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通話輕聲的感知:成人和嬰兒的跨語言研究

普通話輕聲的感知:成人和嬰兒的跨語言研究

普通話輕聲的感知:

成人和嬰兒的跨語言研究[*]

范珊珊1, 2李愛軍1陳傲3,4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2北京語言大學預科教育學院,

3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康復學院,

4荷蘭烏特勒支大學語言研究所

一、引言

成人比嬰兒具有更好的認知能力,卻無法輕鬆地學會一門外語。那麼嬰兒為什麼可以毫不費力地學會自己的母語?這一現象一直是語言學家、心理學家研究的重要問題。過去幾十年的研究發現,胎兒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就已經建立了母語的聽覺感知,新生兒就可分辨母語與外語。嬰兒在出生後的幾個月里,逐漸強化了母語的音系表徵,對非母語音位的區分趨於弱化。研究發現,嬰兒早期的語音感知調節(Perceptual Attunement) 是他們日後學習辭彙以及更複雜的語言結構的基礎,而嬰兒期早期對母語的感知調節不足可能造成閱讀和語言學習異常。

1.1 輕聲

眾所周知,普通話是一種聲調語言,即音高變化可以區分詞義,比如「媽(/ma1/)、麻(/ma2/)、馬(/ma3/)、罵(/ma4/)」。輕聲(T0)是普通話中比較特殊的現象,帶有輕聲調和輕音的雙重性質(路繼倫, 王嘉齡 2005)。輕聲也可以用來區分詞義,比如「東西」(東邊和西邊)和「東·西」(事物)。輕聲有不同的類型,可以用來表達辭彙意義或者語法意義,比如:辭彙型、重疊、詞綴、趨向補語、助詞等(羅常培、王均 2002;林茂燦 2012)。我們現在主要關注辭彙型輕聲,例如「東西」和「東·西」,這類輕聲詞不帶有語法或者詞法標記,輕聲詞與對應的非輕聲詞只有語音上的差別。

輕聲音節不能單獨出現,也不能出現在詞首,其調型取決於前字調。T1(陰平)、T2(陽平)、T4(去聲)之後的輕聲為中降調,而T3(上聲)之後的輕聲為中平調或者微升調(趙元任1979;吳宗濟 1992;羅常培、王均 2002;Zhang and Li 2016)。輕聲的時長通常較短,基頻曲線較低,聽起來又短又輕。輕聲的時長為對應非輕聲音節時長的一半(林茂燦、顏景助1980;林燾1983; Lee2003),或者是它前字時長的60%(曹劍芬1986;李愛軍2017)。

輕聲的聲學關聯物包括時長、基頻、音強、頻譜特徵(比如,母音央化、清輔音濁化、頻譜下傾等)。時長與基頻是輕聲最主要的聲學參數(林茂燦、顏景助 1980;林燾 1983;曹劍芬 1986;王韞佳 2004;Chen and Xu 2006; Li and Fan 2015),基頻的作用更大(曹劍芬 1986;王韞佳 2004;Li and Fan 2015; 李愛軍 2017)。頻譜下傾也非常重要,但沒有時長重要(仲曉波等 2001)。而音強與輕聲並沒有必然的關係,輕聲音節音強未必弱(林茂燦、顏景助 1980;林燾 1983)。在重音語言中,輕音的聲學相關物與輕聲相似。但輕音最可靠的聲學參數是時長,基頻變化只出現在句調層面,與詞重音並無關聯(Sluijter and van Heuven 1995、1996;van Heuven and de Jonge 2011)。輕聲本身的輕聲調、輕音的雙重性質,為我們觀察聲調語言、重音語言的語言感知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視角。

1.2 早期語言感知發展研究

過去幾十年的研究發現早期語言發展中音位範疇的建立存在一個「知覺重構 (Perceptual Reorganization)」過程。「知覺重構」假說認為,新生兒既有區分母語語音對立的能力,也有區分非母語語音對立的能力,但是半歲之後,由於語言環境的影響,嬰兒對母語語音對立的感知(即區分能力)得到增強或繼續保持,對非母語的語音對立的感知則減弱或丟失。下圖描述了嬰兒一歲內語言發展的過程(Kuhl 2004),月齡軸上方顯示的是嬰兒語言感知 (Perception) 的發展過程。如圖,目前的研究多集中於嬰兒對音段信息的感知,但是我們對於聲調和輕聲感知發展的關鍵時間點了解還很有限。

