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半年更新一次,最新版本應該這麼玩

上海半年更新一次,最新版本應該這麼玩

毫無疑問,上海是國際化的,上世紀的外灘是歷史的溯源,新世紀的米其林、維秘秀和永不停歇的高端酒店是最佳註腳。但上海已不是全球化演繹下的「東方巴黎。

里弄里的本幫菜、傳統糕點在興起;中國本土設計師在這片土壤上受到更多關注;蓬勃的當代藝術市場也不是歐美人的遊戲;甚至於新晉的兩間酒店——嘉佩樂和安縵都紛紛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我們邀請了生活於上海多年的好朋友——旅行作家月亮先生和他的好友們,在美食、旅居、時尚和藝術中勾勒上海的四個側面。

美食走心也走腎

Eat With 戴踏踏,食評人

我和踏踏約在「巨富長」見面,這一直是她最愛的區域:位於幾個區邊界的位置以及完整保留下來的里弄和老式洋房,始終吸引著一些剛剛踏入美食界的新鮮人在這裡尋找打造理想餐廳的場所和機會。最近兩三年,那些小眾的、不拘一格的咖啡館、糖水鋪和餐廳一直不斷地在街巷的縫隙中生長出來。而資深的食客,總是能最先得到消息,呼朋喚友地來嘗鮮。踏踏索性尋了一處房子住下來,每天走路的間隙看到的鋪子就可以隨時進去看一下。這是上海老饕的生活範本之一。

認識一個上海老饕對尋找上海美食至關重要。來自一個興趣相投的美食家的推薦要比冷冰冰的榜單靠譜得多。但如今踏踏覺得給朋友推薦合適的餐廳越來越難了。上個月,她剛剛推薦了上海影城附近的「鹿園」,典型的上海老味道和淮揚功夫菜,但料理手法一貫多元,時不時會有中西混搭的新菜推出來。落址和環境也恰到好處,距離熱鬧不遠,但有一方安靜的小空間不受打擾。收拾精緻的小情調,除了顧及口味,還能顧及彼此的交談和心境。

「最近三年,上海人在美食上的消費意願提升了很多。同時,對餐廳的要求也越來越細緻,越來越高。」在不問清具體的細節和要求的情況下,即使是像踏踏這樣的資深食評人,也怕推薦的餐廳與本來的心意出現偏差。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好餐廳想要討好所有的人了,反而會集中精力尋找知音,並且與之互動,培養長期的親密關係,也期待遠道慕名的食客。這意味著任何美食榜單都會失去萬能的地位。如果你恰好認識一位興趣相投的上海老饕,反而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心頭好。「上海初初有了一個豐饒的美食之都的氣度和格局,任何微小的偏好都能得到回應。」

享受美食的人還保持著包容和強烈的好奇心,主掌餐廳的人則變得更為年輕、大膽和不拘一格。他們主導了上海最近幾年的餐廳革新:對就餐環境的重置更為大膽,甚至與美食的連接與互動更為密切——名列2017年米其林指南榜單上的Ultra violet並未在紐約、倫敦和東京而是在上海設立並且已經順利運營幾年,本身便是美食氛圍包容的明證;更多不拘一格的小眾餐廳也在街巷裡弄里安靜地迎奉客人,秘魯菜、尼泊爾菜不僅地道,而且著實下了一番與當地融合的功夫;更為細分的餐廳也開始逐漸流行:老饕們經常談論的,是哪家麵包店終於開賣正宗的歐式麵包,或者哪個不起眼的小咖啡店,有最好喝的藍山咖啡。

吃在上海

AKMé

巴黎名廚Akrame Benallal在上海開設的餐廳,走的是「先鋒法餐」的路線,而且延續了廚師在巴黎Akrame餐廳的定價策略,極其親民。

烏魯木齊南路55號

Atto Primo

義大利廚師Gianluca Serafin將自己的餐廳稱作「第一幕」。餐廳共分三個區域,既可以俯瞰江景,又可享受私密空間。主打傳統義大利菜,甜品更不可錯過。

外灘5號廣東路20號2樓

本土設計的國際舞台

Style with Tasha 「棟樑」聯合創始人

如今,在「棟樑」位於富民路一棟3層的別墅里的旗艦店中,Tasha依然記得剛剛起步時在不遠的街道上賃下30平方米小鋪的日子。在2009年,上海的「買手店」剛剛從遙遠的概念落實成現實的營生,而新一代的中國本土的設計師也剛剛開始摸索自己的風格和商業化之路。

「那時的嘗試艱難,而且有些孤獨。」棟樑幾乎都是獨力在運用自己的資源和渠道來介紹最新的時尚理念。棟樑特別創立的「Fresh Air」也是獨力起步,承擔起發掘和推薦新晉設計師的責任。

