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要求同存異,不要黨同伐異

要求同存異,不要黨同伐異

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

強調上下尊卑的人際倫理和社會秩序,

在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目標

和小人、君子、賢人、聖人的價值鏈條中,

幾乎沒有個人人格和個體尊嚴的生存空間。

個人、個性、個性差別的價值更顯得微不足道、不足掛齒了,

乃至於被完全淹沒了。

你天天琢磨著發明的木牛流馬,

你一心只想做出一個世界上最好的CPU,

你作夢都想把詞曲填得像柳三變一樣,

你就太沒出息了,你就太out了,

因為君子不器是也,

因為壯夫不為是也。

換句話說,

不尊重人,不尊重個人,不尊重個性差異,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固有特點。

在西方文化被引進之後,這個問題便日益凸顯出來。

中國傳統文化對個性化、差異化有一種無形的同化的力量,

這種同化的力量也是個性化成長、差別化生存的緊箍咒,

是對個性化、差異化的無形地打擊和壓制。

正是這種同化的力量,

正是這種無形的打擊,

限縮了人們的思想空間,

抑制了獨立人格的成長,

壓制了中國人的創造力。

中國文化說的是求同存異,

行的是黨同伐異,

在諸多外來文化不斷被中國文化同化的同時,

差異化也隨之消失了,

中國文化也越來越缺乏活力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程書法 的精彩文章:

藝術家的內心世界才是藝術的唯一方向

TAG:老程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