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跨界巔峰對話 深度探討AI+RT智能機器發展路徑(下)

跨界巔峰對話 深度探討AI+RT智能機器發展路徑(下)

在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以「AI+RT智能機器的新時代」為主題的跨界巔峰對話上,王田苗、錢東奇、福田敏男、傅盛、姚力軍針對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展開了尖銳對答,現場記者和觀眾也就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融合相關問題向5位提出犀利的問題,巔峰對決戰況如何?且看以下精彩對話。

一.日本服務機器人為什麼沒有崛起

王田苗:福田敏男教授,問您一個問題:日本是機器人產業大國,尤其是工業機器人做得很優秀,20年前日本從國策、科學家、企業都把服務機器人作為一個主攻的方向。20年後,為什麼日本的服務機器人一直沒有崛起?你覺得失敗的原因在什麼地方?20年沒有形成一個讓人接受的服務機器人產品?你說說心裡話。

福田敏男:主要原因是工程師研發的服務機器人不能很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在日本其實以前約有100個做服務機器人的公司,最後就剩下六七家,世界上做服務機器人的公司最有名的最後就剩下五家。針對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機器人其實很少。

我認為專用的機器人比較有市場,比如醫療機器人,而由於消費者需求太多,作為2C的服務機器人很難做,必須進行分類,做服務機器人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的市場。

二.服務機器人未來標準形態是什麼?

王田苗:錢總,您做為服務機器人行業里的標杆,您認為服務機器人有沒有一個相對標準的形態?有的人說應該以仿人作為標準的形態,有的又說服務機器人就是一個大腦加感測器加一個輪子,也認為是一個標準形態。是因沒有標準形態才造成了各種各樣單品的服務機器人的出現么?

錢東奇:我覺得我們確實是需要稍微明晰一下什麼是機器人。我同意王田苗教授說的,機器人要有運動自由度,用於服務目的,學術上是這麼定義的。它用於服務端就是服務機器人,用於工業端就是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是高度融合了各種技術軟、硬體,包括機械運動、感測器、反饋以及反饋以後的行動能力等,除了要確保實現技術的融合,還要能實現解決用戶的某一個特定的目的。

複雜的技術融合在木桶效應下 ,就會導致你最短的那塊短板決定了總體功能的水準、決定了你能給用戶提供的真正價值在哪裡。我們可以花很大成本做很牛的機器人,但是消費者從來不會買單你的高大上。現在我們有一些技術,特別超前,這些特別超前的技術還是掩蓋了整個服務機器人的有些短板。但是隨著在應用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在技術上補強短板,形成更充分的商業應用,才能進入市場的核心點。

未來標準形態的機器是仿人,進行更多的情感交互,才最能夠被大家接受,並且能夠完成人類自身的環境當中的工作。就像家裡的一個保姆,可以把所有事情都做完。仿人機器人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需要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提高,目前只是對未來的一種想像。

福田敏男:我同意錢總的說法,未來服務機器人是會像人類,像人的外形一樣,功能上可以實現更多的情感交互,而且能夠實現更多的複雜性功能。

三.科沃斯在服務機器人上的布局

記者:請問錢總,科沃斯未來在服務機器人方面有什麼布局?

錢東奇:第一是更新迭代掃地機器人技術,擴大市場滲透。我一直認為人們不願意掃地和不願意洗衣服完全是一樣的概念。目前洗衣機在中國的整個市場份額大概是450億元,而科沃斯掃地機器人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很低,只有6%左右。客觀原因就是掃地機器人在體驗上還沒有達到用戶的硬需求,在技術上面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迭代更新,但總體看,未來的兩三年這個行業的增長速度會很快,對標洗衣機市場,假如有一天掃地機器人可以像洗衣機一樣的功能齊全,我相信所有人都像會支付洗衣機一樣支付掃地機器人。

第二是聚焦家用服務機器人領域,隨著人工智慧技術、互聯網、物聯網的發展,從工具作業到管家、再到伴侶機器人,家用服務機器人有很多技術突破工作和很大的性能提升空間,這是我們的重點方向。在商用機器人領域,處在相當長的探索階段,要一步一步往前走。

