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飛利浦中國AI醫療尋路

飛利浦中國AI醫療尋路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李瑤5月10日,何國偉捧回了一座AI金獎。

何國偉,飛利浦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在飛利浦整體轉型布局中,中國是飛利浦全球第二大市場。

今時,蘇州政府搭台,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上,飛利浦首次展示「星雲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平台」。

在這場博覽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王新哲稱,近年來,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呈現加速發展的勢態,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飛利浦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何國偉則稱,醫療是AI的第一大應用場景,中國將成為全球AI健康醫療革命的中心。

AI轉型

眼下,深度學習+大數據+雲計算共同推動AI技術實現發展。微軟、蘋果、谷歌、IBM、亞馬遜、中國的BAT等都將人工智慧視為下一個技術引爆點,紛紛巨資布局。

何國偉稱,從飛利浦角度來講,在參與醫療產業發展過程中,高管們逐漸認識到,人工智慧在健康醫療領域的價值在於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大數據挖掘和分析等技術,將源自人類自身的數據轉化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臨床洞察,最終將能夠實現精準醫學,提高人的生命質量。而這方面,飛利浦具有優勢。

自1891年生產第一支燈泡以來,飛利浦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時間內逐漸發展成全球最大的電子品牌之一。儘管在發現X射線的1895年之後的一年時間裡,飛利浦就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個X射線球管。但長久以來飛利浦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只是一個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商,其產品包羅照明、剃鬚刀、電視、病人監護、診斷影像等多個不同領域。

隨著時代的變化,過去的20年內,飛利浦也不斷精簡企業務領域。從 2008 年 1 月 1 日起,飛利浦精簡組織架構,成立了三大事業部:醫療保健、照明和優質生活。

5月10日,再度公布的新戰略是布局AI健康醫療。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先進的數字化、AI等技術,在「健康關護全程」不斷推出整合的解決方案,以更低的成本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和醫療關護。

早在5年前,飛利浦就開始在AI領域發展,每年投資17億歐元用於研發,其中60% 用於軟體開發,如今成果已經體現在現有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中。

而在這更早的數十年來,飛利浦與全球範圍內4000多家頂級醫院、科研機構、創新平台等緊密合作,從數據的來源、建模、訓練到結果測試、評判都嚴格遵循臨床指南和醫學路徑,並基於科學評估標準和體系,反覆嚴格驗證,確保為臨床提供安全可靠的解決方案。

何國偉稱,目前,在飛利浦,25%的科學家正在開展約250個與AI與大數據相關的課題研究,並與臨床場景和工作流程緊密結合,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挖掘與分析、構建結構化臨床資料庫、圖像識別、影像輔助診斷、介入治療、基因組學、慢病管理、家庭護理、雲平台解決方案等。

在中國市場也是動作頻繁。一個月前剛宣布與神州公司共同推出神飛雲,隨後又宣布在上海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

蘇州縮影

飛利浦在布局AI的這些年,也正是中國大力發展AI之年。

2017年,國務院印發我國第一個人工智慧規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將「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提出了「以5年為一個周期分步走」的戰略目標,致力於到2030年,將中國打造成為全球人工智慧創新的中心,實現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而就在2017年,國家人工智慧創新平台已經公布,201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研發應用。

一邊是政策的鼓勵,一邊是創新型企業的興起,再另一邊是中國老齡化社會加劇背景下病發率的提高,何國偉覺得,中國將成為全球AI健康醫療革命的中心。而中國,將是飛利浦最重要的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中國人工智慧企業達2000餘家,其中江蘇、北京、廣東、浙江、上海五省市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百家。

分析機構統計,2017年,與醫療相關的人工智慧項目吸引到了超過260億元投資。2016年,中國AI醫療市場規模也在通過迅速擴容達到了96.61億元,2017年的規模預估是130億元,並有望在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200億元規模。

何國偉眼裡,蘇州是整個中國AI產業火熱的一個縮影。

飛利浦醫療中國基地2012年落戶蘇州工業園區,距離博覽會所在的蘇州國際博覽中心並不遠。

蘇州是國家首個明確提出聚焦人工智慧並出台專門政策予以鼓勵發展的開發區。2005年,該園區提出科技跨越行動計劃、2012年推出雲計算產業發展計劃。2017年,蘇州工業園區發布《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慧發展計劃(2017-2020 )》。