嬰兒對輕聲的感知是否也符合上述的發展規律?與輕聲相關的研究包括聲調、詞重音的感知發展研究。早期語言的聲調或詞重音感知的研究沒有取得一致的結果。在關於聲調感知的研究中,Mattock等人的研究支持「知覺重構」假說,認為聲調的知覺重構出現在9個月左右。6個月以前,聲調語言、非聲調語言的嬰兒都可以區分不同的聲調。到9個月左右,非聲調語言的嬰兒開始更加關注母語的語音系統,他們區分聲調的能力逐漸減弱。但聲調語言的嬰兒仍然保持甚至增強了聲調區分的能力(Mattock and Burnham 2006;Mattock et al. 2008)。更多的研究沒有發現「知覺重構」過程。Liu and Kager(2014)認為5-18個月的荷蘭語嬰兒都可以區分普通話的T1和T4。但當T1與T4之間的聲學距離縮小時,荷蘭語嬰兒就不能區分了。Chen and Kager(2016)的結果顯示4個月的荷蘭嬰兒不能區分差異較小的T2和T3,但6-12個月的嬰兒可以區分。一歲內(4-11個月)的加拿大法語嬰兒可以區分普通話的不同聲調,而且聲調的差異度與嬰兒的反應有關。當聲調之間的差異較小時,比如T2和T3,儘管11個月的法語嬰兒能區分兩者的差異,但他們的區分能力表現出減弱的趨勢(Shi et al. 2017b)。相似的,一歲內的普通話嬰兒(4-13個月)可以區分普通話的T2和T3之間的區別(Shi et al., 2017a;Gao and Shi, in press)。另外一些研究則認為嬰兒並不是生來就可以區分母語語音系統中的不同範疇,特別是差異並不明顯的範疇,嬰兒可能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區分。Shi(2010)的研究提出普通話嬰兒在8個月之後才開始能夠對同一聲調範疇的多個樣本進行整合,對聲調形成範疇化表徵。Tsao(2008)表明12個月的普通話嬰兒區分T1-T3的能力較T2-T3和T2-T4強。如上文所述,早期的聲調感知研究未找到一致的發展模式,這也許與不同研究使用的刺激音的聲音差異程度不同有關。

與聲調研究相似,詞重音早期感知的研究也彙報了不一致的結果。一部分研究支持了「知覺重構」假說,認為詞重音的重構也出現在9個月左右。法語是重音固定語言,法語成人表現出「重音盲點(stress-deafness)」(Peperkamp and Dupoux 2002)。但是,法語的新生兒可以區分左重與右重的詞重音位置。9個月以後,法語嬰兒開始轉向法語的語音系統,不再區分不同位置的詞重音。西班牙語是自由重音語言,9個月的西班牙嬰兒仍然可以區分不同的詞重音位置(Skoruppa et al. 2013)。另有研究表明,嬰兒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學習詞重音。比如德語嬰兒到5個月時才能區分不同的詞重音位置,而4個月的德語嬰兒還不能區分左重與右重的詞重音(Weber, et al.2004)。總之,儘管詞重音感知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但從上述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母語的輸入與嬰兒的詞重音感知有很大的關係。

上文提到刺激音的聲學差異程度、母語的輸入與語言的早期發展都有很大的關係。除此之外,實驗過程中刺激音的呈現順序也會影響嬰兒對語音對立的區分。比如,某組語音對立包含A和B兩個語音類別,如果被試先學習A這個類別,再測試被試對A類和B類的區分,被試就能區分A和B。但是如果被試先學習B這個類別,測試被試對A類和B類的區分,被試不能區分A和B這兩個類別,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知覺不對稱(Perceptual Asymmetry)」。前人的研究發現了這種「知覺不對稱」現象,不僅涉及到音段成分的感知(比如,母音感知),還涉及到超音段成分的感知(比如,聲調、重音等)。比如希伯來語嬰兒或者德語嬰兒,如果先訓練嬰兒學習不常見的詞重音模式,嬰兒區分詞重音的表現更好(Segal et al. 2016; Weberet al. 2004)。在區分T1和T3時,如果先訓練普通話嬰兒先學習T1,相較於先學習T3,嬰兒的區分能力更好(Tsao 2008)。

