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講的道理是誰的道理

你講的道理是誰的道理

1

悠家三口,悠兒,悠爸悠媽。

悠兒天生配合度極高,悠媽悠爸邊上班邊帶孩子也不算雞飛狗跳,現悠兒8歲半,基本算平穩度過。追其根本,悠媽一直得意於和悠兒的溝通,我常和新手媽媽講的一件事就是,凡事要和孩子講道理,多小的孩子都聽得懂。

為什麼說多小的孩子都聽得懂?有「史」為證,悠兒滿三個月的某一天,話說許久不臭美的悠媽抽空出去美了個容回來後,正哭的地動山搖、肝腸寸斷的悠兒看到我立刻就不哭了,盯著我張著小嘴一直「噢哦喔」的,像是在問我去哪了?我又驚又喜的跟她說:想媽媽了是嗎?媽媽只是出去一下,並不是不要寶寶了哦...」小東西竟掛著眼淚咯咯的笑了起來~~瞬時,心化了?講道理育兒的理念也由此萌芽。

講道理育兒真正得到里程碑式的認可,就要追溯到悠兒一歲三個月斷奶這件事。一天清晨,經過悠兒吃吃喝喝的一宿後,悠媽頂著喂夜奶的標誌——倆黑眼圈,看著懷裡肉球似的悠兒咧開的小嘴裡,小白牙顆顆分明,晶晶亮的實在耀眼,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我要給悠兒斷母乳!好好吃飯吧您吶~好多人分享過斷奶的經驗,抹辣椒面兒、抹紅藥水兒。。。就差上老虎凳了悠媽實在不忍心嚇著悠兒,於是就採取了最人性化的方式——講道理!

「悠兒,這個壞了,不能吃了…」

永遠忘不掉悠兒當時複雜的眼神,驚詫中透著接受,委屈中透著隱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母乳就這樣成功斷了!當時簡直視悠兒為天人,怎麼可能?我這道理還沒掰開揉碎了講呢!至此,悠媽已經小碎步加高抬腿馳騁在講道理育兒的康庄大道上。

可能道理聽多了孩子的語言能力會比較強吶,自從悠兒到了語言爆發期,每天的問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間還摻雜哲學問題。

例如:

宇宙是怎麼形成的?

大象會說話嗎?不會說話要嘴幹什麼?

小鳥沒有手,不能拿勺子,怎麼吃飯呢?

下雨了為什麼要快跑,前面沒下雨嗎?

為什麼晚上刷完牙就不能吃東西了而早上要刷完牙才能吃東西?

時間重要還是生命重要?

對於這些問題,我的辦法是——買書,讓她自己去書里找答案。可是有些實際的問題書里是沒有答案的,需要萬能的媽媽給講講道理。

有一段時間可能班裡有調皮的小男生鬧著玩手重了,弄疼了她,悠兒回家問我:「今天有小朋友打疼我了,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可是真的很疼,我知道打人不對,老師教我們不能還手要告訴老師,可是我告訴老師了,老師並沒有很嚴厲的批評他。。。媽媽,你的建議是什麼?」

看著糾結的悠兒,我感覺當時我的心在緊縮,我一直賴以嘚瑟的講道理育兒方式貌似有bug,我的道理讓孩子被動接受我冠以正確的理論,並沒有實現讓孩子深諳道理,寵辱不驚,上馬安邦,提筆天下…的…終極目標…我本是想讓孩子能夠具備春風化雨般獨立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呀。

我平復心情對悠兒說,寶貝,快速打還回去,讓他也嘗試一下被打疼的滋味,你會覺得開心嗎?大聲告訴他弄疼你了,你不喜歡這樣玩,你會好些嗎?告訴老師,但是老師並沒有因為這件事特別嚴重的批評他,你能接受這件事並不十分嚴重,他知道做錯了就好了嗎?媽媽沒有更好的建議,你覺得怎麼做能接受就怎麼做吧,媽媽只有一個要求,不能傷害小朋友。

在悠媽黯然神傷,覺得讓悠落入了我的無盡道理漩渦中,局限了她的天馬行空的時候,悠兒又遇到了人生新課題,當然還是老生常談,不同的是換了人。這次她很平靜,安慰打人且愛生氣的小夥伴未果後,退出了。

我問她為什麼這樣解決?