儘管起步艱難,Tasha和她的夥伴們從來沒有懷疑,上海是最適合中國本土設計師起步的城市:海納百川的文化傳統、良好的審美素養和時尚熏陶,相對寬鬆的創作氛圍和足夠的市場關注度,都是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的。圍繞著「巨富長」中心(巨鹿路、富民路和長樂路),延伸至南昌路、安福路、烏魯木齊路的區域,彙集了上海對於生活品位的絕大部分想像和寄託,也是眾多買手店和獨立設計師選擇起步的地方。這個傳統延續至今,從未變過。

「第一批從上海走上舞台的設計師依然享有一定的領跑優勢:沒有被過度分散的關注,更早的行業運作和被國際舞台接受的機會。」但在將近10年的時間裡,更多的資源和行業在上海給予了新晉本土設計師更多的支持和關注。棟樑所在的富民路正在迎來更多的買手店,針對這片區域的逛街購物指南的更新頻次在不斷加快。買手店的領域也從單純的高級訂製向諸如生活家居、街頭風潮等領域蔓延。更多的人願意加入到共同發掘和推薦新晉本土設計師的項目中。他們不僅獲得了更多向顧客展示的機會,同時還獲得了原來只對國際設計師開放的時尚產業鏈的青睞。

「當然,這同時意味著對設計師本身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無法迅速地找到自己的風格和定位,就會被上海日新月異的品位更迭甩在後面。」

Tasha甚至覺得比起東京、紐約這樣老牌的時尚之都,一個新設計師能夠喚起的興趣和熱情會更加熱烈。Tasha熟悉喜歡棟樑的客人們:教育背景良好,有被長期培養和熏陶的時尚品位,熟悉時尚動態但不盲從宣傳。隨著棟樑所展示風格的進一步拓展,更為年輕的一代正在成為新顧客。「他們大多傳承了父母的好品位,卻比他們的父母更明確自己需要什麼。」

這也許是上海在下一個十年的方向:擁有更為多樣、更為自主的時尚消費者,以及以此為定位的更多年輕設計師。毗鄰棟樑的小馬路依然會保持強大的吸引力,而像浦東這樣的生活圈,正在醞釀下一步的時尚升級。

時髦在上海

Autumn Sonata

由Old Lyric店主Kian&Zephy創立的買手制精品店,作為Old Lyric店鋪概念的延續,旨在為顧客展現來自前沿國際設計師的時裝與配飾系列,同時全新的Old Lyric也會以店中店的形式出現在其中。

五原路72號

Biscuits

聚焦日韓風格的買手店,樓下是 visvim、wtaps、dcdt、nbhd、sophnet、uc、ue各種日潮品牌,樓上是sup各種收藏 。

長寧區愚園路718弄21號(近鎮寧路)

Heather Grey Wall

由日本設計師倉石一樹(Kazuki)創立的全新概念主題店,入駐的品牌包括LUKER、Cali Thornhill Dewitt的BEAT及藝術品、A.FOUR×Cali聯名款等等。

衡山路890弄8號

中式停居的N種猜想

Sleep with 嘉佩樂&安縵

新中式酒店的未來應該是怎樣的,上海需要容納更多的想像力。

我坐在上海養雲安縵酒店的日餐廳NAMA里喝咖啡,面前是與酒店同期建造的森林公園,背後則是由江西撫州平移至此的26棟徽式古宅和1萬株古樹構架的酒店群落。為了保持原有的徽派風格,與安縵合作密切的設計師Kerry Hill聲稱面對這個極有挑戰性的酒店項目,自己只做了「最細微的干預」。

酒店的構思源自於本世紀初就開始的一場幾乎無法複製的「拯救行動」。撫州的眾多古村落和年代悠久的古樟樹即將被新建的水庫淹沒,出身於撫州的馬達東先生集合了包括植物學家、工程師、建築學家等各方面專家和工匠在3個月之內搶救出來,在上海進行保護性的複製和重置。直到2006年,安縵酒店有感於這次搶救與重置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幾乎不可再次複製的故事決定加入,讓古樟樹和古宅以「養雲安縵」的樣式重新蘇醒。

安縵在著手徽式傳統的異地復興,而嘉佩樂同時在進行的,是在上海腹地石庫門文化整理的再次呈現。位於老上海中心,只有55間豪華套房和40座豪華公寓的全別墅格局恰巧是嘉佩樂尋找的計劃:位於市中心的、獨一無二的、具有高度私密性的精品酒店。

設計師Jaya試圖重新理解和展現石庫門和弄堂文化的魅力。從酒店大堂、圖書館到多功能會議室的空間流轉,如同隱藏在每扇門和拐角處的里弄延展。這些里弄是石庫門風格的毛細血管,連接著整個街區,使之保持鮮活。它們儘可能地深入街區深處的別墅,隔開附近馬路上的噪音,就像迅速地從忙碌的都市生活回到自己的宅邸。許多曾經在石庫門生活過的客人每每故地重遊都難免因為陳設的原汁原味而動容。年輕一代則把這視為一種親近的、新中式風格的展現。