1.3研究問題

鑒於上述的研究成果,我們主要關注三個問題:(1)重音語言的成人能不能區分輕聲與非輕聲,並將輕聲感知為輕音?(2)一歲內的普通話嬰兒是否可以區分輕聲詞與非輕聲詞?普通話嬰兒的區分是否會受到聲學差異度的影響?(3)荷蘭語嬰兒是否將輕聲詞作為詞重音處理?如果荷蘭語嬰兒將輕聲作為聲調處理,我們應該能觀測到知覺重構現象。如果荷蘭語嬰兒將輕聲詞作為詞重音處理,那麼我們會發現一歲內他們有持續的區分能力。為此,我們設計並開展了三組實驗。

二、輕聲的感知實驗

2.1成人的輕聲感知實驗

實驗1中,我們採用「區分-辨認」的感知實驗範式,對比了荷蘭語成人、普通話成人對雙音節輕聲詞的感知。實驗中,我們使用了雙音節假詞「/pansan/」,該詞符合普通話與荷蘭語的音位配列規則。關於聲調搭配,由於T3T3會變調為「T2T3」,因此我們考慮了除T3T3之外其他的聲調搭配。

在區分實驗中,我們採用了「AX」範式考查成人對輕聲詞與非輕聲詞的區分。被試每次聽到兩個詞,兩個詞中間間隔200毫秒,比如「/pan1san1/」 和「/pan1san0/」。被試需要判斷兩個詞是否相同。其結果表明,普通話成人、荷蘭語成人都可以區分輕聲詞與非輕聲詞,普通話成人的正確率為91.7%(SD = 0.74),荷蘭語成人的正確率為90.5%(SD = 0.99)。

在辨認實驗中,我們採用「迫選」的方法,要求被試從「前重(Initial)」 「等重(Equal)」和「後重 (Final)」中為每一個刺激音選擇重音位置,比如「/pan1san0/」。普通話成人、荷蘭語成人對雙音節輕聲詞的反應比較一致,他們都把輕聲感知為輕音音節。對於雙音節非輕聲詞,普通話成人傾向於將兩個音節判斷為「等重」的模式,與「普通話無明顯詞重音」的觀點一致。

2.2嬰兒的輕聲感知實驗

實驗2和實驗3中,我們採用「視覺注視法(visual-fixation paradigm,也叫「習慣化—去習慣化」,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觀察了一歲內嬰兒對輕聲詞與非輕聲詞的區分。實驗包括前測、習慣化(habituation)、測驗和後測四個部分。前測與後測主要觀察嬰兒總體的注意力情況。在習慣化階段中,我們訓練嬰兒學習某一個範疇,比如輕聲。測驗階段包括四個小測驗,其中兩個小測驗所用的刺激音與習慣化階段所學屬於同一範疇(相同組),另外兩個小測驗與習慣化階段所學屬於不同的範疇(不同組),兩種小測驗依次交替出現。下圖顯示了我們實驗的流程。

實驗過程中,家長需抱著孩子坐在沙發或椅子上,面對前方的一個液晶屏幕,液晶屏幕的兩側各有一個音箱。實驗過程中,實驗員操作實驗程序在液晶屏幕上播放圖像,同時通過音箱播放刺激音。液晶屏幕下方有一個隱藏的攝像機,攝像機把被試的視頻傳輸到操作間實驗人員的觀測屏幕上。根據觀測屏幕上顯示的被試表現,實驗人員按鍵記錄被試看前方的液晶屏幕的時間。最終,我們需要比較嬰兒在相同組、不同組中關注屏幕的時間。如果嬰兒在不同組關注屏幕的時間顯著長於相同組,說明嬰兒可以區分輕聲與非輕聲。如果嬰兒關注相同組和不同組的時長無顯著差異,說明嬰兒不能區分輕聲與非輕聲。普通話嬰兒的實驗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的嬰幼兒語言習得實驗室完成,荷蘭語嬰兒的實驗在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兒童實驗室完成。

