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峰鎮——一片閩劇熱土

金峰鎮——一片閩劇熱土

金峰為長樂北鄉地區文化教育中心,歷來戲風鼎盛,知音嗜劇,行家輩出,彈唱曲藝,遍及鎮村。

在以前,請外地戲班子在公廟戲台唱戲成為金峰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戲迷們都會說出一些有關的軼事掌故,像戲台橫匾「樂樂樂」,字同音不同,意義也不同,即應分別釋義:喜好、鼓樂、歡樂。

解放後,政府重視地方劇種的保護,金峰鎮成立了劇團,集北鄉地區大部分閩劇藝人,演出達到一定的水平,傳統劇目《貽順哥燭蒂》演得相當紅火,深受廣大戲迷喜愛。上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三星、仙高、集仙、華陽各村相繼成立業餘閩劇團,在各村巡迴演出,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華陽表賢村陳孟友創作了許多閩劇劇本,其中《雲翎宴》《天豹圖》等被各地閩劇團採用,備受讚譽。

金峰人喜愛閩劇,也出現了許多閩劇名藝人:葉國務,金峰人,為福州「石頭拇」班學生,後轉入「舊梅」班,再入「善傳奇」班,人稱「破襖老旦」,為福州著名的閩劇藝人;陳培官,金峰人,「上天仙」班學生,演青衣,擅倒嗓唱《靈芝草》而馳名;武生福,六林村人,系「舊賽樂」班著名武生;陳雀飛,金峰鎮人,又名闊嘴弟,系「舊賽樂」班學生,演馬夫出名;林可清,林開村人,「善傳奇」班;陳春利,金峰人,「舊賽樂」班,二位均為名丑。還有林歞仁,「三賽班」學生,民國28年入「眾星合作社」,是閩劇壇著名三花。

圖文/陳 莪

編輯/王至瑩

轉載請註明出處

的贊是我們用心運營的最大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長樂 的精彩文章:

梅花古鎮「清官碑」
【古韻長樂】古槐鎮朱墩塔的傳說

TAG:掌上長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