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母親節:獻給兵媽媽——歷史豈能忘記她們!

母親節:獻給兵媽媽——歷史豈能忘記她們!

原標題:母親節:獻給兵媽媽——歷史豈能忘記她們!


烽火紅顏巾幗情


在母親節之際,我們怎能忘記在革命戰爭年代,前赴後繼、浴血沙場的兵媽媽。



長期以來,經歷過戰火考驗的兵媽媽,被認為是附麗於兵爸爸魁偉高大、猶如松柏般堅強軀體的藤蔓或凌霄花。


人們在讚歎她們秀美賢惠、勤勞善良、對愛情無比堅貞的同時,忽視了女兵這個獨特的群體,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與血性男兒同樣擔當的忠勇無畏的戰士品格和救世濟民的家國情懷。



翻開我軍建軍史:自從1927年八一軍旗在南昌升起,我軍一代代女兵前赴後繼,浴血沙場!無論是在開天闢地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路上,



在救亡圖存勇驅頑寇的抗日烽火前線,還是在刀光劍影虎穴狼窩的隱蔽戰線,在異國他鄉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



兵媽媽們以女性特有的堅韌不屈、剛柔相濟的大愛胸懷,與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鐵血男兒一起,慷慨赴國難,捨生為正義,共同譜寫了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交響曲,鑄就了人民軍隊永不言敗的軍魂,為後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然而,這些傳奇故事長期沒有被挖掘整理,只是留存於當事人的記憶或者家屬子女的私人空間中,有的甚至已湮沒在歷史的塵煙中。


為了銘記歷史、開創未來,給後人留下中國女兵在追求真理不懈奮鬥道路上閃光的足跡。



我們歷時兩年,奔赴十幾個省、市,採訪了幾十位老紅軍、老八路、新四軍、志願軍女戰士,搶救和挖掘珍貴的史料,編輯整理了這本《兵媽媽》紀實回憶文集。



但願這本凝聚著我們愛心、孝心的紅色回憶錄,能給我們平凡而偉大的兵媽媽們留下無悔的青春記憶,給繼往開來的下一代以思考和啟迪……



展開兵媽媽傳奇這軸瑰麗的畫卷,等於打開了一扇歷史的窗口。穿越歲月的煙雲回眸中國近代百年史,戰爭中走來的共和國一代女兵進入我們的眼帘。她們首先是不屈不撓的戰士,亦是忠貞不渝的妻子,慈祥仁愛的母親。



她們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祖國的解放事業。她們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女性,是偉大的巾幗英雄!


本書透過她們悲壯、坎坷、自強、奮鬥的個人命運,折射出中國革命發展史、中國婦女解放奮鬥史。



當年,兵媽媽們無論出身名門望族還是貧苦人家,個個帶著國讎或家恨,懷抱為人民大眾獲得公平正義的崇高理想與信念,義無反顧地走進戰火硝煙。



她們是站在時代前列的新女性,是中華民族婦女解放的先驅者,她們承載和經歷了中華民族最深厚的苦難。



在她們身上彰顯著花木蘭替父從軍的豪情,梁紅玉擊鼓抗金的風采,秋瑾為理想不惜捨生取義的慷慨無畏,陳鐵軍為主義視死如歸,以槍聲為刑場婚禮的大義凜然……



然而在眾多兵爸爸作為開國將領而名垂史冊的時候,同樣為共和國的誕生立下汗馬功勞的兵媽媽們,在革命勝利以後,無論是職務還是級別都比兵爸爸要低許多。


20世紀50年代中期,為適應軍隊正規化建設,她們中的大多數人含淚脫下軍裝,告別軍營,複員轉業到地方,在平凡的崗位上甘當一顆小小的螺絲釘。



許多兵媽媽們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為了養育下一代,在兩難的選擇下,不得不辭去所熱愛的工作,放棄級別待遇,回歸家庭,成為了全職媽媽。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兵媽媽們忍辱負重、含辛茹苦、任勞任怨、甘當綠葉,默默地分擔著兵爸爸們的甘苦艱辛,抵禦著政治風雨給子女們帶來的迷茫挫折……她們用博大的胸懷、堅強的毅力為家庭支撐起一片晴朗朗的天!正如詩人歌德所言:「永恆之女性,引我們上升。」



本書共收入了五十多篇文章,分為「崢嶸歲月」、「戰地英姿」、「風雨人生」、「綠葉芳華」四個篇目。力圖以豐富曲折的內容,生動感人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反映戰爭與女性、革命與愛情、母愛與親情這些文學史上具有永恆價值的主題。