在嬰兒實驗中,我們仍然使用假詞「/pansan/」作為刺激音的音節結構。在實驗2中,我們分別對比了4–6個月與10–12個月的普通話嬰兒、荷蘭語嬰兒對假詞「/pan1san4/」和「/pan1san0/」的區分。我們一共獲得52個有效的荷蘭語嬰兒數據。其中,4-6個月的荷蘭語嬰兒23名,包括11名男孩兒和12名女孩兒,平均年齡4個月18天。10-12個月荷蘭語嬰兒29名,包括19名男孩兒和10名女孩兒,平均年齡11個月3天。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從總體上看,荷蘭語嬰兒可以區分輕聲與非輕聲。同時,我們發現了知覺不對稱現象。當我們先訓練荷蘭語嬰兒學習了輕聲詞「/pan1san0/」之後,他們可以成功區分輕聲詞與非輕聲詞。而如果我們先訓練嬰兒學習非輕聲詞「/pan1san4/」,他們就不能區分輕聲詞與非輕聲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對稱現象?我們認為可能與荷蘭語的重音分布有關。英語、德語和荷蘭語等語言的詞重音大部分位於詞首,嬰兒表現出詞首重音的偏好(Fikkert 1993;Jusczyk et al.,1993;Friederici et al. 2007)。對荷蘭語嬰兒來說,輕聲是一種「左重」的重音模式,是母語中最主要的重音模式。因此,相對右重的非輕聲詞「/pan1san4/」來說,輕聲詞可能更容易構建相應的範疇,進而促進嬰兒區分兩者的差異。

實驗測得24個有效的普通話嬰兒的數據。其中,4-6個月普通話嬰兒8名,包括4名男孩兒和4名女孩兒,平均年齡5個月9天。10-12個月普通話嬰兒16名,包括6名男孩兒和10名女孩兒,平均年齡11個月21天。出乎意料的是,不管是4–6個月還是10–12個月的普通話嬰兒都不能區分輕聲詞與非輕聲詞。由於前人的研究表明嬰兒對刺激音的區分與聲學顯著性有關(Tsao 2008; Liu and Kager 2014; Chen and Kager 2016; Shi et al. 2017b),因此,普通話嬰兒的不區分可能與T4與T0相似的調型有關。T4是高降調,T0是中降調,在早期語言感知中,嬰兒有可能會將T4與T0感知為同一降調範疇的不同表徵(Best 1994)。

因此,在實驗3中,我們選取了聲學差異較大的刺激音「/pan1san2/和/pan1san0/」,其中「/san2/」的調型為中升調,而「/san0/」的調型為中降調,兩者基頻曲線的方向相反。最終,我們測得了35個有效數據。其中,4-6個月普通話嬰兒8名,包括4名男孩兒和4名女孩兒,平均年齡為5個月16天。10-12個月嬰兒27名,包括16名男孩兒和11名女孩兒,平均年齡為10個月9天。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總體上看,普通話嬰兒不能區分輕聲詞與非輕聲詞。但是,我們發現了「知覺不對稱」現象。當嬰兒先學習了輕聲詞「/pan1san0/」之後,他們可以區分輕聲與非輕聲的差異。但如果先學習了非輕聲詞「/pan1san2/」,普通話嬰兒則不能區分輕聲詞與非輕聲詞。出現這種知覺不對稱,可能與普通話聲調的分布有關。輕聲現象在普通話中所佔的比例較小,相對於單字調,輕聲詞並不是一種常見的模式。普通話嬰兒需要對輕聲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才能建立一個輕聲範疇,進而區分輕聲詞與非輕聲詞。

