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污衊漢臣背主賣國,竟同一次地震有關!

康熙污衊漢臣背主賣國,竟同一次地震有關!

1

《清聖祖實錄》康熙三十三年閏五月記載,康熙帝諭大學士等,稱原任刑部尚書、道學名士魏象樞,在康熙十二年底針對吳三桂起兵的議政王大臣會議上,反對發兵,說:「此烏合之眾,何鬚髮兵。昔舜誕敷文德,舞干羽而有苗格。今不煩用兵,撫之自定。」康熙帝說,魏象樞「與索額圖爭論成隙。後十八年地震時,魏象樞密奏:『速殺大學士索額圖,則於皇上無干矣!』朕曰:『凡事皆朕聽理,與索額圖何關輕重。』道學之人,果如是挾仇懷恨乎!」

康熙帝標榜自己敢於擔當、責任分明、不聽讒言,稱魏象樞阻擾朝廷發兵平叛吳三桂,並反覆說魏氏對索額圖,借天災說人禍,是公報私仇。

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八日,康熙帝對閣臣說:「漢朝災異見,即誅一宰相,此甚謬矣!夫宰相者,佐君理事之人,倘有失誤,君臣共之,可竟諉之宰相乎?」(《康熙起居注》)

他繼續說康熙十八年(1679)七月二十八日,京師發生強烈地震,魏象樞上密本,應對說:「此非常之變,重處索額圖、明珠,可以弭此災矣。」所謂魏氏密奏請殺之事,在原只索額圖一人的基礎上,被添加了康熙已經徹底棄用並限制人身自由的明珠。此時,索額圖已於兩年多前被餓死在宗人府禁所之中。

魏象樞借著宋學秉承清廷意旨,道學有些名不副實,但對清朝極盡忠誠。他絕對意想不到在他死後多年甚至幾十年間,康熙帝一直拿他當攻擊政敵的箭和靶子。

2

康熙十二年,尚可喜第十一次疏請歸老遼東,留其長子尚之信鎮守廣東。康熙帝准其退休,但以尚之信跋扈難制,決意撤藩。中和殿大學士圖海、保和殿大學士索額圖等擔心撤藩會引發三藩反叛,而刑部尚書莫洛、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等極力支持。康熙帝再命王公大臣及九卿科道會商,大家仍持兩種意見。

康熙帝認為:一、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之利;二、吳三桂之子、耿精忠諸弟宿衛京師,諒吳、耿不敢變亂。於是,遂下令三藩俱撤還山海關外。

他沒料到,是年十一月,吳三桂率先殺了雲南巡撫朱國治祭旗,拘捕按察使以下不順從的官員,發布檄文,自稱「原鎮守山海關總兵官,今奉旨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佯稱擁立「先皇三太子」,興明討清,蓄髮,易衣冠,傳檄遠近,致書平南、靖南二藩及各地故舊將吏,並移會台灣鄭經,邀約響應。

康熙帝發兵平叛,派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討伐吳三桂。第二年初,命刑部尚書莫洛加武英殿大學士銜,經略陝西。

此時的魏象樞,還是一個位卑言輕資歷淺的辦事官員。康熙十二年,文華殿大學士馮溥舉薦他,復出就任貴州道監察御史,以歲滿加四品卿銜,擢左僉都御史。第二年二月遷順天府尹,四月任大理寺卿,七月擢戶部右侍郎,十二月轉左侍郎。

官至戶部侍郎的魏象樞,是沒有資格參加議政王大臣會議及其擴大會議的。

康熙十六年設立南書房前,「軍國機要,主之議政處」,議政王大臣會議作為皇帝之下的最高決策機構,地位在六部之上,權傾部議。參與者主要是滿洲的王公貝勒,為了協調滿漢大臣矛盾,允許漢官大學士參與。會議可以擴大到九卿科道。九卿包括六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正卿;科、道,指都察院六科紿事中及十五道監察御史。商定發兵時,魏氏正任職戶部,無權與會。

因此,康熙帝稱魏象樞反對發兵征討吳三桂,是張冠李戴、借題發揮罷。

3

打仗打的是錢糧。康熙帝平叛三藩時,魏象樞作為戶部大員,提交籌餉三疏,建議「確估價值以清浮冒,嚴覈關稅以防侵漁,慎用藩司以清錢糧」(《清史列傳·魏象樞傳》),嚴查地方官員利用徵收財賦糧食中飽私囊,被康熙帝接受並行文執行。

魏象樞成績卓著,康熙十七年升左都御史。他提出申明憲綱十事,說:「國家根本在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撫。原諸臣為百姓留膏血,為國家培元氣。臣不敢不為朝廷正紀綱,為臣子勵名節。」(《清史稿·魏象樞傳》)康熙帝硃批「切中時弊」。

