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小時的車程也是物超所值「裴氏蹄花」

一小時的車程也是物超所值「裴氏蹄花」

拋開路程因素,

這是我願意天天打車去吃的餐廳。

在成都生活二十多年,吃過無數餐廳,但發現自己似乎很少會為了一家餐廳而主動跑到很遠的地方,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懶癌症晚期患者。然而今天在網上看了一期韓國人做的成都美食節目,突然沒由來的很想吃蹄花。但找遍了所有的蹄花店,發現唯一一家讓我感興趣的蹄花店竟然遠在雙流附近。不過在掙扎了很久之後,最終還是食慾佔據了上風,再加上一時間沒有找到更好的選擇,於是約上小夥伴,打車沖向了雙流區。

在周五下班高峰期,儘管路途已經算非常順暢,還是堵了接近一個小時,穿過了無數破舊堵塞的小路,在即將到達時還被對頭車堵在一條狹小的道路上動也動不了,最後不得已下車步行到了餐廳門口。

——

「裴氏蹄花」,是這條僻靜的小巷中為數不多看上去還算敞亮的小店。可能是地處偏遠的原因,客人有些少,服務員也沒有什麼熱情,但需要幫忙時還是非常友善的。

店鋪主要做蹄花,滷菜與炒菜,看樣子像是一家標準的宵夜店。進店後就能看到門口的櫥窗上掛著的幾隻讓人垂涎欲滴的烤鴨,以及可以自由搭配的素菜們。

兩個人到店後已經快7點半了,飢腸轆轆的兩人在服務員驚訝的目光下點了五個菜。當然最後我們沒有讓服務員們失望,兩個人將五道菜吃得乾乾淨淨後才離開。

——

「蹄花湯」

既然來到了蹄花店,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一份肥而不膩的蹄花湯了。不過這家的蹄花湯並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首先上桌的時候熱氣不足,蹄花湯表面浮著厚厚的一層油,味道也稍稍有些淡。

不過蹄花還是非常好吃的,其中搭配的蘸碟功勞最大。蘸碟中豆瓣的味道十分平衡,將辣味隱藏在了深沉的豆瓣香中。豬蹄十分耙軟,入口即化。滿滿的膠原蛋白對一個餓得快要發瘋的人來說簡直是世界上最好的救命良藥。

「鹵肥腸」

蹄花湯的味道相對一般,但這家店的滷菜味道卻是非常不錯的。肥腸是我與小夥伴都很喜歡吃的食物,這家店的肥腸切成了條狀,分量比想像中大很多,香氣也十分飽滿。

條狀的肥腸十分厚實,柔韌的口感滿分,再配上香濃的味道,吃了一口便迫不及待的讓服務員打了一盆飯。

「鹵郡肝」

郡肝同樣切得非常厚實,塊頭也較大。小夥伴順帶還叫了兩瓶啤酒,滷菜配合啤酒,吃吃喝喝,享受平靜的傍晚,看來小夥伴也開始逐漸適應了成都的生活節奏。

紮實爽脆的郡肝味道沒有肥腸濃厚,不過搭上干碟同樣非常美味。

「爆炒豬頭肉」

原本以為鹵肥腸會是今天最下飯的一道菜,然而沒想到這份爆炒豬頭肉在下飯方面甩了肥腸幾條街。豬頭肉的分量巨大,並且一盆(原諒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里幾乎都是肉,誠意十足。

爆炒的豬頭肉吃起來不僅香辣爽口,也免不了膠原蛋白的軟綿與香濃。就著這份菜,吃下三碗飯完全不會有任何問題。不過由於之後還有一份涼麵的存在,不得已只能稍稍控制一下自己的飯量。

「涼麵」

涼麵純粹是因為網上的推薦才點的,不料味道完全超出了我的想像。辣味與甜味搭配得恰到好處,一碗清涼的涼麵,對於逐漸炎熱的夏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一頓飯吃了足足一個小時,最後留下了5個空盤子,扶著自己渾圓堅挺的肚皮搖搖晃晃的離開的餐廳。回家的路途比來時要順暢了許多,不過到家也快接近十點了。算下來一頓飯足足花了三個半小時,看來路途遙遠的確是一個小小的障礙。不過要是拋開路程因素,這是一家我願意天天打車去吃的蹄花店。

Tips

中午晚上均營業。

地址: 中和老電影院旁邊(熊家橋路18號)

各地

每一個吃貨眼中都有不同的美食

每一個吃貨嘴裡都有不同的味蕾

微博:@Mikakulab

微信號:MikakuLab

公眾號所有內容均為原創

未經允許不得擅自盜用

違者必究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吃叮到了怎麼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叮到了怎麼辦 的精彩文章:

終於找到了一家好吃的缽缽雞!「劉記老字號缽缽雞」
抄手界的臊子之王「葉抄手」

TAG:吃叮到了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