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活出本色

活出本色

隨感

1

人生一課

成長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學習如何做人處世,如何思考問題。不過,學習的場所未必是在課堂上。事實上,生活中偶然的契機,意外的遭遇,來自他人的善意或惡意,智者的片言隻語,都會是人生中生動的一課,甚至可能改變我們人生的方向。

2

籌劃「我」

人活在世上,應該活出自己的本色。然而,「自我」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哲學家們尚且爭論不清。一個人怎樣才算擁有「自我」呢?有兩個可靠的標誌。一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興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業,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並感到內在的愉快和充實。

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實現「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個性,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二是看他有沒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處世做人的原則,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標軸,使他在俗世中不隨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擁有「自我」,這個「自我」是指他的靈魂,一個堅定的精神核心。這兩種意義上的「自我」都不是每個人一出生就擁有的,而是在人生過程中不斷選擇和創造的結果。正因為此,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成為怎樣的人負責。

3

好運設計

在設計一個完美的人生方案時,人們不妨海闊天空地遐想。可是,倘若你是一個智者,你就會知道,最美妙的好運也不該排除苦難,最耀眼的絢爛也要歸於平淡。原來,完美是以不完美為材料的,圓滿是必須包含缺憾的。最後你發現,上帝為每個人設計的方案無須更改,重要的是能夠體悟其中的意蘊。

4

生命至上

生命是宇宙間的奇蹟,它的來源神秘莫測。是進化的產物,還是上帝的創造?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奇蹟。於是,你便會懂得欣賞大自然中的生命現象,用它們的千姿百態豐富你的心胸。於是,你便會善待一切生命,從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頭羚羊,一隻昆蟲,一棵樹,從心底里產生萬物同源的親近感。於是,你便會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創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們把它稱作神還是大自然。

5

規則比人可靠

規則下的自由,這是西方政治經濟成功的全部秘密之所在。亞當·斯密曾把由此形成的無形秩序形容為一隻「看不見的手」,它引導著動機上自私的人們去做效果上有益於整個社會的事情。我國改革的成功也將有賴於形成這樣一種秩序,而關鍵就在於確立規則的權威。當然,規則必須是公平的,對事不對人,政府和個人都必須服從它,否則就不成其為規則。對於幾千年來習慣於人治的我們來說,要樹立規則比人可靠的信念,這不啻是一場觀念的革命。

6

讀書有味

人生有種種享受,讀書是其中之一。讀書的快樂,一在求知慾的滿足,二在與活在書中的靈魂的交流,三在自身精神的豐富和生長。要領略讀書的快樂,必須擺脫功利的考慮,有從容的心境。青少年時期是養成讀書愛好的關鍵時期,一旦養成,就終身受用,彷彿有了一個不會枯竭的快樂源泉,也有了一個不會背叛的忠實朋友。

7

坐看雲起時

人生的幸福主要不在於各種外在條件,而在於你是否善於享受生活樂趣。生活樂趣的大小,則正如蒙田所說,取決於你對生活的關心程度。你把你的心只放在名利上,你對生活就會視而不見,生活就毫無樂趣可言。相反,你熱愛生命,你用心品味生活中的各種細節和場景,便會發現樂趣無所不在。

周國平老師開設了問答專用公眾號,每周一答,歡迎大家關注下方二維碼,將最困擾你的問題留在公眾號後台,可以是生命的困惑,情感的苦惱,倫理的衝突等,每周周老師將會選取問題為大家解惑。

關注我們

薦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國平 的精彩文章:

快樂的習慣是怎麼養成的?
王小波:不加檢點的生活,不值得一過

TAG:周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