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整個清朝都沒有宦官干政?因為乾隆做了件非常重要的事

為什麼整個清朝都沒有宦官干政?因為乾隆做了件非常重要的事

清朝和之前的朝代比,連一個宦官干政的事例都沒有。為什麼對宦官會防範得這麼好么?這得歸功於乾隆皇帝。

話說乾隆是個很勤政的皇帝,對文武大臣的工作情況,也是明察秋毫。《高宗實錄》中記載:「上錄諸直省道府姓名,密記治行優絀。」也就是說,文武大臣們的所作所為,乾隆都一一記錄在冊,根據這個決定官員的升遷。

當然,這事極秘密,內容也只有負責記錄的太監知道。

乾隆三十九年春的某一天,史料記載:「左都御史觀保、侍郎蔣賜棨、吳壇、倪承寬嘗因侍班私論其事。」也就是說,這幾個官員在值班的時候,討論起乾隆秘本的事情來。

為什麼整個清朝都沒有宦官干政?因為乾隆做了件非常重要的事

(乾隆像)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時,還有個叫高朴的,也在一塊值班。他認為,如果把這幾個人的議論告訴乾隆,自己一定會飛黃騰達。所以,回去後,他趕緊寫了個奏摺,向乾隆告狀去了。

乾隆見了奏摺很生氣,本來還以為,自己這事做得挺機密的。沒想到朝中大臣居然都知道了。大臣們怎麼會知道呢?他一定要查一個水落石出。所以,他將這幾個人抓起來,交給刑部審問。

刑部審訊的結果是:「(太監)高雲從偶泄於外廷。」

清朝沒有發生過太監干政的事,也沒有幾個被歷史記錄下來的太監,特別是前中期,翻遍《清史稿》,幾乎都沒有關於太監的記載。不過,乾隆皇帝的時候,卻出現了一句:「太監高雲從處斬。」

高雲從是誰呢?

他是乾隆的太監,主要負責文武大臣和乾隆之間的奏摺及乾隆的一些御批傳遞。準確地說,就是個跑腿秘書。

為什麼整個清朝都沒有宦官干政?因為乾隆做了件非常重要的事

(影視里的清宮太監)

乾隆繼位後,對太監干政的事很重視。入宮的太監,他都會給改個姓,一般都姓「秦、趙、高」這仨姓。為什麼呢?因為「秦、趙、高」也就指秦朝那個指鹿為馬、禍國殃民的趙高。

乾隆這樣做,是為了提醒自己,一定要高度警惕,千萬不能給太監干政的機會。

這個高雲從,就是被他改姓「高」的。

除了改姓外,他對太監的約束也非常嚴。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太監和兩個官員擦肩而過時,太監的手碰到了其中一個官員的手。然而,太監卻跟沒事人一樣,直衝沖就走掉了。乾隆馬上叫來太監總管,對他破口大罵,說,身為太監的不過只是個奴才,居然見了官員不讓道,趕緊回去好好管束這些太監,以後再發生類似的事情,全部處斬。

乾隆對太監這麼嚴格,竟然還發生這樣的事情,這讓乾隆非常生氣。他立刻鎖拿高雲從,交給刑部審問。

為什麼整個清朝都沒有宦官干政?因為乾隆做了件非常重要的事

(于敏中)

高雲從經不起拷打,便交代說,確實是自己沒有管住自己的嘴巴,曾把這事「偶泄」出去了。不過,自從「偶泄」以後,便經常有官員向他打探乾隆皇帝「密記」的事情,包括軍機大臣于敏中都問過。

結果出來後,乾隆對這事進行了嚴肅處理。牽涉此案的大學士于敏中、軍機大臣舒赫德、尚書蔡新、總管內務府大臣英廉等人,受到了嚴厲的申斥。而直接打聽的左都御史觀保、侍郎蔣賜棨等,則受到革職處分。

而高雲從呢,因為「泄漏秘密,交通外廷」,被處以磔刑。

正是因為乾隆對太監極為嚴苛的管理,再加上有高雲從殺一儆百的例子,所以,清朝從此再沒發生過太監和朝廷官員私下往來的事情,更不要說干政了。

(參考史料:《清高宗實錄》《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精彩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太監做了一件事,朱元璋把他打死,打死後才發現,此太監救了他
此人行俠仗義,百姓們都很感激他,為何漢武帝偏偏要殺他

TAG:張生全精彩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