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ROG CROSSHAIR VII HERO評測:旗艦X470的標杆
此前我們已經評測過技嘉和微星首發X470主板中的旗艦型號,作為三大主板廠商之一的華碩怎麼能缺席,華碩在首發X470主板中就上架了純正ROG血統的華碩ROG CROSSHAIR VII HERO(WI-FI)。AMD的二代Ryzen系列CPU都保持對上一代X370/B350/A320的兼容,相信不少很多ROG粉絲都會疑惑,買了Ryzen 7 2700X是搭配華碩ROG C7H好,還是購買上一代C6H更划算,亦或是購買地表最強X370主板ROG C6E更好?關於這些疑惑,我們就在接下來的評測為大家解開。
產品開箱
華碩ROG CROSSHAIR VII HERO(WI-FI)的外包裝延續了華碩ROG的家族式設計風格。包裝箱上紅黑的配色,電路一樣的暗紋,醒目的ROG LOGO,無一不表示這是一款純正ROG血統的產品。
主板的板型是標準的ATX大板,主板設計風格也是延續了以往ROG主板的家族設計風格,好處是一眼就知道是純正的ROG血統主板,不好的地方是外觀少了點新意。
配件全家福,ROG系列主板配件一向很齊全,除了常見的SATA線、祖傳光碟和說明書以外還有天線模塊、SLI橋和一大張信仰貼紙。
產品詳解
主板採用豪華的12相供電,滿足CPU極限超頻的需求。
為了讓供電模塊不會過熱導致供電不正常,有用料十足的黑色的散熱鰭片覆蓋在12相供電上面,而且鰭片下面我們還能隱約看到一根熱管。
按照慣例南橋晶元組也有散熱裝甲,標誌性的ROG敗家之眼LOGO銘刻在南橋散熱裝甲上。南橋散熱片的設計採用不規則形狀與科技感線條的組合,通電後還能實現AURA神光同步。
第一個M.2介面,最高支持2210規格的SSD,支持PCIe 3.0 X4模式和SATA模式。
鰭片下方有一個2280的M.2 SSD介面,同時兼顧了美觀與散熱的效果。這個是第二個M.2介面,與大多數X470主板受限於X470晶元組的拓展能力不足,第二個M.2介面只能走PCIe 2.0 X 4通道不同,華碩C7H(WI-FI)走的是PCIe 3.0 X 4通道,和PCIe 3.0 X 8顯卡插槽共享帶寬。也就是說把CPU提供的16條PCIe 3.0通道分別分成了8條、4條和4條的組合。當這個M.2介面被佔用時,第一個PCIe顯卡插槽帶寬變成PCIe 3.0 X 8,第二個顯卡插槽帶寬變成PCIe 3.0 X 4,剩下四條PCIe 3.0 X 4通道被這個M.2介面使用了。華碩巧妙的把原本都提供給顯卡的PCIe 3.0直連CPU通道拆分,讓原本PCIe通道數目捉襟見肘的X470主板也能使用上兩個滿速的M.2介面,而且PCIe 3.0 X 8的帶寬也能滿足絕大多數顯卡使用,體現了華碩攻城獅們過人的主板設計理解。
AM4插槽,兼容上一代CPU,也就是說一代Ryzen也能在X470主板上點亮。
四條內存加固內存插槽,最高支持容量64GB,最高支持頻率達到3466MHz,為單邊可開設計。
ROG SupremeFX 8聲道高清晰音頻編碼解碼器S1220,支持音頻介面檢測(Jack-detection), 多音源獨立輸出(Multi-Streaming)技術, 自訂前端面板音頻插孔功能, 前後耳機輸出阻抗感測。
主板十分人性化的提供的前置USB 3.1 Gen1/Gen2介面,讓消費者更方便的使用到高速USB介面。
前兩條×16的插槽都有金屬加固設計,支持雙路顯卡CF/SLI。
CPU外接供電介面為8+4pin,保證供電充足,不極限超頻的話只插一個8pin介面也能點亮穩定使用。
主板提供6個SATA 3.0介面,都為側面布置。
I/O介面預裝了擋板。背板左側兩個是BIOS按鈕、擁有8個USB 3.0、以及一組原生USB 3.1 Type-A+Type-C介面,1 個 PS/2介面,當然還有Wi-Fi無線網卡接線柱。
主板採用了Intel I211-AT, 1 X 千兆網卡,網卡採用了防電涌LANGuard網路安全防護和ROG GameFirst IV 遊戲低延遲技術。
ROG系列主板為了方便超頻玩家都設置了很多特色功能,圖中紅色的為Safe BOOT 按鈕,按下後電腦將強制進入BIOS安全模式。旁邊的ReTry按鈕按下後無論電腦處於什麼狀況都能強制重啟電腦。再右邊的是Slow開關,適用於液氮超頻的玩家在CPU不穩定時把CPU降頻,使系統穩定。
主板右上角則設置了常規的開機和重啟按鈕,方便DIY玩家玩電腦。
可以看到華碩ROG C7H(WIFI)用料十分奢華,主板設計也別具心裁,但要看這款主板實力怎麼樣,還是要通過實測體現。接下來我們對這款主板的測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性能測試,看看二代Ryzen旗艦Ryzen 7 2700X在這款主板上能提升多少,其二是溫度測試,看看這款主板的溫度控制能力是否旗艦水準,最後是內存適配性測試,看看這款主板對於高頻內存的適配性如何。
測試平台
為了讓測試更加客觀與直觀,我們採用了以往X470主板性能測試相同的硬體配置。
性能測試
作為華碩首發x470主板的旗艦型號,華碩ROG C7H(WIFI)自然可以完全釋放Ryzen 7 2700X的全部實力,這次我們就測試一點不一樣的。據悉二代Ryzen適配的所有AM4主板更新最新的BIOS後有項一新的功能,名叫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這個選項在Bios開啟後,主板的功耗牆會解鎖,並根據每款主板能承受的電流強度和溫度壓力,對CPU進行調教,智能超頻。那麼下面我們就看看在華碩ROG C7H(WIFI)上開啟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性能可以提升多少。
我們先進主板BIOS,還是熟悉的ROG風格,找到Advanced(高級)欄目,單擊欄目下面的NBIO Common Options選項。
找到NBIO Common Options欄目下的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 Configuration選項,單擊。
然後我們就看到一些警告,找到下面的Accepted選項。
