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日和平友好合作再起航 專家評兩國關係「四十不惑」

中日和平友好合作再起航 專家評兩國關係「四十不惑」

當地時間5月9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東京迎賓館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電 題:中日和平友好合作再起航 專家評兩國關係「四十不惑」

中新社記者 張素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日本行引起熱烈反響。

正式訪問日本前夕,李克強在日本《朝日新聞》發表署名文章《讓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業再起航》。抵達東京時,他說:「希望通過此訪與日方一道重溫條約精神,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原則基礎上,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推動中日關係重返正常軌道,行穩致遠。」

當地時間5月8日晚,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邀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乘專機抵達東京羽田國際機場,將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推動中日關係改善,增進雙邊經貿合作,拉近兩國民眾感情,雙方還交換了關於地區和國際問題的看法,應該說這些目的都已達成。」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說。

「中日關係重回正軌,符合中日兩國的基本戰略利益,也基於兩國民意的充分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所副研究員盧昊說,此次達成的合作協議反映出兩國正努力抓住當前有利契機,鞏固關係改善勢頭。

外界注意到,李克強此行行程極為豐富,既有在宏觀層面推動改善中日關係——包括會見日本天皇明仁,同安倍晉三首相舉行會談,赴北海道參觀訪問等;也有在微觀層面達成系列合作——包括中方同意給予日方2000億元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簽署社保協定減輕雙方企業和人員社保繳費負擔,中方時隔11年再次向日方提供朱?,雙方還簽署了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製備忘錄等。

其中一項「重頭戲」是10日舉行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活動暨歡迎李克強總理訪日招待會。面對中日兩國政界、經濟界及民間友好人士近2000人,李克強在發表演講時指出,「中日關係改善和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安倍晉三也在致辭中表示,「李克強總理此訪實現了兩國關係重回正常軌道,在新的起點再次起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說,自1972年兩國邦交正常化以來,中日關係經歷了從1972年至1992年的迅速發展期,從1992年至今則處於戰略磨合期,「中日互為重要近鄰,合作雙贏,對抗雙輸,因此應當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周永生分析稱,中方在中日關係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既堅持原則,也釋放善意。安倍政府這次提出「雙方有責任把競爭轉為協調,從今天開始進入協調的時代」,則表明日方開始淡化對立情緒,重視與中國的合作。

今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中國素有「四十而不惑」的說法,即遇事能明辨不疑。在專家看來,中日關係想要「不惑」需從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妥善管控矛盾。周永生直言,歷史問題、領土紛爭等中日之間的矛盾的確沒有解除,但我們應效仿老一輩的做法,「不使問題成為問題」。其中,總理在會見參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約進程的日方代表人士時已展現中方決心。

學者也提醒,未來中日關係還將繼續受到複雜因素和干擾因素的影響,希望日方不要再成為新一輪對抗的「系鈴人」。

另一方面是擴大合作領域。兩國首腦此次共同見證了人文、醫療衛生、服務貿易、第三方市場合作以及建立海空聯絡機制等多項雙邊合作文件的簽署。分析認為,中日未來在科技、高端製造等領域有望形成優勢互補,在產業、經濟合作領域也可實現提質升級。

盧昊表示,中日關係能否維持目前的勢頭,取決於雙方能否繼續「形成合力」,在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基礎上,尊重歷史事實,信守政治承諾,以互利思維與開放心態進行務實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已不僅局限於中日雙方。加快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進程,推動早日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兩國擬設立「一帶一路」官民協議會……這一系列舉措表明,中日分別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和亞洲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將攜手履行責任,共擔時代使命,達成新的共贏。(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分期樂商城成為三星官方授權經銷商
麵塑匠人的傳承路:讓「非遺」走進更多人心中

TAG: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