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五大核心技術

區塊鏈五大核心技術

1、分散式

當我給你發送1枚比特幣時,就向全網所有的計算機節點廣播這件事。這些計算機節點貢獻出自己的算力記錄它,換句話說就是全民記賬。

為了鼓勵節點來記賬,需要給這些節點一些比特幣作為獎勵,俗稱礦工費。所以,比特幣就有了挖礦這一回事,在很多電費便宜的地方,就有大型的計算機礦場,專註於挖礦。

由於是全民記賬,所以即便有一個處節點發生失、篡改,賬本依然沒丟。系統依然選擇信任多數節點上的賬本

如果能控制全網的51%算力,意味著它具有篡改賬本的能力。但這很難實現,成本上極其不划算。要擁有51%的算力,有兩種方法,假設全網算力是100,一種方法是黑掉其中51個節點,二是另加入102個算力。

以今天比特幣上千萬的參與節點來看,要做到這兩件事需要花費260億美金的成本。即便做到了,當全網賬本都被更改,所有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比特幣的價值瞬間歸零,攻擊者賺不到任何利益。所以,這使得比特幣被摧毀的可能性近乎於零。

分散式結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旦發布到網路上,即便運營這個產品的團隊消失解散,它依然能完整運作。就像比特幣,即便中本聰消失,也不影響比特幣的運行。而中心化結構,一旦公司、個人消失,那麼他們的產品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2、共識機制

和熟人社會網路一樣,在比特幣的轉移中,雙方彼此之間不需要信任,也不需要信任某一個中央節點。

傳統的轉賬,本質上並不是我對你的直接轉賬,是我們都信任某一家銀行,相信它不會把錢給搞錯,通過銀行來完成財產轉移。

而在比特幣的區塊鏈上,轉賬的雙方不需要第三方做信任橋樑,雙方都把信任交給了分散式網路本身,並達成共識,這個分散式網路能保證資產轉移不會出現錯誤。

3、時間戳

每10分鐘就會生成一個區塊,裡面包含了礦工已經打包好的全網比特幣交易信息。

1個小時內,前後生成6個區塊,形成鏈條,這就是區塊鏈的含義。

所以,每一個區塊在時間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和八卦不同的是,八卦是由語言構成的,可能在傳播中失真、錯誤,而區塊是由數學和代碼都成的,能做到100%準確。

一個區塊中,要包含上一個區塊的信息,也有連接下一個區塊的信息。這使得所有的交易都是可追溯且唯一的

區塊鏈是由數學和代碼構成的,所以它還具有八卦不具有的安全特性: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

4、非對稱加密

一般意義上的加密是對稱加密,簡單的說,就是加密和解密只使用同一個秘鑰。

A把表白的情書放在一個鎖住的盒子中送給B,只要兩個人任何人泄露了開鎖的秘鑰,這個情書都有可能被泄露。

非對稱加密,就是有兩把鑰匙,一個是公鑰,一個是私鑰。

我們用公鑰加密,即使別人拿到公鑰也打不開盒子,還需要一把私鑰。而且,A和B的私鑰完全不一樣,獨立且唯一。

在互聯網上傳輸信息有泄露的風險,用公鑰加密信息並傳輸,信息送達後再用自己的私鑰打開。私鑰基本都是寫在紙上,用物理形式保存在你家的某處。這樣,能保證轉移過程中不會被截胡。

比特幣錢包不僅使用了非對稱加密技術,還有哈希演算法這樣的密碼學技術,以保證無法從公鑰推算出私鑰。這裡就不做深入了,我們只需要理解它最基本的原理。

比特幣的公鑰由私鑰生成,私鑰能推算出公鑰,但公鑰不能推算出私鑰。比特幣錢包的本地私鑰是最重要的信息,不要存在相冊、雲盤等由第三方機構運營的互聯網產品上。只要以比特形式出現在聯網環境下,就有泄露的風險。

私鑰不像你的QQ號,密碼忘了,從騰訊那可以找回,因為密碼存在他們的伺服器上。私鑰只屬於你,不屬於任何其他機構,一旦丟失,你比特幣錢包中的錢永遠找不回來了。

5、智能合約

合約就是一份約定,上面寫滿了條款,條款的格式通常是「如果…那麼…」的條件從句。

智能合約的意思是能夠自動執行if-then合約條款的計算機程序

在現實生活中,資產交換通常需要簽訂一份合同,需要有律師、銀行參與,保證條款能正常執行,但現實中總有一些人偷奸耍滑,拒不執行合同上的條款,於是又得投入更多的成本強制執行。

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由計算機自動執行。比如,雙方共同定一個約定,達到某某條件,A就把比特幣轉移給B。這個條款一旦生效,任何人都終止不了。

智能合約是一套以數字形式定義的承諾,由代碼強制執行,並且能在區塊鏈上實現

參與合約的雙方,不需要信任彼此,把約定交給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生存秘笈 的精彩文章:

TAG:職場生存秘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