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作之美,每人都能創意無限——王珊趣味芳療手作課初階

手作之美,每人都能創意無限——王珊趣味芳療手作課初階

==== 王珊趣味芳療手作課初階 ====

手作之美

創意無限

2018

在當下什麼事情都可以靠一個手指,

在屏幕上完美解決的日子裡,

還有一群人逆流而行,

用自己的雙手來創作無限的可能,

因為堅持富有滋養精神的匠人能量,

芳香匠人攜手王珊老師的趣味芳療手作課初階,

在北京線下第二天更加精彩紛呈。

奇幻浪漫的芳香蠟燭

在凡事都要更快、更便捷的現今社會,說到實用,蠟燭早已不在生活必須品的一欄中,但曾幾何時蠟燭也是一種地位和等級的象徵。

我們現在所說的蠟燭,是到漢朝才出現,《西京雜記》中記載,西漢初年,南越王向漢高祖劉邦敬獻了石蜜5斛、蜜燭200枚。其中的蜜燭便是我們現代蠟燭的雛形。韓愈在《寒食》中寫道「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節禁火的時候,帝王要給侯爵以上的官員、上品官員賞賜蠟燭。南北朝時期蠟燭也主要應用在上層社會,唐朝文獻曾記載蠟燭曾作為河北省境內給朝廷上貢的貢品,朝廷設有專人管理宮廷蠟燭。宋朝關於蠟燭的記載出現在西夏邊境貿易中,作為對外交換的珍貴商品。明清鼎盛時期,對外交流進一步增加,老百姓才有機會用上蠟燭。

對於繁忙的都市人來說,夜晚的時間極為珍貴。若獨處,一個人雕磨時光。若相伴,兩個人氤氳纏綿。

情侶之間的燭光晚餐,閨蜜兩人的秉燭夜談,關上燈,放首歌,點上最愛的蠟燭,時光都變得慢了下來。有品質的生活,是需要一些儀式感。

王珊老師細細講解蠟燭選材的重要性,以及唯美製作的細節點,連每一個燭芯的修剪和纏繞也是有藝術性的技術。上色、融蠟,等著蠟燭慢慢成型,精心為自己製作一款絕版蠟燭,也是一次感官的洗禮。

在車馬川流的城市重,蠟燭就是那抹屬於自己的溫暖。

五彩繽紛的手工皂

午後的重點就是手工皂了。

上海的硫磺皂是我兒時最深刻的記憶之一,洗乾淨的衣服上總是有陽光伴隨著皂的氣味,暖融融的,不知道是不是媽媽是對於硫磺皂洗衣服情有獨鍾,在我看來純粹的皂的氣息是和媽媽有關的記憶。

究竟是誰發現了肥皂?我們不得而知,使用著篝火來燒肉的人們,在殘留著暴風雨(水)後篝火的灰(鹼)和做飯時動物油脂(油)的地面上,發現了不可思議的物質(肥皂)。

歷史上最早的記錄是美索布達米亞人在公元前3000年以楔形文字在黏土板上記載的肥皂做法,在公元前600年時把這項技術傳給了腓尼基人。

王珊老師和同學們一起稱量油脂、水液和鹼,強調每個步驟的注意事項,幫助每一位同學體驗攪皂的粘稠感,何時成皂?何時入磨?如何保溫?何時上色?…所有看似簡單的步驟只有在真實的操作中,才能體會經驗的重要性。

只有在一次次的失敗中仍舊堅持的人,才能夠明白匠心是所有成功的精髓。

無論是蠟燭抑或手工皂,

都是千年文化遺留下來瑰寶。

手作最大的魅力,

就是那種慢慢沉澱下來,

才能夠有的專註力。

以柔克剛、

以靜制動、

以慢打快,

自然早就給了我們最大的智慧。

取悅自己的無聊事,

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慢慢來,

才會比較快。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omaArtist芳香匠人 的精彩文章:

TAG:AromaArtist芳香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