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截止2018年3月,蘇州工業園區已集聚ABC產業相關企業600餘家,從業人員超2萬人,上市企業2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2家,產值超過億元30家,十億級別4家,百億級別一家。2017年,園區已形成產值約350億、估值上千億的ABC產業集群,廣泛涉及工業、通信、信息技術、交通、教育、醫療、金融和生活消費等領域。

5月10日,蘇州工業園區再度發布《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報告(2017)》指出,大力引入行業龍頭企業,導入國內外領先的技術研發資源,帶動上下遊資源的有效聚集。對於人工智慧的龍頭企業,園區給予按實際到位資本10%,累計最高5000萬元/企業的落戶補助,房租三免三減半,用地優先……

何國偉非常喜歡蘇州產業園區的鼓勵政策,但其未透露是否加碼園區工廠的規模。只稱,對於未來,飛利浦在AI醫療領域的願景是採集和洞察完整的縱向患者信息,包括:人口統計數據、家族史、基因組圖譜、臨床病例、影像報告、藥物使用甚至個人健康數據等。

據了解,目前飛利浦正在利用先進的大數據分析法,將基因組數據與家族疾病史、影像掃描圖、其他與疾病資料和歷史診療結果相結合,從而獲得更快、更一致的檢查結果。除了服務於大型學術中心之外,這一方法還正在幫助地方和區域社區醫院的醫生制定精確醫療計劃。

AI醫療困境

應該說,此時的飛利浦,已經是一家專業AI醫療企業。

但越往前走,何國偉越覺得有些困境急需解決。當然,這一困境是整個AI醫療所面對的。

如非結構化數據和醫療數據的歸屬權。顯然,後者的壁壘大於前者。

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劉士遠也曾和同行探討,醫療數據的歸屬權應該屬於誰?

因為,人工智慧的唯一基礎是數據。目前,中國的挑戰在於醫療保健行業的數據處於分散且非結構化狀態。另外還有大量的歷史數據是膠片狀態,據估算約超過80%的病人信息處於非結構化狀態。而這恰恰是人工智慧可以做出大幅改善的領域之一。

在這一層面上,醫院是醫療數據的最大產生機構。現實里,沒有哪家醫院願意把醫療數據共享出來。不敢共享的一個原因是,數據屬於醫院財產,科室主任在未授權的情況下,無法分享。而院方來說,考慮到患者隱私權的問題,也無法拍板共享。

何國偉稱,在關於患者隱私保護、數據歸屬權益、以及數據公開以促進公眾利益發展的不同呼聲之下,需要政府、醫院和企業方共同努力來拿出切實有效的方案。

天壇醫院一位主任也稱,作為全球首家神經疾病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的天壇醫院,其採取的做法是,在天壇院內為合作公司提供辦公場所,所有經脫敏後的數據使用、機器訓練都要求在院內進行。訓練好的AI,公司可以產品帶走並推廣他用,原始醫療數據則不能流出去。

該主任稱,天壇醫院門診量大、每年接診來自全國各地的神經系統疑難雜症30餘萬人次,年開展手術一萬餘例,因此有很多極限數據是其他醫院見不到的,在本院訓練好的AI到別的醫院使用後效果非常好。但該尷尬之處是,只能在這一種模式下實現AI的發展。

劉士遠建議,如果能以政府出面牽頭在一個省範圍內建一個大的數據中心,然後將該省所有的醫院數據匯總使用,公司與數據中心談合作那可能更合法、對於推動醫療AI發展更加有效果。但就他與衛生部門的溝通中,就數據的歸屬權、管理權和使用權,目前也沒有得到更好的方案。

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才有在曾經在公開場合表示,從現實情況來看,現階段醫療數據掌握在醫療機構手中,不應該限制其價值發揮,但必須建立相關標準和規範;站在患者的角度,患者應享有知情權,知道自己的數據被用在了哪些地方。

相對於初創公司,長期為醫院提供高性能醫療設備的飛利浦顯然更有優勢,在過去的幾十年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臨床經驗,在數據洞察方面也更有經驗。

但何國偉也坦言,獲取「優質數據」是醫療保健行業的一大挑戰。在AI健康醫療領域打破壁壘和接線,開放、創新、協同、整合、共享是必由之路。

本文來自經濟觀察網,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三星:市場證明 VR 無法得到消費者青睞,未來將押注 MR
Cocos區塊鏈遊戲技術大會今日召開 發布全球首個區塊鏈遊戲開發環境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