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與古代相比,今天的母親更幸福了嗎?

與古代相比,今天的母親更幸福了嗎?

研究關鍵字:母親地位

[現代漢語詞典]:尊重,【解釋】(1)尊敬或重視(個人、集體或有關的抽象事務,如意見,權利等);(2)莊重(指行為)。

Mama

 Spice

Spice Girls 

00:00/05:03

母親節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古希臘的母親節並不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而是在1月8日,古希臘人向希臘眾神之母瑞亞致敬。我們現在過的母親節來自美國,1907年,美國修女安娜.查維斯夫人發起向各界發起的呼籲,「但願在某處、某時,會有人創立一個母親節,紀念和讚揚美國與全世界的母親」,安娜的呼籲很快得到了普通民眾的支持,並很快由最早的費城席捲美國各州,1914年,美利堅合眾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而中國,歷來提倡孝道,古人甚至有「尊母輕妻;尊母至孝,妻如衣」的思想,竟然沒有母親節,這頗讓人擔憂尊母的孝文化是否已經逐漸消失,但若能以西方節日喚起我們對於母親的尊重與愛護,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二十四孝》關於母子情深、孝母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噬指痛心》(孔子弟子曾參入山打柴,家裡來客,母親啃噬手指喚曾參歸,曾參心痛不禁而歸)、《蘆衣順母》(後母虐待閔損給蘆花而不是棉花做冬衣,父親得知欲休妻,閔損替繼母說情)、《親嘗湯藥》(汗文帝母親卧病三年,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青後唱過才讓其服用)、《拾葚異器》(蔡順在饑荒拾桑葚衝擊,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黑色的給母親食用,紅色的給自己食用)、《埋兒奉母》(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親經常減少吃得給小孩,郭巨於是和妻子商議,埋掉兒子,節省糧食供奉母親,所幸挖坑時挖到了黃金,故得以孝敬母親,兼養兒子)、《棄官尋母》(朱壽昌母親改嫁後音信不通,他得到線索後,放棄知州的官位到陝西尋找生母)、《滌親溺器》(太史黃庭堅每天親自為母親洗滌夜壺)等等兒子細心儘力侍奉母親、甚至作出犧牲的教化故事。

現在的人來看《二十四孝》,有些故事未免過於殘忍可怖,比如為了養活母親而埋了兒子,那些為了孝道而作出種種犧牲的悲情色彩,實在有些難以為今人所接受。或許因為在古代,生產力低下,尚未建立社會養老制度,所以必須用孝道來約束兒女的行為,以免遭致人老去無用後被兒女拋棄的悲慘命運,也算是古人智慧的一種體現。

愚孝並不可取,但是這些孝母故事所透露出來的母子深情及兒子對母親的敬重卻讓人動容,也應當在中華文明中得以傳承。

不懂得尊重母親的後果往往很嚴重。

台灣女明星狄鶯與兒子像戀人一般相處,甚至讓14歲的兒子捧胸同睡,還與兒子參加熱吻比賽,結果其兒子涉嫌在美國掃射學校,警方在其寄宿家庭發現了1600多發子彈。

而且連母親都不懂得尊重的兒子,長大後還會懂得尊重女性嗎?