悠兒又開啟了哲人模式:她打我,我再打她,她肯定還得打我,打來打去有什麼意思呢?

原來在適當的時候告訴孩子基本道理就夠了,心情是孩子的,人生也是孩子的,在孩子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真的應該放手,用暴力語言還是濫講道理,其實,對孩子的影響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過於干涉,讓孩子不能坦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總想尋求媽媽的認同或者指引,不是孩子的能力不夠,是家長講道理的頻率頻次削弱了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2

想起以前看到過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天一個客人問孔子的一個弟子,一年有幾季?

孔子的弟子答曰,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是三季。

兩人爭執不下,請孔子裁斷。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三季。

客人走後孔子對一臉茫然的弟子說,你沒看剛才的客人全身都是綠色的,他是螞蚱,只見過三季,你講四季的道理他不懂。

孩子相對於我們就是三季人,我們的道理是經過十年二十年閱歷沉澱的,孩子鮮活,靈動,我們炮轟式的大道理讓孩子放棄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上面談到界限的問題,孩子的自由範疇大人不該干涉,但本該大人負責的範疇,非要通過道理灌輸讓孩子自己管理,這種道理是不科學的。例如6歲以內的孩子,對危險的認知還不夠,又對一切都充滿好奇,面對拿不走的危險,反覆苦口婆心的跟孩子講道理效果不佳,也不可能像某些專家說的那樣讓她去嘗試後果,畢竟有些後果是毀滅性的,那家長的責任就不是講道理那麼簡單了,要讓那些東西遠離孩子,像只黃雀一樣緊跟在捕蟬的孩子後面,不過度干涉,默默守候就好。樓梯的欄杆旁,高樓層的窗檯邊,做飯時的灶台…這些都是拿不走的危險,講道理並不能使孩子切身體會到它的危險所在,這時候家長該做的就是斷崖式的拒絕並守護左右。這本該是大人的職責,這時候道理的力量就是薄弱的。

每個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個人素質的提高,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我們吸取各方精髓,摒棄糟粕,基於東方文化底蘊結合西方釋放天性,相信每個家長都有一套自己的育兒經。悠媽就是其中的一位,我覺得自己很客觀,很理性,不暴力,講原則,可是回首過往眼觀現在,其實我一直在用我們大人世界的規則約束下的,處事方式和行為準則講道理給孩子聽。我貌似在很專業很有耐心的在給孩子講道理,沒有急躁,沒有專斷的給她拿主意,我只是在講道理在建議,好像那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可以靈活的用我們大人世界的規則轉化為他們的約定俗成,進而完美的解決在她看來天大的一件事。我們做大人太久了,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下意識的就把坐在對面用清澈求知的大眼睛看著我們的孩子當成了和我們一樣的成人。

不是講道理不好,而是在講道理前要知道我們的目標客戶是誰,我們的道理是講給誰聽的,講這個道理的目的是想讓誰將之吸收自用的。

3

經過幾個療程的bug修復,悠媽有幾點心得同媽媽們分享:

講道理切忌繁。

典型性反面教材: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全不分,動輒談十塊錢兒的心,指點孩子朋友圈的江山。道理講多了和嘮叨無異,孩子要麼會產生自動屏蔽功能,要麼缺乏主觀能動性,要麼事事較真兒太執拗,哪一款都不是我們想要的。

講給孩子的道理是能讓孩子正確的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的大方向指引,不是教孩子某一件事怎麼處理,在講道理的同時也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是需要自己承擔的,清晰界限。

做事畏首畏尾,生怕不符合規則,這是道理過剩孩子的不良反應。

記得道理是講給孩子聽的,內容要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與靈活運用能力。孩子的純真駕馭不了大人的所有大道理,多觀察少講道理,讓孩子自己動腦去解決問題。

講的道理,首先大人要能遵守,所謂言傳不如身教。

道理宜精不宜多,少些大道理,給孩子多些自由空間,用孩子該有的天真和簡單去處理好自己的事,我們,只講簡潔的具有指導意義的小道理就好了。

悠媽育兒經正式升級為2.0版本~~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陪伴是相互的,它讓我們成為了最好的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格小調 的精彩文章:

TAG:大格小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