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徽州盆景~賣花漁村

徽州盆景~賣花漁村

徽州盆景

曾經的徽州,馳騁幾百年已經形成了多個領域的輝煌和影響力,今天要和大家說一說我們徽州的盆景藝術。

盆景,就是盆中的風景,就是將自然界的奇特植物通過人工培養、修剪。通過工具固定成有造型,並且有寓意的觀賞價值植物,這種盆栽適合搬運,放置室內,庭院,還有公園,小區等等。

清代文學家張潮說:「居城市中,當以畫幅當山水,以盆景當苑囿。」什麼意思呢?

盆景是以天然的山石、活的樹木花草為素材,以極富生命活力為特色,使畫境和意境相融合的藝術品。它是自然界的樹木花草、天然岩石的組合,但它又蘊含著製作的思想感情和理想祈望。它是人們嚮往自然、回歸自然、懷抱自然慾望的產物

中國的盆景藝術發展有幾千年的歷史,而徽州900多年的盆景藝術發展史也在各區縣都有發展,但是發展的最悠久的就是來自歙縣的賣花漁村還有鮑家花園徽州盆景的博物館!

賣花漁村歙縣第一村, 本名洪嶺村。位於歙縣城東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溝谷腹地。唐末洪氏遷居於此,逐漸形成村落。村形如魚,村頭尖尖狀如魚嘴;村腰漸寬如魚肚;村腳房屋向兩翼展開,如魚的剪刀尾。村人姓洪,喻水洶湧,魚得水則生機盎然,故在魚字邊加三點水,稱漁村。

村莊坐落在一個山坳中,過新安江後然後全是盤山公路,如果您是外地人,最好不要開車去,因為很危險,路有很急,就算是我們本地人有時候也無法適應,只能慢慢的挪動,車子到山頂後,能夠看到一個賣花漁村的一個石坊隨後慢慢的下山,就到了這個村裡,路的兩旁就能夠看到都種滿了梅花樹樁,各種紅梅,綠梅等等。有粗壯的,也有盤旋的,形狀各異,千奇百怪,說道這個梅花,鳥瞰這裡就是一片花海!每當花季的時候,全國各地遊客都來此觀賞,也是到處交通堵塞,如今的戶外游,驢友,攝友都不無在宣傳這徽州盆景藝術,讓更多的人都知道了山溝溝里的美麗世界!

徽派盆景造型手法獨特。花農對幼小的梅條就用棕櫚葉片進行定胚造型,每兩年重新調整一次,較大的枝幹改用棕繩蟠扎;待主幹大致定型後再加工側枝,對小枝則只作修剪不作蟠扎,形成了「粗扎粗剪、剪扎結合」的造型藝術手法;徽派盆景多地栽造型,成形後再選盆配座,在賣花漁村數十公頃的山坡上,培育有各種大小梅樁和樹樁造型達數十萬株之多,可謂海內栽花賣花「第一村」;在繁殖上,採用壓條與養樁並舉的方法,在國內也頗為罕見。

走在古樸幽靜、芬芳四溢的村中道路上,望著秀山、麗水、枯藤、老樹、奇花、異草濃縮與升華在大不盈尺的一盆盆盆景,如讀一首首無字的詩,觀賞一幅幅立體的畫,步移景異,景隨人遷,既給人以美的享受,又引人沉思遐想。

在我們的家庭當中,也種植了一些盆景,比如黑松,羅漢松,榆樹,梅花數,映山紅,胡頹子,雀梅,紫藤花等等,,似乎在徽州的每戶家中,只要有庭院的都愛好這樣的盆景,因為花草和書畫一樣都是徽州的文化,都是一種情懷的表現,一種精神的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盆栽 的精彩文章:

盆景欣賞:圖一這盆景枝幹扭曲,整個造型如同顧盼回首的美女
老媽集市買洋蔥盆栽,誰知道沒多久卻開花了,真是意外的收穫

TAG:盆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