿的建議下,許諾把江南封給東吳,要求孫權出兵進攻關羽的後方。同時曹操派遣徐晃等人率軍救援樊城,最後,關羽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敗走麥城,被東吳潘璋的部將馬忠生擒。孫權知道關羽被擒後,希望關羽歸順自己,結果遭到關羽的辱罵,無奈之下,只能殺掉關羽。

說道此處,大家就會好奇了,關羽的忠義,世人皆知,孫權明知關羽不可能投降,為何還要對其進行勸降呢?對此,小編認為有三點原因。

第一,孫權很欣賞關羽,喜歡他的勇武。

孫權是真的欣賞關羽,他喜歡關羽的忠義,也喜歡關羽的勇猛。而孫權之所要勸降關羽,是因為當年曹操曾收服過關羽,關羽為曹操斬顏良、誅文丑,立過大功。所以,孫權也想報僥倖心理,哪怕是讓關羽短暫投降,立下大功後,再走也是可以的。只可惜,孫權忘了,今非昔比,當年關羽之所投靠曹操,是因為失去了劉備的消息。而現在,漢中王劉備,世人皆知,關羽怎麼會為了保命就辱沒自己一世英名呢!

第二,孫權不想跟劉備關係鬧僵。

孫權雖然是偷襲關羽,才取得荊州,但是孫權覺得自己並沒有錯,因為按當年的約定,荊州本來就是屬於東吳的,只是劉備耍賴,霸佔著荊州不肯還而已。所以即使東吳取了荊州,劉備也不會因此跟自己鬧翻。但是,如果殺了關羽就不一樣了,劉備一定會記恨孫權,甚至起兵攻打東吳都是有可能的。所以,為了更好的維護孫劉的盟友關係,孫權本意是不想殺害關羽的。如果能把關羽勸降,那真是兩全其美的事情。所以,孫權明知不可為,卻還是想試一下。

第三,孫權是故意羞辱關羽。

孫權為何要羞辱關羽呢?這就要說起當年孫權向關羽求親的事情。當年,孫權派諸葛瑾到關羽處,為自己的兒子提親。關羽倒好,你不同意婉言拒絕就好了,可是關羽怎麼說?我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正是這一句話,把孫權得罪的死死的!而孫權也知道,當年曹操為了收買關羽,三天小宴,五天大宴,達到無所不予的地步,但即使這樣,關羽也毫不動心,所以孫權知道關羽一定不會投降。而之所以要勸降他,是對關羽的侮辱,以報當年被關羽羞辱之仇。

通篇分析後,我們知道,孫權在明知關羽不肯投降的情況下,還對其進行勸降。第一是因為真的很仰慕關羽。第二是因為不想和劉備關係鬧僵。第三是因為他要羞辱關羽以報當年被關羽羞辱之仇。

本文是小編對三國史的一點淺談,權當茶餘飯後的談資,不喜忽噴,也非常希望評論區能留下您的墨寶,供小編學習進步哦!謝謝您的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關羽被曹操和孫權生擒,你知道為什麼結局卻大不一樣嗎?
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