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偽悲情營銷」敗壞商業環境

「偽悲情營銷」敗壞商業環境

於立生

近日,山西臨猗縣政府發布的一則針對「臨猗蘋果滯銷」不當營銷方式的聲明引發關注。聲明中稱,多個電商發布「臨猗蘋果滯銷」的營銷策劃,利用打「悲情牌」營銷臨猗蘋果,給當地果業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影響,並且營銷內容有諸多誇大失實之處。「悲情營銷」人們已司空見慣。一些地方農產品因產量過剩、交通受阻、受災等因素滯銷;公益人士及電商介入,呼籲公眾助農;一些公眾同情心被激發後,往往會積極響應。也正因此,以前甚至還出現過因「悲情營銷」供需關係發生扭轉,滯銷貨變暢銷貨價格飆升的情況。「悲情營銷」屢試不爽後,如今卻呈現出滑向「偽悲情營銷」的趨勢。5月9日澎湃新聞就報道了一則新聞,說是一位愁眉苦臉、形容悲愴的農民老大爺的肖像,像是被貼牌一樣,給一些電商用到多種商品的營銷廣告上,蘋果、菠蘿、竹筍……甚至還有硯台等文房用具拿這位「滯銷大爺」當「代言人」的。這同一位大爺,代言了不同省份、不同區域的水果、蔬菜,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這回,連「滯銷」蘋果產地的臨猗縣政府都坐不住了,拍案直指「悲情營銷」嚴重損害當地果業品牌形象。臨猗縣位於山西西南部,本處水果種植的最適宜區域,且當地還有3家果汁加工廠,壓根就不存在蘋果滯銷的現象。據臨猗縣政府調查,報道所選用視頻、圖片均拍攝於2016年以前,有的還採用「擺拍」方式,刻意營造果農的貧苦形象。

事實上,這些電商的所謂「營銷」,因並無滯銷的事實基礎存在,只能稱之為「偽悲情營銷」,不僅損害了當地果業品牌形象,且因「謊報軍情」,造成了當地水果市場的異常價格波動。

當地媒體調查後梳理出的利益鏈條是:果農把蘋果賣給購銷商,購銷商再找電商合作,電商則策劃所謂「悲情營銷」:有果農配合擺拍「悲情視頻」,甚至還有基層鄉、村、果業部門配合出具「滯銷」情況說明的。而每賣出一箱,電商抽成1元,有電商和購銷商一單就簽了117萬箱,18天里銷售出去,抽成入賬上百萬元。但這賺的完全就是竭澤而漁、透支社會愛心資源的昧心錢。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契約經濟,誠信經營本是對商家的基本要求。只有建立了互信關係,才能節約交易成本;反之,你疑心我,我提防你,則會加大交易成本,甚至導致交易無法達成。而互信關係的維繫,不能徒託空言光憑商家嘴上自律;得落到實處——信息對稱上。

小而言之,這樣的「偽悲情營銷」,於消費者而言,也構成了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究其實質,是種商業欺詐行為。一些公眾的同情心和購買力之所以被激發,就在於信以為真果農需要幫扶;但既然幫扶的事實基礎——產品滯銷,並不存在,這樣的營銷就缺乏基本的商業倫理。

對這樣的「偽悲情營銷」,一方面,一些電商平台還需加強對電商發布的營銷廣告的審核把關力度,避免出現泛濫的局面。另一方面,相關政府職能部門也需加強對「偽悲情營銷」行為的查處打擊力度。因為,「偽悲情營銷」不僅侵害消費者權益,敗壞電商整體營商環境;而且,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大發其財,把盆滿缽溢建立在透支社會愛心資源的基礎上,負外部性被放大,社會危害性顯而易見。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高凈值人士為何選擇海外生活,這幾張圖告訴你
萬字長文揭盅區塊鏈的八大痛點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