四.能否用內容彌補核心技術的缺失

觀眾:我想問一下傅總,剛剛聽您說產品這一塊比較強調內容。如果我們做產品,缺少核心技術,怎麼去從內容端理解核心技術壁壘的問題。音箱的核心技術壁壘其實並不明顯。

傅盛:第一,我認為在你切入的時候,內容和端是可以去合作的。內容和端一直是互相依賴又互相制衡的關係。如果你內容很強,就可以帶動一定的端。端又可以反拉內容。在第一階段,其實大家內容上對差別不是很明顯,比如我們的小豹音箱帶了QQ音樂,其實小米沒有帶,因為它的端太大了,我們在內容的整個聚合上應該是比較多的。 第二,如果你真的更深入去思考的話,用音箱這類的產品或者智能音箱和機器人整個內容是要被重構的。比如現在在手機上看到的內容或者聽的「喜馬拉雅」、「得到」等是簡單的順序播放,而音箱由於語音的高交互性,可以把問題拆解得更細碎,用更好的交互去完成。

我們在做這方面的一個嘗試,比如說給有一款是給孩子做情商教育,可以不用每一講聽很長的內容,可以針對孩子的具體問題進行交互,比如可以問小朋友不吃東西怎麼辦,不愛吃蔬菜怎麼辦,這時候就會有一個專家給你講相應的一段內容,這就是一種內容重構。

傅盛:您問這個問題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觀眾:因為在核心硬體層面,我們並不掌握最核心技術,所以我們面臨一個問題,一旦國外在底層的硬體技術上對我們有不利的一些政策,就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產品,可能會出現很多問題,這時內容反而不一定能夠解決,所以想聽一下傅總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

傅盛:這是個很長的話題,我認為必須要尋找差異化。今天你跟美國可以相抗衡的一個核心就是因為你的用戶量和你的整個用戶生態。其實中國很多方面是超過美國的,比如今天中美兩國之間你在移動APP上。當然不是內容能夠解決什麼能解決,你唯一能夠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就是你對市場的理解,還可以跟他有一定的博弈和抗衡,短期內晶元技術想完全追上美國這個產業,是不是真能追上?其實是個問號,不是大家在網上一群情激憤就能把這事搞定了,但你反過來看美國每一次都是在他最成熟領域被別人打敗,比如汽車、電視等,被亞洲公司打敗是他的慣例。美國的核心是不斷去找差異化的道路和下一個機會點。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在尋找差異化方面加強。

五服務機器人能打敗手機么?

觀眾:我想問一下從服務機器人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比較成功的基本都是特定功能的機器人,比如達芬奇、掃地機機器人和無人機,請問傅總,作為一個強調內容交互的服務機器人公司,在面臨著與手機的競爭中,如何取得成功?因為從歷史上來看沒有公司取得過成功的。

傅盛:這是個好問題。首先我並不認為內容是唯一的競爭力,它甚至談不上是一個顛覆式的競爭力,但是他就像木桶效應里最短的板,你不能太短。

和手機的競爭,我覺得服務機器人行業都面臨著跟手機和PAD的競爭。比如,其實教育機器人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Pad和手機。我現在很少給孩子帶禮物,因為任何一個禮物都很難去滿足他,因為他手機已經是個巨大的生態了,手機可以提供整個體驗。

我認為,在傳統的觀念來看,你沒有任何機會跟手機的競爭,唯一有機會跟手機競爭,其實並不是內容本身,而是因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如果沒有人工智慧的出現,手機基本是不可被取代的。人工智慧技術改變了過去很多硬體的存在形式,為取代手機提供了一些機會。比如,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語音可以控制硬體設備的使用,類似音箱,我說想聽誰的歌就會播放誰的歌。

另外,我認為深度學習會讓很多智能硬體擺脫對手機中心化的依賴,開始真正智能化,然後可以直接產生交互。讓每個設備有機會擺脫手機的控制,然後像有些設備開始慢慢變的中心化,讓我們有一點機會去跟你認為的手機廠商產生一定的分割的市場。這是亞馬遜後來也沒做手機直接切音箱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庫 的精彩文章:

菜鳥無人車開放道路測試視頻曝光:帶貨箱 沒有駕駛室
「六大門派」跨界巔峰對決,刀光劍影、火花四濺

TAG:機器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