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回顧抗戰勝利70周年——2015中國軍備(2)

回顧抗戰勝利70周年——2015中國軍備(2)

「中國航母殺手」

似乎是回應西方有關「中國航母殺手」的傳聞,勝利日閱兵式上,解放軍索性安排了16輛「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發射車(AS
B
M)組成方陣受閱,這不但是該導彈首次參加閱兵式,也是中國官方正式承認該型號的存在,「東風」21D也由此成為世界上第一種實戰部署的反艦彈道導彈。

其實,想過反艦彈道導彈主意的國家並不少,但因技術、條約等原因而未能實現,只有中國實現反艦彈道導彈與整個海防作戰體系的配合,成為針對航母戰鬥群威力巨大的「撒手鐧」,有效保衛中國領海安全和海洋權益。正如日本《軍事研究》雜誌主筆田中三郎所言,目前常見的飛航式反艦導彈,射程至多不超過400千米,而航母戰鬥群的最大控制和交戰半徑為1
500千米,這意味著敵方航母戰鬥群可先於反艦導彈發動進攻,而有了射程達到2
000千米甚至更遠的「東風」21D彈道導彈,就可在航母戰鬥群遠未到達戰鬥位置的時候,對其發起攻擊,將其遠遠限制在沿海經濟區和主要航路外,這就是美軍所說的「區域拒止」戰略。

回顧抗戰勝利70周年——2015中國軍備(2)


東風」 2 1 D 是在「
東風」21C導彈基礎上發展而來,採用整體式10×10輪式越野車底盤,發射筒頭部按照彈頭形狀設計成為緊湊的錐形彈罩。「東風」21D的發射筒尾部取消液壓支撐結構,快速發射能力有所提高,它可以部署在內陸地區,提前在航母戰鬥群沒有接近沿海經濟區的時候便對其發起攻擊,或是對其產生威懾,逼迫其不敢輕率進入拒止區域內。

「東風」21D與常規彈道導彈的最大區別是彈頭的末端制導方式,因為反艦彈道導彈的圓概率誤差(CEP)不能超過10米級別,否則難以打擊長度200米、寬度幾十米的航母目標,這就需要使用雷達主動制導或雷達成像匹配製導作為末制導,這樣一來,就需要採用耐高溫的透波整流罩材料,既能保證再入速度10馬赫以上的高速下高溫氣動熱不會摧毀彈體結構,同時還要保證在耐高溫之後整流罩依舊具備良好的雷達透波性能,這點很不容易。同時,由於航母戰鬥群在海上時刻處於航行狀態而非靜止狀態,因此僅僅依靠雷達末制導還不夠,導彈在再入大氣層段飛行過程中還需要具備更改目標參數以打擊移動目標的能力,這就要求它採用彈載數據鏈,由其他探測和制導平台通過數據鏈嚮導彈不斷提供更新的目標參數,保證其準確命中目標。

正因為「東風」21D導彈只是整個「航母殺傷鏈」的最後一環,因此當它剛一亮相時,許多軍迷就在網上指出它不僅代表導彈本身,更代表中國有一整套作戰體系,包含偵察、通信、指揮、作戰四大系統以及這些系統下許許多多的作戰平台和人員,只有他們一起通力協作形成合力,才能發揮反艦彈道導彈的威力。換句話說,搞出「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不稀奇,能發展出完整作戰系統並且有效運營之,才是中國向侵略勢力和霸權主義亮出「鐵腕」。

話又說回來,天安門閱兵的舞台空間畢竟有限,要想「秀」出中國新銳兵器全貌是不現實的。不過,中國官媒沒有讓外界失望,就在2015年即將收官之際,《解放軍畫報》在11月上旬一期中以「攝影選登」的方式,首次正式公開一張新一代「巨浪」2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照片,更重要的是,它是抓拍於導彈出水瞬間的「衝天一炷香」鏡頭,更富解讀價值。

回顧抗戰勝利70周年——2015中國軍備(2)

