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石魯:談國畫的三個問題

石魯:談國畫的三個問題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怎樣開始探索和學習國畫?一方面實踐;一方面專研理論。學習國畫,不能枝枝節節的學,而要全面地學。中國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在幾千年中形成一套規律和重點,線與技法和形式上都是渾然一體,非常完整。如京劇一樣,有一套完整的程式,例如不可能只學米點,而不學他何如畫樹、石……,否則如用米點畫山,又用別家方法畫樹、石,就很不協調……

一、談國畫習作問題

例如國畫的共同規律,它的特點是什麼?如何把形式和內容結合?如何把傳統與生活結合起來?這都是些很重大的問題,學習多家多派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創造新國畫,要完成新國畫的創造是長期的任務,過去國畫經過了幾十年才有幾天這樣高度完整的形式,新國畫是很年輕,但我們一定要盡量學習專研,從多方面學習,這是我們每一個學國畫的同志的任務。要長期不斷的向生活、傳統學習,在創作實踐和理論方面研究,而這幾個方面不能偏廢,不能只強調哪一方面,但在某一學習階段中可以著重某方面,如一個時期,有條件多畫傳統的臨摹,另一個時期,主要到生活中去。如果只臨摹而認為生活無足重視,臨摹好了就能畫出好畫來,那就糟糕了。我們一生都要學習,學習就是奮鬥,要奮鬥一生,要學習齊老的「衰年變法」的精神,學習要路子寬一些,站得高些,所謂高度沒有的高度。

下面我們談談生活和藝術思想的鍛煉的方法:我過去到外面寫生,見到什麼畫什麼,一點都不丟掉,生怕不真實。比例、透視唯恐不對頭,搞得很苦,顧了形顧不了筆量,寫生得很仔細,回去後憑記憶什麼也畫不出來,幾年以前我在延安畫寶塔,我在延河上支著傘,畫了好幾個小時,一塊石頭、一個窯洞都如實畫出,結果也不像,透視也不對,即使透視畫對了,我也不能滿足,因為這張寫生不能代表我對寶塔的感情。在參加革命之時,走了萬水千山到達延安看寶塔時的情感,在打走胡宗南回到延安看到寶塔時的感情。全國解放後重回延安看到寶塔時的感情,在這張畫上都看不出來。電影、照片都拍攝過寶塔,但我還是要表現它,因為它生活在我感情中,我找各種表現寶塔的角度,從山下走到山上,從高處看仍然沒有找到一個可以表現感情的形式。這次我到延安在飛機場上看到一片向日葵,在遠處出現寶塔的影子,我找到了,於是又畫了第二張寶塔。

李可染先生總結出的藝術規律「可貴者膽,所要者魂」是很有道理的,只有「魂」被你發現了,你才能對錶麵皮毛的東西大膽的取捨。我畫畫的方法是現寫生、畫速寫,回來後不看速寫自己動手畫。因為心中已然有了畫,就能在白紙上看到自己要畫的東西了,就如同自己親愛的朋友不在時,心中會出現他的身影一樣,但這時在心中出現的影子已經不是客觀存在實際的真人,而是拋去了一切表面的東西一樣,這時感情才會最飽滿,這就是想像的靈感,這才會出現藝術。

