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留下一句預言,害得各路諸侯相爭幾百年,其中的秘密至今成謎

古人留下一句預言,害得各路諸侯相爭幾百年,其中的秘密至今成謎

歷史上,很多改朝換代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讖言。讖言一直都是一個很神秘的東西,因為,它能在事情還未發生之前就做出預示,並且,預示往往還能夠變成現實,讓之前所有不能夠解釋的地方最終都恍然大悟。但是,有這樣一句讖言卻是一直沒有得到周密的解釋,那就是:「 代漢者,當塗高」。

兩漢的時代,漢武帝就感嘆過「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一般讖言都需要有人傳唱之後才會有相當的知名度,但是,這句讖言的出處確實很難知道了。《春秋讖》里也說道過:「漢家九百二十歲後,以蒙孫亡,授以承相。代漢者,當塗高也。」

據現有的資料考證,東漢的建朝皇帝劉秀是親自見證過這則讖言的,並且,就這則讖言與當時的蜀郡太守公孫述進行過討論,而公孫述就認為自己是可以代漢而立的,甚至,另一則讖言「公孫病已當立」也是與自己有關的。但其實「公孫病已當立」這則讖言指的是漢宣帝劉病已,他從平民一下子做到皇帝,讖言就已經得到應驗了,其實,這和公孫述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而「 代漢者,當塗高」,劉秀認為讖言所指的不過是一位姓塗的人要代漢而立。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劉秀對讖言十分信從,甚至於,將它上升到了學術理論的概念。不過,劉秀這麼相信也是因為他是讖言的受益者。在王莽亂漢的時候,劉秀就讓人編造出了「劉秀要做太子」的讖言,最後,劉秀順順噹噹的做上了皇帝。

因為,劉秀是皇帝,又迷信讖言,沒幾年讖言就發展快速,甚至,此時出現了「讖緯學」。

讓人奇怪的是,之後出現的劉秀要當皇帝的讖言都一一實現了,那麼,為什麼「 代漢者,當塗高」還沒有實現。即便,後來歷史的發展證明了公孫述不是塗高,但是,那個塗高也一定不是光武帝劉秀呀。難道這是一則假的讖言,還是當時的人們對它的理解有誤?

甚至,在東漢王朝延續了兩百多年之後,這則讖言依舊盛傳,當袁術知道了這則讖言之後又和公孫述一樣,覺得自己才是讖言指定的那個將要奪得漢家天下的人。大家都知道,袁術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第一個稱皇的梟雄,那麼,相比曹操、孫權他又是從哪來的自信呢?其實,袁術的自信來源之一就是這則讖言。

史書上有記載,袁術覺得自己的名字應了「代漢者,當塗高」這則讖言,自己是將要統一天下的人。但是,袁術的名字和塗高可沾不上邊呀,那麼,他究竟是怎麼想的?原來,袁術當時已經從孫堅手中詐取到了漢朝的傳國玉璽,玉璽在古代就是皇權的象徵,這玉璽往那詔書上一蓋就是金口玉言,難以反悔了。

當然,只有皇帝才配擁有玉璽,袁術得到了人家的傳國玉璽自然是尾巴翹得老高,認為自己就是命定之人了。但是,這樣還是不能和讖言掛鉤啊。袁術實際上是這麼想的:「塗」可以通路途的「途」呀,意思就變成了大道,而「高」字就取字面意思,高大嘛。因為,讖言是要指明誰是皇帝,那「高」就是名詞了,指高大的人。

所以,這「塗高」合起來不就是指:「走在大道上高大的人」嘛。袁術字公路,所以,這自然是符合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樣的解釋是非常牽強的,可見,袁術想做皇帝瘋狂到了什麼地步。

終於,在建安二年,袁術把這則思想落實到了行動上,在壽春自稱皇帝了。其實,袁術也不想一想,自己統治的地方還不到整個漢朝版圖的十分之一,怎麼有實力稱帝,所以,貿然稱帝,袁術的只是成了大家攻擊的活靶子而已。果不其然,袁術最終的結局也不過是被別人消滅而已。

不過,這則讖言依舊在流傳,等著真正顛覆東漢天下的人出現。

東漢末年群雄四起,戰火點燃了整個中華大地,此時,東漢王朝如大廈之將傾。而這樣天下分裂的局勢將被曹魏王朝徹底結束。那麼,這樣的結果又是否印證了那則讖言了呢?

當塗,現為安徽北部的一個縣,傳說,這個地方是因為大禹治水時,他取了當地塗山氏的一位女子作老婆,所以,才叫這個名字的。而當塗在周朝的時候是分屬於吳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已經被楚國取得。可能,光武帝劉秀因為沒有聽到過這個地名,所以,才會認為「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言指的是一個叫做塗高的人。但是,在劉秀之後的兩百年,曹操出現了,他的出現及日後的作為正是印證了這則讖言。

我們都知道曹操是譙國人,換算到現在,那曹操就是安徽亳州人。亳州正好是安徽省的北部地區,而當塗正好也在安徽北部,所以,當塗與亳州是有關係的。但是,曹操又不叫塗高,那麼,又怎麼判斷他就是那個人呢?其實,一開始這則讖言就被理解錯了,「高」字真正的意思是指高能力的人、高人。並且,最初的「魏」字,實際上寫作「巍」。後來,省略了上面的「山」,所以,「魏」的本義就是「高大」,所以,這則讖言指曹操這樣的亂世奸雄就沒什麼疑問了。

在曹操死後,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位自己,而在漢代太史丞許芝看來 「代漢者,當塗高」指的是魏代漢。因為,魏字有高大的意思,而曹操建立的王朝不就是魏朝嗎?但讖言到底是讖言,其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又有誰知道,只是能做故事聽聽而已。另外,生拉活扯要跟它拉上關係的還有後世的石勒、蕭道成、郭威。

讖語的價值就在於可以穿鑿附會,人們常說一語成讖,是因為人們只能記住實現了的,沒有實現的讖語早就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誰最後真正代漢了,誰就是塗高,不是塗高也能穿鑿附會成塗高。

孫權要是統一了,也可以說他們家塗高,他爹孫堅字文台,台,塗高也。劉備要是統一了,說他們家門口有一株大桑樹,亭亭如蓋,也塗高。這句讖語要是靠譜的話,最該統一天下的應該是劉表,劉表,字景升,華表塗高,景升也塗高,都塗高。高幹、高覽,一個高處干,一個高處覽,看不下去了跳出來說:我們才是地地道道的「塗高」... ...

參考資料:

『《春秋讖》、《後漢書·袁術傳》、《三國志·魏志·文帝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劉邦得到了一顆人頭,但人頭卻一夜消失無蹤,多年後世人爭相祭拜
這個地方有一支張騫的後裔,人數超過三千人,逢年過節會燒香祭拜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