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官五十年,這位漢人成了康熙最親密的大臣,視為唯一知己

為官五十年,這位漢人成了康熙最親密的大臣,視為唯一知己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趙立波

康熙五十四年(1715)八月燥熱的一天,已經74四歲的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步履蹣跚大汗淋漓地來到乾清宮向康熙告別,一生強勢的康熙,晚年感情尤其脆弱,在兒子們的互相折磨下,動不動就落淚,對於這位被他成為「義雖君臣,情同朋友」的李光地依依不捨。

拋卻李光地職務來講,康熙在飽受巨大孤獨時,放眼滿朝,沒有誰能讓他在情感上如此依賴。看著李光地氣息喘喘的樣子,這次康熙不再忍心挽留,終於批准他退休回家,目送著相處時間最長的臣下,老皇帝再次流下了眼淚。

其實,早在四年前,70歲的李光地由於健康原因,多次給康熙上書,表示要退隱林泉回家養老。康熙如同挽留老友一般不無動情地說:「看了你的奏摺,我心裡非常難受,這麼多年,我身邊像你這樣的老臣就剩下一兩個人,現在你又要離開我,我也老了,有些話實在不忍心說出來。」

當康熙得知李光地的病是毒瘡後,專門給他安排醫治,又不斷送給他昂貴補品,甚至派人多次叮囑如何注意忌口,如何休息等等細微末節,這在康熙一朝算是非常罕見的禮遇,在康熙的百般照顧下,李光地勉強留了下來。

因為巨大的孤獨對老臣格外眷戀,然而這個晚年的階段,卻往往上演生離死別。康熙甚至可憐巴巴的哀求一些老臣取消退休請求:「你們做大臣的老了可以退休養老,回家含飴弄孫,盡享天倫之樂,我這個當皇帝的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呢?」

此前的幾年,在廢立太子時間中,康熙明顯受到了精神上的強烈刺激,廢黜胤礽對於老皇帝的精神打擊太大了,讓他覺得沒有哪個兒子值得信賴,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以康熙的一世武功也未能逃脫這個人性宿命。

而自從聽說廢太子胤礽因被廢黜,以至於精神錯亂後,老皇帝十分後悔,「日日不能釋然於懷」。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無日不流淚」。

對於他曾經親近的外戚們,康熙晚年卻越來越覺得他們與自己保持距離,放眼滿朝,只有李光地與他關係最為親密,在李光地請假回家時,康熙給他寫詩,贈匾額,接連幾天放下公務與之長談,因為李光地耳聾,康熙據用筆在紙上寫字,涉及機密的時候,寫完就撕掉,不厭其煩。

他曾對李光地深情地說:「你和我本是君臣,卻情同朋友。」

李光地,福建安溪人,比康熙年長12歲,康熙親政後,在收復台灣的關鍵問題上,李光地立有大功,正是他的極力保舉施琅,才最終取得了收復台灣的成果。

他向康熙保證說:「他全家被殺,是世仇,其心可保也」、「治軍嚴整,尤擅水戰」,最終在李光地的建議下,康熙作出「施琅不去,台灣不平」的人事安排。

河道治理是康熙繼位以來最關心的重大問題之一,由於直隸地區屢遭水患,危害不亞於黃河下游,且直隸在拱衛京畿位置十分重要。康熙三十七年(1698)三月,李光地在直隸巡撫的任上大力治水,並卓有成效,使得直隸收成大增,水患徹底得到治理。李光地採取了行之有效的切實治理辦法,得到康熙讚揚。

康熙對他這種工作能力非常激賞,賜給他「永定河詩」字,並寫下「夙志澄清」的匾額以示獎勵。不久提升為吏部尚書,仍掌管直隸巡撫,可見對其重用程度。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光地六十四隨時,康熙以「居官甚好,才品俱優」提升為文淵閣大學士,至此,李光地達到了政治巔峰。

在五十多年的為官生涯中,一邊做官,一邊做學問,在清朝入主中原急需理論支撐的關鍵時刻,李光地的思想維護了康熙的統治需要。不僅如此,康熙對其非常信任,凡是他舉薦的官員,未嘗不得到重用。被他推舉的人才有著名的朱軾、楊明時等等五十多名,先後成為康熙朝名臣。

康熙在得知李光地病逝後,曾這樣評價他的一生:「李光地京筵最精妙,謹慎清勤,始終如一,且學問淵博,研究經典,凡是學問研究的最為通透,最了解他的人,沒有人能超過我,而最了解我的人,沒有人能超過他者。」這種讓康熙引為唯一知己的人,除李光地外再無第二人,可見康熙對其寄予了深厚真實的感情。

李光地去世的四年後,雍正即位,追贈他為太傅,數年後又將其入祀賢良祠,雍正在中給了李光地高度評價,至此,作為康熙最親密的大臣,帶著榮耀走進了歷史。

史料來源:《清聖祖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派 的精彩文章:

《甄嬛傳》華妃原型:她真正嫁給的並非雍正而是政治
名相輩出的北宋,為何會積貧積弱?看這些奇葩事就知道

TAG:歷史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