客觀印象對畫家的印象,在創作上是很重要的,但只有印象不行,不深刻,還不能自如的表現,必須要下功夫研究對象,要有很多素材,包括照片,更有深刻的理解。畫一朵花就要理解花的生長規律,了解它的結構等等,了解透了把花「吃」下去了,你才能擺脫對象畫出來,並通過它傳達自己的感情。為了表現藝術家的感情,就必須要改變對象,把對象「變形」。如要求過分寫實,就會把藝術給毀壞了,這就是要求把人的寶貴的勞動與兩毛錢的照片看齊,你們學五年,學成一部照相機是划不來的。藝術高於照相機,高在於藝術有主觀的加工,塑造藝術形象,以自己形象為基礎,但不能滿足這一個方面——要「變形」。人與桃花是兩回事,但詩可以把桃花比做人,如果只是說明桃花如何長,它與梅花在形象的不同,這就不是詩了。畫也一定藉助其他形象表現自己要畫的形象,如「韭菜苗」、「劈斧皴」……如用個字畫竹葉。古人可以創造這些技巧,我們也可以根據這方法創造新的造型方法,不能只利用古人的成法,我們學習古人的創造精神,古代畫家許多人畫過松樹,但每人畫的都不一樣,都表現了畫家自己的感受,今天我們思想感受不同,更不能只用古代的方法來表現。只有熟識對象把對象「吃」進去才能更好的創造,才能有表現的自由。

二、再談談形式問題

生活可以給形式風格提供一些因素,但生活並不具備藝術形式。所謂不單純指筆墨技巧而是包括一切表現對象方法。工筆、寫意是形式,但也非我要講的形式。我的意思是指如何表現具體對象的特殊形式。要求每張畫都有不同的形式。我比較熟識「四王」的形式風格。但如果我在北京畫的畫和在西安、四川畫的東西都和「四王」畫的一樣,那我就是「如法炮製」,就等於沒有藝術形式,要是對具體不同對象找到不同形式,這是習作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有一張畫的思想內容感情具備,就是長期找不到表現形式的事兒是有的,如我畫寶塔山就是如此。形式一定要考慮,要使之與你的感受相適應,在形式上也要「有法到無法」。古人有曰:「如以法為之(以成法畫畫)萬張相同,」如以意(不同思想感情)為之,一格萬變。「可以這樣講:形式在畫上決定一切,因為觀眾要通過形式看你的內容。如何發現形勢?最重要的是要我們的不同的表現方法,表現方法不等於形式,但只有通過表現方法包括(章法、布局、色彩、筆法等)才能表現出形式來。

中國藝術的民族形式與外國形式之不同,也由於表現方法不同,中國人死了穿白,外國人死了穿黑,少數民族講團結殺雞為誓,我們是握手,這都是方式,方式之不同。有些中國畫技法與外國也相似(某些洋畫也勾線,中國石濤的畫有些用色也像西畫),但表現方法不同,仍不能把中外藝術的特點搞含混。

中國藝術表現方法的最突出的特點,也是中國畫最突出的特點,這就等於利用(非公式化),這是很好的方法。他可以把主觀和客觀,理想與現實統一起來。中國畫不論在章法、布局、筆法……等方面都是程式化的並以這些來再造自然,這是中國古代繪畫、詩詞、戲劇共有特徵。只有用了一套完整的「程式化」方法,才能恰當的表現中國畫的內容。不可能只用中國筆法外國章法或用外國筆法畫中國畫,因中國畫表現方法的各種因素都是完整而有機的統一,在一起不能分割的,使人感到非常協調舒服的。畫一定要叫觀眾感到協調、舒服。形式的完整與內容是一致的,這才能使人「一見鍾情」。

我們要學國畫各家的表現程式(如系指章法),同時要找整個國畫的程式規律,我們的創作中有時有很不協調!要克服它就要解決許多問題,花很大的苦功。例如畫上山水與人物怎樣才能協調,這一定要逐步探索,不斷創造形式,使之日漸完整。突破再創造更新的形式,已達到更高的完整。

在形式的創造中不只有「內功」(指畫家的高度思想修養,能等於感受不同對象而採用不同表現形式),還要有「外功」(指藝術技巧、筆墨等),這是非常重要的。傳統技巧與形式及內容的結合是很完善的。如倪雲林的畫,他用疏疏落落的筆墨、章法,表現疏疏落落的景物,並以此來發他的「逸氣」(思想感情)。這一整套都非常統一、和諧,才能有感人的藝術效果。