最近的發生的滴滴司機殘忍殺害空姐一案,網曝兇手的母親是精神病,可見其作出這樣令人髮指的事情,也跟母親教養的缺失息息相關。

從《二十四孝》中有件頗為奇怪的事,就是這些故事都是講兒子孝敬母親的,以及媳婦兒孝敬婆婆(如《乳姑不怠》),卻沒有記載任何女兒如何孝敬母親的故事。

或許是古代男尊女卑思想作用下,女子首先是難以成為故事的主角的,其次,女子是要出嫁的,嫁出去的女子潑出去的水,需要侍奉的就是婆婆而不是自家母親了。

古代的只生了女兒的母親,當女兒嫁了之後是否都比較孤獨悲慘了呢?大概如此。

這樣看來,在現代社會,男女平等至少體現在了生育女兒不再感覺不幸。

女兒貼心,也不用擔心將來的婆媳關係,簡直是上天派來陪伴母親的天使,更何況還是父親的小棉襖。尤其在城市,出現了很多准媽媽想生女兒的情形。

如今到了二胎時代,不少一胎媽媽感慨,如果第一胎是個女兒,再生一個就一點壓力都沒有了,寧願要兩個女兒也不要兩個兒子。

為啥女人們不再愛生兒子了,也許與兒子大多沒有古代那麼懂得孝敬母親有關。

而到了今天,建立了社會養老制度,母親的境遇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其實仔細想想,養老制度,建立在你先為國家做貢獻,定期繳納一筆錢儲存起來,老了之後再領取回來,換言之,你要是什麼都不幹,退休領不到養老金,又不能滿足低保的那一點錢的話,你還是得指望老了孩子養。

所以,我們還是得講孝道,把我們的孝文化去其糟粕,存其精華的延續下去。

現代母親的角色較之於古代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大多數母親還同時是職業女性,需要走出家門在社會上工作,換言之,母親的責任比古代更重了。

這一變化對於母親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走出家門,即意味著脫離了家庭的庇護,意味著每天至少8小時脫離了母親的角色,而做著在男人主宰的世界裡分一杯羹的危險事情。

脫離了母親的角色,意味著在職場你就失去了受人尊敬的光環,你將和一個男人一樣承擔職場的種種挑戰、遭受職場所有的傷害、剝削而沒有人念及你是個母親而對你手下留情。

所以很多職場上的「成功女性」通常是不婚不生,因為作為女性要想平衡好母親與職場的關係的確是太難太難。

做個好母親,你需要時時心繫家庭、心系兒女,那麼在公司老闆看來,這個女人就是對工作不用心、不肯投入,要麼就靠邊站忍受欺壓和冷遇,或者直接叫你卷包袱走人。

更不用提職場中的「性剝削」,讓難以倖免的母親們忍受著各種明的暗的騷擾和性暗示,若不小心失足,則淪為別人的笑柄,甚至成為眾矢之的,飽受羞辱,逐漸性格扭曲徹底喪失道德感而變得墮落。

而這樣的母親,回到家裡,還能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想想都為下一代感到擔憂。

於是,我們津津樂道日本的女性通常在結婚後就辭職回家做全職主婦的做法,同時也羨慕日本全職主婦獲得日本社會的普遍認可和較好的社會支持,讓日本主婦能做到氣定神閑、幸福感十足的職業級別。

但在中國,大多數家庭若只有丈夫在外工作又怎能背起房子、孩子、養老這些大山?可以說,提高家庭收入是中國女性大多數選擇工作的最大原因。

當然,參與了社會工作的女性往往較之於家庭主婦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獲得了更多的財富和自主權,也讓一部分優秀女性有機會開拓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我們也要看到那些不那麼優秀、也沒什麼野心的母親。

對於這些大多數母親而言,工作就是為了獲取一份收入,她們只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家庭里,把相夫教子作為自己真正的事業,而對於這一部分母親,即使你並不是她的家人,也請給予她們應有的尊重。

即使她們的表現不符合你所認同的職場晉陞的條件,也應當看到她們對於社會整體的貢獻而善待她們,而不是藐視、欺壓她們。

因為如果把這些安於做普通員工的母親趕回了家,她們有可能變得貧困而無助,前段報紙上報道日本女性陷入貧困,大概就是因為日本女性婚後普遍不工作而丈夫的工作又有變故有關。

相信大多數做了母親的女人都是懂得愛與奉獻的,就別用殘酷的男性法則把她們逼瘋或者成為蛇蠍之人,或者趕出職場,因為她們最終毒害的將是家庭,最後又返還給社會。

孩子都是看著自己的母親長大的,為了中華民族的孝文化傳承,為了培養人格健全、善良有擔當的未來接班人,我們必須從尊重母親開始。

超正常人類研究所

研究一切有意思的人事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正常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TAG:超正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