魏象樞敢講真話,以整肅綱紀為已任,為清初直臣之冠。他以身作則,剛正不阿,所上的奏疏都是經過詳細的調查而言,故而行之有效。

魏象樞是能臣的榜樣,是廉吏的楷模,推動康熙中期出現吏治清明、廉吏踵起的風氣。不料,康熙帝屢屢厚誣他是偽道學,為漢官弄出「背主」「誤國」兩大罪名,但雍正帝將其入祀賢良祠,乾隆下令群臣「言官奏事當如魏象樞奏疏」。

魏象樞執掌最高紀檢監察機關,嚴懲瀆職官員,清查貪腐枉法,積極薦賢舉能。

魏象樞尊照旨意舉清廉,「原任侍郎高珩、達哈塔、雷虎、班迪,大理寺卿瑚密色,侍讀蕭維豫,郎中宋文運,布政使畢振姬,知縣陸隴其、張沐十人,皆得旨錄用」(《清史列傳·魏象樞傳》)。所薦之人,官職有高低,地區有差異,但他沒有像索額圖、明珠那樣拉攏官員、結黨營私,而贏得了康熙帝信任有加。

康熙十八年,魏象樞遷刑部尚書。他向康熙帝報告,他主管風紀,職多未盡,希望能像漢朝汲黯,留在都察院,為朝廷整肅綱紀。康熙帝甚慰,批准他以刑部尚書留左都御史任。他又先後拿下山西巡撫王克善、榷稅蕪湖主事劉源等貪官污吏。

第二年,康熙帝仍授魏象樞為刑部尚書,與侍郎科爾坤巡察畿輔,依法懲處豪強姦猾。魏象樞患病,康熙帝賜以人蔘及參膏,命內侍問飲食如何。四年後,魏象樞幾次遞交辭呈,才被批准。臨行前,康熙帝召他入宮交談,賜御書「寒松堂」匾額,令馳驛歸。在其死後,賜祭葬,謚敏果。

4

為何康熙帝很快、反覆地將他激賞的「寒松」,污衊為背主誤國之臣呢?

事情還得回溯到那次京師大地震,魏象樞與副都御史施維翰聯名上疏,說:「地道,臣也。臣失職,地為之不寧,請罪臣以回天變。」(《清史稿·魏象樞傳》)康熙帝特地上召象樞入對,談到痛心疾首之處不禁淚流滿面。

第二天,康熙帝召集文武大臣在左翼門,嚴厲指責:朝中大臣受賄徇私,會推不問操守;前線將帥克敵,焚廬舍,俘子女,搶財物;地方官員不問民生疾苦;獄訟不以時結正;諸王貝勒大臣家人欺行霸市,干預審案。

雖然沒點名,但大家心知肚明,都認為此詔多為索額圖所發,而舉報者為魏象樞。

索額圖在剷除鰲拜時立有大功,是康熙帝的叔岳父兼股肱重臣,人稱「索相」,權傾朝野,干預朝政,不無貪腐。

康熙決意撤藩,索額圖是主要的反對者。但打響平藩大戰後,索額圖是繁忙的籌劃者。吳三桂派人行刺他,見其星夜整理軍務,大義凜然,棄劍跪拜,稱其良相。

勝利後,康熙忘了索額圖運籌帷幄之大功,恨其當初不支持。他對新晉武英殿大學士明珠等說:「吳逆倡亂,有謂撤藩所致,請誅建議之人者,朕若從之,則皆含冤霄壤矣。」(《清史列傳·索額圖傳》)康熙帝感謝新寵的支持,不惜出賣舊人。

至於魏象樞借地震彈劾罪臣,給了康熙進一步敲打索額圖的機會,說他「自任用以來,家計頗已饒裕,乃全無為國報效之心,朋比徇私。朕聞之已久,猶望悛改,未令議罪。今見所行,愈加貪黷,習以為常。若事情發覺,國法俱在,決不貸宥。」

康熙帝對索額圖不滿已久,早有出手的動機。魏象樞的檢舉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魏象樞死後,康熙帝重新起用索額圖,授領侍衛內大臣,處理中俄邊境紛爭,參加平定準噶爾戰事。事後,康熙帝反覆重提魏象樞,貌似指責他建議把索額圖甚至明珠當做導致天災的人禍殺掉,無疑借屍還魂整活人,威懾索明二相更惶恐。

康熙帝借著要為清朝入主中原夯實合理性和合法性,探索「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的正統性,而不惜給他重用過或還在重用的漢官身上潑髒水,來為他對索額圖、明珠進行終極打擊,找到一個含沙射影的利器。

康熙的帝王心術是極其可怕的!他善於起用新人打擊舊臣,如培育索額圖攻擊鰲拜,如提拔明珠、高士奇圍攻索額圖,更可怕的是拖出死者警示活人,厚誣曾被他蓋棺論定的重臣,發出要徹底解決權力對手的強烈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敬之說明清 的精彩文章:

康熙怒罵老八卑賤,難道不是他兒子?

TAG:向敬之說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