三、最後再談談風格問題

有人認為學畫時,不要急於講風格,認為風格是自然形成的。我認為風格可以有意識地培養,不一定靠自然形成。因為作者的精神面貌各有不同,表現內容也各有不同,這都是產生風格的條件。也要求有風格的表現,不論有意無意,畫家總會在自己的畫上表現自己風格的。如果說看不到風格,那只是作者用別人的風格或古人的風格代替了自己罷了。有的人一學畫就有了自己鮮明的風格,當然風格也有好有高有低有壞有粗有精。但我們一定不要壓制個性,壓制風格形成。

「程式化」中包括一定風格化的要求,但畫工筆畫的同時可以畫出很豪放的健壯的風格,畫寫意的,也可以畫出很細膩的風格。風格不同於手法,不同的畫家同樣用青綠的手法,畫出的山水風格各異。

技巧、筆墨,靠磨練可以學到,但風格要靠自己,不能用古人技巧標準要求今天的畫。如多不合古法,就不高,畫畫時也不能用古人筆墨來裝飾自己的畫。

中國畫要「程式化」但又要打破它,「從有法到無法」,這樣才能達到極高的境界——氣韻生動!

這畫是畫了第三階段,就能更好地表現這個戰役的意義,表現「淮海戰役」導致了國民黨全軍覆沒必然滅亡的命運,而「遼瀋戰役」則採取了打攻堅戰的場面。

革命歷史畫不僅僅畫個大場面和歷史事件,更重要的是表現革命的英雄人物及其思想精神面貌。表現革命的艱苦,前赴後繼和悲壯的氣概——周揚語,——表現人民的聲勢,表現黨的領導,以此來教育今天的人民(外國博物館的畫往往只是說明事件)。畫瀘定橋,不單是掉下多少人,而是要表現英雄主義。歷史畫也要畫出中國人民如何為改變他們艱苦的命運而作的鬥爭,不能把人物畫得漂漂亮亮像「演戲」,叫人感覺革命很容易。一定要表現苦難,表現艱苦,又不能只是苦,而要有革命氣概,這樣才能教育群眾,表現歷史的低潮,悲劇苦難是必要的,但這些都為了突出革命氣概。

在博物館的畫,不同於美術館的畫,它應能使六億人都能看懂,使六億人都能受到教育。詹建俊畫「農民講習所」,構思比較含蓄,表現毛主席送別學生去參加鬥爭,背景有一大樹,風很大,以暗示革命風暴即將來臨,群眾看不懂,不欣賞。在色彩處理上也是黑暗低。歷史畫的主要基調是強烈的,大色塊重於細緻的變化,在博物館,要遠看引人注目,不能過於細膩。

在歷史畫中,為何表現體現革命浪漫主義?主要要有革命浪漫主義思想指導。但手法上不適於把不同時間、地點等搞在一起。也不能過於象徵,要真實。我的「安源罷工」本來要畫上毛主席,這是浪漫,但當時毛並不在,就不宜畫上。「艱苦歲月」是歷史雕刻,又是浪漫主義的,但不是歷史的。在歷史畫中浪漫主義也要通過現實主義手法表現之。

歷史畫要有氣派,平面畫大多愛側面描寫,不易出氣魄(當然也不盡然)而歷史畫則非有氣魄不成。領導同志看畫總是看有氣派沒有,再衡量高低。怎樣才能有氣派?我畫的「安源」開始也是氣派不夠大,葉淺予畫「北京解放」氣魄也不大(雖然是畫得好),人畫得多不等於氣派大,人少氣魄不見得小。如瓦斯涅佐夫的「三勇士」,但我們畫的都是大事件,只用幾個人概括不了。過去總認為人多了、人小了就沒形象,而畫幾個大人可以很好刻畫形象。其實所謂形象不能只是人臉,又要包括人的動態。大的構圖、色彩造型處理都是一張畫的形。

文藝天下

我們傳播一種生活態度讓您一生擁有優雅氣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國展過於頻繁 得失應該思考
李可染:頂好的構圖要似奇反正,不要把奇理解為矯揉造作!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