書中有反映皖南事變犧牲的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烈士的夫人、103歲紅軍女戰士何子友坎坷傳奇人生經歷的《杜鵑啼血喚春暉》;


反映抗美援朝戰場犧牲的23軍參謀長饒惠譚烈士的遺孀、新四軍女戰士楊燕,獨自一人撫育四個兒女長大成人、贍養烈士父母感人事迹的《她用生命寫忠誠》;



反映戰鬥在我黨隱蔽戰線、為南京、上海的解放做出重要貢獻的女戰士劉毓蘭,與丈夫假扮夫妻朝夕相處結為革命伴侶,赤膽忠心無私無畏戰鬥在敵人心臟的無名英雄《毓秀蘭馨楚天嬌》;



反映在敵人集中營里不屈不撓、視死如歸的新四軍女戰士李藝的《黑獄星火映丹心——獄中紀實》。



書中也有反映解放戰爭中第一個駕機起義由國統區飛往延安,被周總理譽為「國民黨駕機起義的一面旗幟」的空軍少將劉善本的妻子周叔璜,在國民黨特務的嚴密監視下,與特務巧妙周旋,在中共地下黨的幫助下帶著女兒奔赴東北解放區與丈夫團圓,參加人民空軍,畢生為祖國的和平統一竭盡全力的《比翼共危艱同心促統一》;



反映出生於清末官宦之家,為了掙脫封建大家庭的束縛,毅然投奔延安,雖屢遭左傾路線的打擊迫害,卻始終堅守信念,矢志不渝。解放後以5個孩子的母親、36歲的年齡考入第二軍醫大學,成為出色的醫務工作者的女少校路偉的《一個平凡母親的不平凡人生》。


書中還有多篇反映志願軍女兵在硝煙瀰漫的朝鮮前線,鏗鏘美麗、英勇無畏的青春勵志故事。如:《綻放的金達萊》、《一個女兵的上甘嶺日記》、《從上海名媛到戰地夜鶯》、《戰地女記者的苦與樂》、《正義的較量—朝鮮碧潼戰俘營紀實》、《凱旋之夜》、《高黎貢山走出的騰越女兵》、《生命中那一抹綠色》等。



書中另有多篇反映戰爭年代作為妻子、母親的女兵們在愛情婚姻上的酸甜苦辣,養育子女的艱辛磨難,和平時期歷經風雨人生而無怨無悔的動人故事。



如:《此情可待成追憶》、《八一軍旗映照下的大愛人生》、《歷盡磨難終不悔》、《媽媽的苦樂年華》、《抗美援朝洞中緣》、《打開塵封的記憶 追尋母親的足跡》等。



其中,反映開國將軍夫人的《穿越時空的懷念》、《太行山上女八路》、《玉蓮永亭立》、《烽火硝煙中的母親》、《遺失的軍功章》、《我是一個兵》、《歷戰火硝煙 鑄忠貞愛情》等,為我們展示了我軍老一輩革命家清正廉潔、淳樸低調的家風和夫妻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人間真情。



相信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兵媽媽們跌宕起伏的個人命運、豐富多彩的人生閱歷、驚險傳奇的戰鬥故事,定會帶給你感動、哀婉、痛惜、震撼……


俄羅斯著名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曾說:「如果喪失對歷史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黑暗中迷失。」在新的歷史時期,對崇高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對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無私奉獻,對愛情家庭的忠貞堅守,仍然是需要繼承和弘揚的社會主流價值。



而本書的出版對於傳承紅色文化,推動時代精神的深入人心,無疑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我們希望本書在祖國走向未來、民族走向復興、實現強國強軍的中國夢的進程中,能起到一些精神助推作用。



鐵肩柔情擔道義,巾幗英豪多傳奇。」百歲紅軍老戰士、原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上將的題詞對本書的內容和主旨作了精準的概括;



羅援少寫序並深情推薦,在此謹致謝忱!同時我們還要真誠地感謝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領導和編輯,沒有他們的慧眼和大力支持,本書不可能順利出版。



謹把本書獻給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解放獻出生命、鮮血、青春、智慧的女兵們!她們的精神將與山河同在,與日月齊輝,永遠閃耀著璀璨的光芒,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

主編:成亞平 副主編:陸幸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軍事文化講壇 的精彩文章:

金一南喬良等數位將軍直面大國戰略強力發聲

TAG:中國軍事文化講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