最大挑戰在於,嘉佩樂希望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酒店,而是一個鮮活的、互動的、開放的社區。這樣的社區才能讓居住在這裡的客人得到確實的體驗。酒店特意將自己的法餐廳le Comptoir de Pierre Gagnaire和新開的麵包房設立在沿街。酒店主幹道之前的里弄也按照當年街市小店的格局重整開業。至於專屬住店客人的區域,由特別設立的「秘密花園」串聯起各個弄堂的盡頭,可以隨時落座交談。

旅居上海

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

全球第二家寶麗嘉酒店將落戶上海北外灘。酒店將巴洛克風格與外灘新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打造集合觀光、購物、住宿和餐飲的盛大集合。

北蘇州路188號

dytmgm.com

上海寶格麗酒店

寶格麗上海酒店由世界頂級建築設計團隊Foster及其搭檔負責設計,而內部設計則由著名的建築公司Antonio Citterio, Patricia Viel & Partners為寶格麗量身打造,寶格麗在米蘭和倫敦的酒店以及在巴厘島的度假村也都是由其負責設計。

河南北路33號

bulgarihotels.com

鏞舍

坐落於太古匯的鏞舍延續太古酒店集團居舍系列,共設有111間客房,鏞舍服務式住宅——The Middle House Residences提供102個服務式住宅。酒店室內設計由著名米蘭室內設計師Pierro Lissoni操刀設計。酒店再次與紐約名廚Gray Kunz合作特色餐廳 Cafe Gray Deluxe。

上海興業太古里

the-house-collective.com

藝術在生活

Art with 應青藍,ART021聯合創始人

2017年,ART021迎來了五周年,聯合創始人應青藍和她的團隊的日程照例安排得滿滿當當:創紀錄的104家頂級畫廊參展,逾千專業藏家,3天公眾日皆是人頭攢動。與保時捷合作的「中國青年藝術家評選」也要投入大量的精力——這本是ART021當年創立的初衷之一:發掘和扶植青年藝術家。ART021更是於今年宣布進軍北京,但在北京打造的新展覽,將不同於紮根上海的ART021。

2013年,上海當代藝術國際博覽會停辦。上海的當代藝術創作和交易暫時陷入低谷,應青藍和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周大為、包一峰一起創立ART021,是為了在上海搭建一個鼓勵當代藝術創作、促成當代藝術交流的平台。展品涵蓋油畫、雕塑、裝置、影像、攝影等各種藝術門類的當代藝術作品。應青藍說,ART021的初衷是搭建一個新生代藝術收藏平台,當代藝術更應注重「年輕力」,不懂青年文化,就無法談創新和活力。這讓ART021本身更像一個藝術的嘉年華會。無論是資深的藏家,還是藝術愛好者,都能從中找到心頭好。

與此同時,上海自身的規劃與城市格局的更新也為藝術更多地進入生活創造了空間。世博會之後,以中華藝術宮為中心,沿著浦江兩岸延伸開去,大量的空間和建築被重塑成藝術館和展覽空間。曾經是運煤碼頭的龍美術館今年接連推出Jim Turrell和安東尼·格雷姆的重磅展覽,河對岸的藝倉美術館則藉由英國翡翠國際藝術集團的運作,以義大利濕壁畫大師安東尼奧·德維托策展的「米開朗基羅大展」作為開館首展一炮而紅。而像余德耀美術館這樣的私人館藏在策展上更是不拘一格。

老牌的博物館也在陸續變身,如上海玻璃藝術館這樣重塑空間的動作,以爭取在未來的城市藝術版圖上,依然保有一席之地。值得一提的是,像「八分園」博物館這樣將建築設計與展覽空間相結合的項目,也是一些小型展覽的理想歸屬地。

「泛藝術化」將會成為今後上海城市生活的顯著特徵,像K11將藝術與購物空間結合的嘗試會越來越多。眾多品牌與藝術的結合也在陸續地推出:由Prada歷時6年整修完成的「榮宅」,以及最近推出日本視覺藝術家蜷川實花的設季薈·拉法耶藝術設計中心也是極其活躍的展覽之地。

藝術正當時

龍美術館

中國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創辦的私立美術館,目前在上海浦東和徐匯濱江同時擁有兩個大規模的場館——龍美術館(浦東館)和龍美術館(西岸館),構成獨特的「一城兩館」的藝術生態。

浦東新區羅山路2255弄210號(浦東館),龍騰大道3398號(西岸館)

thelongmuseum.org

藝倉美術館

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城之濱江綠地,藝倉美術館根植於以「藝術塑造城市身份」理念,打造浦東陸家嘴的城市名片。

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

mocashanghai.org

設季薈·拉法耶藝術設計中心

目前上海最為活躍的藝術文化空間,曾經陸續舉辦蒂姆·伯頓、法國文化展等重磅展覽,目前日本視覺藝術家蜷川實花的展覽正在進行。

復興中路323號

撰文 / 月亮先生

攝影 / Woodii, Adrian Gaut, 月亮先生, Giovanni Gastel

編輯 / 黃冠南 微信編輯 / 朱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游 的精彩文章:

行走在眾神的國度,印度原來如此不可思議
金榜酒店打卡清單:全球TOP10,在地文化的重生

TAG: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