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蘊含在對聯里的事與情

那些蘊含在對聯里的事與情

自從學寫對聯以來,我一直堅守的創作出發點便是「我手寫我心」。並不是刻意如此,而是因為違背自己內心的立意,我寫不出來。於是,我的創作中蘊含的多是個人的情懷與心志。人常說,行百里路,讀萬卷書。伴隨著人生閱歷的不斷豐富,在對聯創作中我能夠融入的情感也在變化中。但萬變不離其宗,那些牽動我的故鄉、旅途、朋友等,總是我對聯作品中揮之不去的靈感來源。

秋聲

雁鳴於野,蟬噪於林,皆如訴遊子心懷,其鬱郁哀哀,櫚庭杯酒澆難卻;

風響在桐,雨彈在瓦,誰與和詩人吟唱,唯蒼蒼莽莽,驛路煙雲冷不禁。

秋天總是一個能讓人傷情的季節。而提到秋聲,一些畫面便如同電影場景一樣從腦海中閃現出來。小時候,每過立秋,大人總是囑咐,不要再去河裡洗澡了,天氣涼了。聽著村子裡斷斷續續的、不似暑日里那般唱得歡快的蟬鳴,又面臨著暑假結束要重回校園的苦惱,作為一個小孩子,雖然不知道悲秋為何物,但也總是有些傷心的。

長大後,離開家去讀書,再讀了些「悲哉秋之為氣」的詩,便莫名也生出悲秋的情緒了。但儘管如此,我還是喜歡在某個秋天,某個午後,聽著風吹過落葉,看著雲滑過窗前,去靜靜地想一些事情。下雨的時候更是如此,聽秋雨淅淅瀝瀝地滴在這世界,心裡總有一種莫名的惆悵。

這些秋天的聲音便構成了我內心的感悟。無非如一個遊子的心聲,又似那些詩人的吟唱。而也許我就是那個遊子,那個詩人,在某個滿是秋聲的日子,走在人生的路上,做了一些無關痛癢的思考。而那,也是我活在這個世上的漫不經心的證明。

炊煙

依依出元亮詩間,恰南山野際菊開,遠郭林中啼鳥返;

裊裊縈旅人夢底,憶慈母灶頭飯熟,夕陽影里喚兒歸。

在城市呆久了,早已經不見炊煙的模樣。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在我心裡卻悠悠地飄了三十多年。

老家是個村莊,小小的村莊。小的時候,每當炊煙四起的黃昏之時,我喜歡站在平房上眺望遠方。遠方有山,有雲,有高高的鐵塔,還有不時飛過的鳥兒。而這一切都被村子裡四處裊裊的炊煙所籠罩著,帶給我無盡的安全感。

再到後來,離家很久才回去一趟了。而我還是喜歡上平房去看遠方。遠方的景色並未大改,但在廚房忙活的母親卻已經白髮多添。

母親在那裡做著她記憶中我愛吃的飯菜,而我的思緒卻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某個黃昏。從外面玩得沾了一身泥巴的我,匆匆忙忙往家裡跑。這時正在做飯的母親喊著我,看你滿頭大汗的樣子,趕緊進屋,馬上要吃飯了。

賀莫非三十五歲壽

人生到處有春風,性情為蓄,筆墨為滋,卅五載光陰皆不輟;

酒至狂時呼月駕,吳越而游,瀛洲而訪,三千杯塊壘始堪消。

認識莫非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他第一次到北京,是什麼時間,因為什麼事,我早已忘記。現在回想起來,好多次見面的畫面亂疊加在一起,已經分不清哪次跟哪次。但我清晰地記得,莫非第一次喝多的樣子。他很豪爽地連喝了幾口白酒,在大家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就趴在了那裡。直到我們喝完,他還是不醒,於是幾個人七手八腳把他抬到酒店。而這種儀式也成為每次見莫非之後的標配。

莫非雖不很勝酒力,卻很豪爽。這也是他的性情所在。後來我才知道莫非的書法也很好,而大家有什麼事拜託他代為寫副字的時候,他也從不推脫。我常說,莫非你這樣免費為大家寫字真是虧大了,太沒有生意頭腦。但他卻來一句,你如果給我錢,那就是看不起我。也許,這就是他對於朋友的定義。

人生得此朋友,實是快事。無論談聯論詩、聊天喝酒,抑或是深夜眾人扛,想想都是快意得很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對聯中國 的精彩文章:

春寒不意,聯放猶花

TAG:對聯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