將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選項原本為AUTO,即為自動的意思,猜測是主板根據實際情況智能開啟,這裡調整為Enable,一直開啟。為了充分測試出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這個功能可以提升多少性能,在這裡我將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scalar(超頻範圍)選項改為自定義,然後在下面調整的Customized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scalar(定製超頻範圍)選擇了最大的10X。
接下來我們看看開啟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後對比默認狀態時(默認為AUTO並不是Disable)的CPU基準性能測試有無差別。
性能測試小結:開啟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後處理器性能對比主板在默認狀態下各項測試成績都有微弱的提升,其中在3DMark FireStrike中提升可以竟可達到6.5%,考慮到3DMark測試能比較準確的反應處理器實際遊戲性能,這項功能還是挺有用的。不過由於我們這次使用的百元散熱器,散熱能力不夠頂級,也可能限制了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這項功能的真正實力,以後當這項功能更加完善時,我們PConline評測室將會出更詳細的評測。還需要強調的是這項功能如今還處於測試狀態,只有刷了最新的BIOS的AM4主板才可能支持,而且也並不是所有廠商的AM4主板都支持,因此大家選購主板時應該留意。
可以預料到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這項功能會十分會考驗主板廠商對於主板BIOS的調教能力。隨著主板廠商BIOS的更新,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這項功能將會逐漸完善,我們有理由期待一下未來這項功能將會讓我們手中的二代Ryzen更強,畢竟這也是AMD的傳統,所謂的AMD戰未來嘛。
溫度測試
衡量一塊主板設計是否優秀,溫度控制能力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之一,下面我們就看看這款華碩ROG C7H(WIFI)的溫度控制表現。
我們先來看看供電溫度的控制情況,我們使用Prime 95拷機20分鐘,主板待機時供電模塊最高溫度為38.7°,拷機後供電模塊最高溫度為69.8°,此時最高溫出現在CPU插槽附近的地方上。總體而言這款主板的溫度控制能力十分優秀,拷機後溫度沒超過70°,而且最高溫度出現在距離供電散熱鰭片比較遠的地方。
在南橋散熱表現方面,我們在使用高速U盤進行多次讀寫後記錄該主板溫度表現,最高溫度僅為34.9°,表現十分優秀。
將成績與我們此前評測過的X470主板溫度測試成績匯總在一起,能更直觀的看到這款主板溫度控制表現在X470主板中處於什麼位置。其他兩款主板分別是微星和技嘉首發X470主板中的旗艦型號,可以說這圖表目前就是旗艦間的對飆了,代表著目前X470主板最優秀的溫度控制水平。往後隨著我們評測X470主板的增多,更多平民X470主板的成績會被添加進來。
內存適配性測試
對於AM4主板,內存適配性是大家最關心的地方之一。雖然內存控制器集成在CPU上,最影響內存性能和適配性的還是CPU本身,但是主板也會對內存的適配性有一定的影響。在所有X470主板內存適配測試中我們使用的是同一顆Ryzen 7 2700X和同一對內存,排除了CPU和內存的干擾,因此這項測試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主板的內存適配性。
我們先嘗試打開D.O.C.P(就是AMD版本的X.M.P),然後保存重啟。
開機順利並且輕鬆通過10分鐘的AIDA64內存壓力測試,我們跑一下成績,各項成績都很理想,此時內存頻率為3200MHz,時序為14-14-14-34。
隨後我們摸索了一下這兩條內存在這款主板上能穩定運行的最高頻率。和我們在X470主板首測中內存超頻測試的方法一致,我們把主板改為全默認,隨後調整內存頻率,並把內存電壓改為1.4V,只有內存通過10分鐘AIDA64內存壓力測試才能說明此時內存能穩定使用。
最後內存能穩定運行的最高頻率為3466MHz,此時內存時序為16-24-24-56,在內存讀寫測試中提升明顯,但是由於默認小參設置比較保守內存延遲反而更高了。不過此時內存對比2400MHz的基礎頻率超頻幅度達到44.4%,使用基礎頻率更高,時序更好的內存頻率應該能達到更高頻率,證明這款主板有著優秀的內存適配能力。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其實看完我們整個評測內容,各位看官已經對這款主板的實力有了大概了解,某冬在這裡說這款主板是全面均衡的旗艦X470主板,相信沒有多少看官有異議。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對比華碩ROG C6H和ROG C6E,華碩ROG C7H(WI-FI)優點是能提供兩個滿速的M.2介面,而且針對二代Ryzen在電源基礎架構上進行優化,隨板贈送機械硬碟加速的AMD StoreMI技術,建議預算夠的用戶入手ROG C7H(WI-FI),而ROG C6H對於預算吃緊的用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除此以外假如用戶對擴展能力能力有高要求,又喜歡E-ATX主板的話,可以選擇ROG C6E,但考慮到其價格,一般情況下還是購買ROG C7H(WI-FI)比較適宜。


※賓士已經確認:新UBUX娛樂信息系統將支持無線CarPlay
※《戰神》新作PS4:容量45GB 新預告介紹強大巨魔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