三、結論和討論

3.1結論

綜合三個感知實驗的結果來看,我們認為:(1)荷蘭語成人可以區分輕聲與非輕聲,而且將輕聲感知為輕音音節。(2)無論是4-6個月還是10-12個月的荷蘭語嬰兒,他們都能區分輕聲與非輕聲之間的差異,區分顯示出「不成對性」。這表明荷蘭語嬰兒很可能將「輕聲–非輕聲」的差異作為詞重音進行處理,而不是聲調。(3)普通話嬰兒還不能區分「輕聲-非輕聲」的差異,表明一歲內輕聲的習得仍未完成,輕聲習得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更長。此外,刺激音的聲學顯著性與嬰兒的反應有關,當刺激音之間的差異增大時,普通話嬰兒表現出知覺不對稱的現象。

3.2討論

我們的研究尚有一些不足。其一,4-6個月普通話嬰兒的樣本量較小。從前人的研究結果來看,對於母語的範疇,10-12個月的嬰兒應該比4-6個月的嬰兒具有更強的區分能力。由於10-12個月普通話嬰兒並不區分輕聲與非輕聲,我們認為樣本量的增加可能不會改變實驗結果。但是,增加樣本量可以增加統計的可信程度,因此在後續的研究中我們會繼續增加4-6個月嬰兒的樣本量。其二,在測驗階段,對於普通話嬰兒和荷蘭語嬰兒,我們使用了不同數量的刺激音樣本(tokens)。普通話嬰兒未能區分輕聲與非輕聲,可能與實驗設計有關。因此後續研究可以採用單個刺激音樣本,在語音層面上測試普通話嬰兒的區分能力。

另外一些因素也可能影響嬰兒的輕聲習得。首先,我們只觀察了辭彙輕聲一類,沒有辭彙和語法標記,比如「葡·萄」。嬰兒在習得辭彙輕聲詞的時候,只能依靠前後音節的聲學信息。但是在母語的輸入中,某些輕聲詞帶有辭彙標記,比如「桌·子、媽·媽」等。前者帶有後綴「子」,後者帶有重疊的特徵。相對來說,辭彙輕聲的習得難度可能更大。因此,後續的研究將針對後綴、重疊類輕聲進行,考查在辭彙標記的幫助下,上述兩類輕聲是否比辭彙輕聲習得得更早。其次,雙音節詞是普通話主要的韻律單元(馮勝利1997;王洪君2008)。嬰兒可能將雙音節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處理,而不是機械地將兩個單字調連接在一起。雙字調的習得可能代表了語言發展的更真實情況,但目前的相關研究多關注於單音節聲調的習得,雙音節詞的聲調習得與認知發展還有待加強。

參考文獻

曹劍芬1986 普通話輕聲音節特性分析. 應用聲學, 5(4), 1–6

馮勝利1997 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愛軍2017 普通話不同信息結構中輕聲的語音特性. 當代語言學, 3, 348–378

林茂燦2012 漢語語調實驗研究.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茂燦, 顏景助1980 北京話輕聲的聲學性質. 方言, 3, 166–178

林燾1983 探討北京話輕聲性質的初步實驗. 語言學論叢. 北京: 商務印書館

路繼倫, 王嘉2005 關於輕聲的界定. 當代語言學, 02, 107-112+189

羅常培,王均2002 語音學綱要. 北京: 商務印書館

王洪君2008 漢語非線性音系學:漢語的音系格局與單字音.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韞佳2004 音高和時長在普通話輕聲知覺中的作用. 聲學學報, 29(5), 453–461

吳宗濟1992 現代漢語語音概要. 北京: 華語教學出版社

趙元任1979 漢語口語語法. 北京: 商務印書館

仲曉波, 王蓓, 楊玉2001 普通話韻律詞重音知覺. 心理學報, 33(6), 481–488

Best, C. T.1994. 「The emergence of native-language phonological influences in infants: a perceptual assimilation model,」 The Development of Speech Perception: The Transition from Speech Sounds to Spoken Words, Vol. 167, eds J. C. Goodman and H. C. Nusbaum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233–277.

Chen, A., and Kager, R.2016. Discrimination of lexical tones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Infant Child Dev. 25, 426–439.

Chen, Y., and Xu, Y.2006. Production of weak elements in speech – Evidence from F0 patterns of neutral tone in standard Chinese.Phonetica63, 47–75.

