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玄武門之變時李淵遭武力威脅,退位後下場如何?陵墓用4個月修建

玄武門之變時李淵遭武力威脅,退位後下場如何?陵墓用4個月修建

玄武門之變爆發之後,秦王李世民派出心腹大將尉遲敬德武力逼宮,最終唐高祖李淵被迫交出兵權,並且立李世民為太子,不久之後,更是當上了太上皇,李世民終於登上了帝位。我們可以設想之下,當時李淵已經年近60歲,並且在一天之內就失去了2個兒子和10個孫子,肯定是十分悲痛的,那麼玄武門之變時李淵遭武力威脅,退位後下場如何?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繼位之後,十分勵精圖治,並且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盛世,也就是貞觀之治,當時的大唐王朝可謂是四夷來服,八方來朝,儼然是世界性大國。而且李世民對待手下的功臣還是相當厚道的,大多數功臣都得以善終,然而據相當多的資料揭露,其實李世民對自己的親生父親李淵並不太好。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之變後,派出尉遲敬德逼迫李淵交出軍國大權,如果李淵不選擇立李世民為太子,而且也不選擇主動退位,尉遲敬德恐怕會直接斬殺李淵。而且坦白來說,李淵並非是一個昏庸無能的君主,他可是大唐王朝的開國君主,一般來說,開國君主都是具有雄才偉略的英傑,李淵也是如此,並且他還具有優秀的政治才能。

當時的李淵十分清楚,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已經被李世民斬殺,如果不立李世民為太子,其他的兒子們無論是在政治才華上,還是在能力上,都比不上李世民。大唐王朝畢竟是李家的天下,李淵自然不能把唐朝交給到一個碌碌無為的人手中,李世民雖然心狠手辣,但畢竟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而且李世民曾率軍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基本上打下了大半個大唐江山,既然如此也就只得立李世民為太子。李世民畢竟是自己的兒子,總不會做出殺戮父親的大逆不道的事情來,據史料記載,李淵在退位後,一直居住在太極宮,而李世民自己便在東宮中辦公,一直到3年之後,李淵才來到了大安宮居住。大家要知道的是,當時大安宮的環境十分惡劣,夏天時長安天氣十分炎熱,李世民自己前往九成宮避暑,即使帶著心腹大臣,也不會帶著自己的親生父親李淵。後來李靖因為征戰有功,李世民在都城舉行了隆重的慶功宴,此時太上皇李淵才再次露面了。

據史料記載,當時李淵十分高興,於是便不顧及身份,親自給大臣們彈奏琵琶,而李世民則更是奇葩,居然給大家挑起了舞蹈來,兩代帝王一起和滿朝文武大臣慶祝這一偉大勝利,而這也是李淵退位後,唯一的一次露面。據統計,李淵從退位,到貞觀九年,他一直活了10年時間,然而玄武門之變的痛苦,卻一直纏繞著他。不過有件事卻讓他感到欣慰,畢竟李世民後來被周邊游牧民族尊稱為天可汗,大唐王朝儼然成為霸主,並且李世民還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著實讓李淵感到高興。據資料揭露,公元635年6月25日,71歲的李淵最終駕崩,並且死前要求葬禮從簡,雖然李世民很少去看望李淵,但房玄齡等重臣卻經常去探望早已卧病在床的李淵。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李世民居然真的聽從了李淵的遺詔,將葬禮從簡,李淵的陵墓用4個月修建,並且耗資也不高,同年的12月12日,李淵葬於獻陵。

筆者認為,坦白來說,雖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通過暴力的手段奪取了皇位,但他對待手下功臣卻是極好的,並沒有像後世的朱元璋一樣,濫殺開國功臣。除此之外,李淵在做皇帝的時候,十分喜歡玩諸子平衡的政治手段,結果火候沒有掌握好,最終李世民勢力大為增長,一舉斬殺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也許李世民自己也認為皇位的合法性不夠,居然公開修改史書,開創了一個很不好的先河。但不管這樣說,皇權鬥爭本來就極其激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但他在當上皇帝之後,卻能夠愛惜民力,大力發展農業,並且對外開疆拓土,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當時百姓安居樂業,也算的上是一個雄才偉略的英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史閑談 的精彩文章:

日軍中為何有25000名印度士兵?他推崇成吉思汗,說一句可笑的話
清朝唯一的常勝將軍,率領600人斬殺3000名叛軍,年羹堯比不上他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