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宗仁回憶錄如何篡改史實

李宗仁回憶錄如何篡改史實

由唐德剛撰寫的《李宗仁回憶錄》,向來被推為口述史學的典範之作。但李宗仁在回憶中刻意文過飾非,使此書之價值大打折扣。其中,又以李氏對抗戰期間之不實描述為最甚。

抗戰期間,李宗仁被任命為第五戰區司令長官,轄區包括安徽西部,湖北北部和河南南部,設長官部於老河口。李宗仁回憶說,「老河口和隨、棗一帶為鄂北最貧瘠之區」,那裡「真所謂餓殍載道,人民連樹皮草根都吃盡,甚至易子而食,言之悚然。」

李宗仁說百姓吃盡樹皮草根,乃是事實,但卻不說使百姓艱難至此者,正是第五戰區的軍紀敗壞。據軍法總監何成濬的日記,1942年時,「五戰區範圍內各縣,去歲因早歉收,民食不足,軍隊復強派勒索,軍政部駐鄂軍糧局,又辦事無方,濫發購糧憑證,致各軍隊藉以任意搜刮,人民受害慘烈異常。」

第五戰區下轄軍隊,「29軍在襄陽、南漳到處搶糧,毆打區鄉保長,並奪取省府所徵實物,人民除紛紛逃避外,自繼及餓死者,襄陽一地已查明54人。67軍亦到該處奪取實物,地方秩序紊亂,荊門已繳軍糧5500餘大包,蓄藏悉盡,人民以麥苗樹皮充饑。38師仍日挨鄉搜刮,均、鄖兩縣應繳軍糧,早已超過定額,駐軍復催逼不已,民食一升一合,俱被奪取。」軍紀敗壞若此,以致何成濬稱他們是「土匪式之軍隊」、「禍國殃民之軍隊」。

何成濬日記中說的29軍、67軍,皆為川軍,正是所謂的「雜牌部隊」。李宗仁對第五戰區的原川軍等「雜牌部隊」可謂禮遇有加,自謂「推心置腹」。但其所圖,則只是讓雜牌軍為自己所用,以對抗中央;至於這些部隊禍害地方,李宗仁則坐視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美國曾想阻止蔣介石退踞台灣
妙趣橫生的筷子文化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