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在獨行》賈平凹

《自在獨行》賈平凹

這本書並不是小說而是類似雜談之類的賈平凹的生活感悟。

石頭一般寫書評只喜歡寫小說的書評,這次例外大概是因為這是一份充滿祝福的分別禮物。

同時孤獨的行路人大概戳中了石頭內心的某個隱秘的點吧。

在此之前我不知道賈平凹是何許人也,看過這本書之後我大概知道了賈平凹是誰,但我依然沒有去百度他的生平和世人給的榮譽。

這個書評只關乎在石頭眼裡和理解里的活生生的他這個人而已。

老規矩,推薦一首歌給大家搭配食用。

這次是馮家界的《城市之光》,可以說是石頭最喜歡的歌之一了。

城市之光

 馮佳界作品2014

馮佳界 

00:00/05:56

石頭大概用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

看完之後石頭的眼裡彷彿就看到那樣一個有點憂鬱的不羈賈平凹,從一個摸爬滾打的孩童到只留背影獨行的中年。

石頭從這本書看到的是賈平凹,而不是自在獨行。

看到的是賈平凹的獨行和與世界的和解,而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救贖之路。

所以本書評只是關於石頭對於賈平凹這個人的一點淺顯的理解。

大家看過石頭的書評和影評就知道,石頭的特點是代入角色然後想像,所以有過度解讀的地方,請諸位看官看過就當笑話,一笑而過吧。

時代不僅是打在靈魂上的烙印,更是千千萬萬人們命運的濃縮,或者我們稱之為普通人的宿命。

賈平凹生於文革裹挾的歷史巨輪的車轍里,應該說文革的車輪正好碾過了他的父親和母親的那一代。

而他和他的弟弟妹妹就在歷史的車轍里降生了。

那個時代降生過好多人,卻只有一個賈平凹。

以下書評正式開始。(第一人稱、想像)

關於母親的記憶總是伴隨著晝夜不停的紡車聲。

是母親熬著身子坐在月光下紡線,紡車上是一家五口艱難維繫的生活;

是母親瘦弱乾枯的手飛快地翻飛,我後來知道了苦難容不下悲傷和思念。

在遠處的父親,你看到了嗎?你會心疼母親嗎?

雖然你習慣沉默,可你會吧。

你疼惜還來不及的髮妻,這樣日夜熬空了身子,就為了給我們一口飯填肚子。

你知道嗎?

為了給我們湊錢讀書,慣不會求人的母親啊,現在也求遍了能求的人啊。

可是父親你知道嗎?

求到了錢的母親,竟然是笑著的,彷彿就眼見著我們進了學堂,再多的不能忍受的竟然都甜了。

父親,你說這世界怎麼能有愛可以騙過味覺呢?

母親給了我們一個完整的家,那個家裡是有你的,父親。

即使你,沒能在我和弟弟妹妹的身邊,可是母親,深愛你的母親,把你紡在了所有的線里,紡在了所有的日夜裡。

那常在耳邊迴響的紡車聲聲,分明是母親對你的思念和對我們的愛啊。

那我怎麼可能又怎麼會對您陌生呢。

但是,快回來吧,父親。

因為我知道,再沒有人比您更心疼母親了。

如果說以後的日子我僥倖學會了愛,我想都是因為母親吧。

第一章:孤獨的走向未來,幾乎將賈平凹的生平交代得很清楚了,比如他的童年和家人(母親和父親),他生的病,他的恐懼和幸福。類似於金聖嘆的三十三幸事,賈平凹自然也有他自己的超脫。

上面的那個想像的片段,是石頭想像中的童年的賈平凹給父親的一封獨白,關於他的生平石頭準備就只截取這樣一個片段。

我曾說過最好的風景是在街頭看人。

街頭有人群。

透過形形色色的行人,你從偶爾生活的一個片段體會到他們人生的常態。

你從無數個別人人生的常態,看輕了所有脆弱易逝的東西。

你大徹大悟看透了階級和美醜,終於靜虛又平和地對待一切了。

首先看到是人臉,所有人都是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怎麼有的就美了,有的就丑了呢?

你看著看著竟然不知道人究竟是什麼了。

就好像盯著一個熟悉的漢字,突然就那樣陌生起來。原來你司空見慣的東西,有一天竟然會讓你覺得這樣陌生啊。

然後你便不去看人臉,徑直從行人的舉止、衣著,猜測著他們的職業和家庭:那個露著大肚子、手下夾著皮包的一定是採購,應酬不斷、不疼老婆;

那個長發如獅的,一定不是一個合格的藝術家,是個為了藝術而藝術的自我中心者。

你看不準的時候只需側耳聽聽行人嘴裡的話或者笑話,大多數笑話是關於性的,用於和不熟悉的人說親切的話。

當然也出於生物本能,街頭最靚麗的風景是年輕漂亮的女人們。(這個石頭想像無能了,只能大概拖過去。)

有清純如水,人淡如菊的,恰似賈寶玉嘴裡的混話:女人都是水做的骨肉。

也有妖嬈如張愛玲筆下的紅玫瑰的,其媚色如珍貝金銀之寶色。

你看女人,也看男人看女人,也看女人看女人,也看女人看男人。

看著看著,你就捕捉到好些活生生的充滿生活氣息的小細節,你會心一笑,覺得那些人鮮活可愛。

然後你再次跳脫出去,從這些生活的片段,看到了人生的常態。

你看著地鐵口涌動的一群群黑腦袋,你感到他們是來自另一星球的神秘來客。

而你——無悲無喜。

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里,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洒就瀟洒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這段是原文)

第二章叫默默看世界。

賈平凹默默看的世界,似乎更是人的世界。

生而為人,便從一出生就註定要在三千世界裡輾轉,要在紅塵里起伏。

賈平凹似乎隔著眼鏡片一樣審視著人們,其實也在審視著自己。

觀察,註定要隔著一段距離才看得清,由此看來賈平凹真的在獨行

作家的內心始終與人事、與人世保持著一段距離,這樣他才看得清,哪怕他也在他默默看的世界裡。

至於自在,只有看得清,才能自在吧。

第三章叫獨自走一走。

在街頭看人的賈平凹,看夠了面前的一尺三丈地,去見了各處的世面。和塵世牽染,感念與世界的緣分。

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叫獨處的安寧和自在的禪意。

這是屬於賈平凹的安寧和自在。

石頭不能想像卻可以感受。

誰不是孤獨的呢?

誰能夠真的知道別人所思所想呢?

獨處其實是和自己待在一起,先學會和自己相處吧。

成為自己的知己,成為自己的解語花,成為自己的好兄弟。

靜看一花、一草、一樹、一石也自有了禪意。

幸福並感激著所有的相遇和陪伴。——石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頭札記之藍 的精彩文章:

《沉香屑·第一爐香》張愛玲

TAG:石頭札記之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