Fikkert, P.1993. 「The acquisition of Dutch stress,」 inAmsterdam Series in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Vol. 1, eds M. Verrips and F. Wijnen (Amsterdam: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Press).

Friederici, A. D., Friedrich, M., and Christophe, A.2007. Brain responses in 4-month-old infants are already language specific.Curr. Biol.17, 1208–1211.

Jusczyk, P. W., Cutler, A., and Redanz, N. J. 1993. Infants』 preference for the predominant stress patterns of English words.Child Dev.46, 675–687.

Gao, J. & Shi, R.In press.Perceptual development of phonetic categories in early infancy: Consonants, vowels and lexicaltones. In Hongmin Zhang & Youyong Qian (Eds.),Prosodic studies: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xford UK: Routledge.

Kuhl, P. K.2004. Early language acquisition: cracking the speech code. Nature Reviews.Neuroscience. 5(11),831–843.

Lee, W.-S.2003. 「A phonetic study of the neutral tone in Beijing Mandarin,」 in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ICPHS 2003), Barcelona.

Li, A., and Fan, S.2015. 「Correlates of Chinese neutral tone perception in different contexts,」 in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ICPHS 2015),Glasgow.

Liu, L., and Kager, R.2014. Perception of tones by infants learning a non-tone language.Cognition133, 385–394.

Mattock, K., and Burnham, D.2006. Chinese and English infants』 tone perception: evidence for perceptual reorganization.Infancy10, 241–265.

Mattock, K., Molnar, M., Polka, L., and Burnham, D.2008.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lexical tone perception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Cognition106, 1367–1381.

Peperkamp, S., and Dupoux, E.2002. A typological study of stress" deafness.Laboratory phonology, 7, 203-40.

Segal, O., Houston, D., and Kishon-Rabin, L.2016. Auditory discrimination of lexical stress patterns in hearing-impaired infants with cochlear implants compared with normal hearing: influence of acoustic cues and listening experience to the ambient language.Ear Hear. 37, 225–234.

Shi, R. 2010. Contextual variability and infants』 perception of tonal categories.Chin. J. Phon. 2, 1–9.

Shi, R., Gao, J., Achim, A., and Li, A.2017. Per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lexical tones in native Mandarin-learning infants and toddlers.Front. Psychol. 8: 1117.

Shi, R., Santos, E., Gao, J., and Li, A.2017. Perception of similar and dissimilar lexical tone by non-tone-learning infants.Infancy, 22(6), 790–800.

Skoruppa, K., Pons, F., Bosch, L., Christophe, A., Cabrol, D., and Peperkamp, S.2013. The development of word stress processing in French and Spanish infants.Lang. Learn. Dev. 9, 88–104.

Sluijter, A. M., and van Heuven,V. J.1995. Effects of focus distribution, pitch accent and lexical stress on the temporal organization of syllables in Dutch.Phonetica52, 71–89.

Sluijter, A. M., and van Heuven, V. J. 1996. Spectral balances as an acoustic correlate of linguistic stress.J. Acoust. Soc. Am.100, 2471–2485.

Tsao, F.2008. The effect of acoustical similarity on lexical-tone perception of one-year-old Mandarin-learning infants.Chin. J. Psychol. 50, 111–124.

van Heuven, V. J., and de Jonge, M. 2011. Spectral and temporal reduction as stress cues in Dutch.Phonetica68, 120–132.

Weber, C., Hahne, A., Friedrich, M., and Friederici, A. D.2004. Discrimination of word stress in early infant perception: electrophysiological evidence.Cogn. Brain Res.18, 149–161.

Zhang, L., and Li, A.2016. 「Acoustic features of Mandarin neutral tone in five contexts,」 in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onal Aspects of Languages (TAL 2016), Buffalo, NY.

注釋

[*]本文原文為英文,發表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上,請參見:「Fan S, Li A and Chen A (2018) Perception of Lexical Neutral Tone Among Adults and Infants. Front. Psychol. 9:32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語言學 的精彩文章:

韓敬體:我國歷代帝王名號及習慣稱說

TAG:今日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