事實上,
關於供0 9 4
型戰略核潛艇使用的「巨浪」2導彈的報道,自從2012年以來就有不少消息傳出,但始終難覓真容。香港《軍事家》雜誌援引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ONI)的報告稱,中國海軍的094型核潛艇已能攜帶「巨浪」2導彈進行戰備巡航,使中國首次具備值得信賴的水下「二次核反擊」能力,這或許應證了解放軍自辦刊物主動曝光新式兵器總在形成戰鬥力之後的「老傳統」。

據日本《世界艦船》雜誌分析,「巨浪」2直徑約2米,採用三級固體火箭發動機,長度接近14米,起飛重量估計超過50噸。整體設計上,「巨浪」2採用頭部雙整流罩、水中尾整流罩、水中主動空泡降阻、水面點火等設計。「雙整流罩」設計的目的是同時擁有水下和空中的最好流體性能和氣動外形,導彈離開潛艇時,先用流體性能最好的水滴型整流罩,導彈躍出水面後,水滴型整流罩拋離,露出裡面超音速性能最好的圓錐型整流罩,出大氣層後,再把圓錐型整流罩拋離。與R
- 3 9不同的是,「巨浪」2還開創性地使用水下尾整流罩,用來減少導彈水下尾部阻力,尾整流罩也是躍出水面後拋離。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稱,「巨浪」2射程8
000千米,可帶多彈頭,這些數字被中國媒體與許多軍事觀察家所引用。不過,香港《亞太防務》雜誌分析,8
000千米射程確實是中國官方文獻提到的數字,但那是1986年航天一院、二院、四院聯合論證的結果,是立足於當時的中國技術實力做出來的。由於技術持續進步,依託這個兩米直徑固體發動機發展而來的「東風」31射程已不止8
000千米,像固體燃料推進劑方面,美國已使用硝酸酯增塑聚醚(NE P
E)這樣的第四代固體燃料推進劑,例如美國「三叉戟」II-D5使用的NEPE-75,中國在這一領域與美國差距較小,上世紀90年代末就研製出N E
PE等級的第四代固體燃料推進劑,被命名為N- 15,後來又推出改進型N - 1 5 B , 而更高密度比沖的新改進型推進劑也已接近完成。N - 1
5 綜合性能與美國的N E P E - 7 5相當,個別指標甚至有所領先,已大量應用在中國各型戰略導彈和「 紅旗」 1 6 A 、「 飛弩」 1
6 等戰術導彈。知道「巨浪」2的基本情況後,與美國「三叉戟」II-D5做個對比,D5全長13.41米(44英尺)、直徑2. 1
1米(83英寸)。「巨浪」2全長14米,直徑2米,兩者體積基本相當;在固體燃料推進劑上,D5和「巨浪」2都使用第四代N E P
E燃料,但D5也有明顯不如「巨浪」2之處,那就是電子設備,D5畢竟研製於冷戰時期,電子原器件又笨又重,在今天同樣的功能,說不定只需要指甲蓋大小一塊晶元就夠了,要知道洲際導彈每減重一千克,射程就可以提高16千米,「巨浪」2在這方面無疑有著巨大的後發優勢。

「巨浪」2正式服役後,將使中國真正具備了「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這對於中國這樣崛起中的大國,不論在政治上、軍事上、科技上都影響深遠。「巨浪」2正式服役也標誌著它的改進型號研發將很快進行,改進方向也許會簡化它複雜的結構,或是加粗一點直徑,以此來增加射程或是增加投擲的彈頭數量。也是在2015年,有網友在某地拍到三艘094型核潛艇停在一起。中國海軍的傳統是,不論水面艦艇或是潛艇,數量都是4的倍數,正好可組成一個單位。也就說094至少會有4艘,還有一艘也許正在建造,批量建造094型核潛艇,說明中國海軍對094和「巨浪」2的組合寄以厚望,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內,它們將是中國唯一的水下核反擊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的精彩文章:

雕石紀事 治印敘史:愛好者手中的坦克大事記【二戰】
共和國的動員兵:59-2A主戰坦克背後的故事(中)

TAG: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