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所有禪宗祖師,為何都是這風格

所有禪宗祖師,為何都是這風格

所有禪宗祖師,為何都是這風格

「無心合道」之正知正見,

「一切現成、直下承當」之決定信心,

「休去歇去」之用功原則和方法,

這三大要義構成了默照禪的理論基礎。

依於此,我們可以用如下幾句話來概括默照禪的修行理念,

叫做「見信具足,直下承當;

外息諸緣,內心無喘;

離心意識,虛明自照;

一念不生,返本還源;

無心任運,得大自在」。



關於默照禪的具體實修,天童正覺禪師對默照禪的開示,幾乎都是從能觀、從見地、從般若正智、從用功原則等大處著眼,而極少從所觀的對象和途次風光這個角度告訴我們,先觀什麼,後觀什麼,需要經過哪些次第,途中會出現哪些境界,如何透過它們,以及如何才算是開悟等等細節問題。

豈止是天童正覺禪師,宋以前幾乎所有祖師的開示,如馬祖、百丈、黃檗、臨濟、南泉、趙州、德山、雲門等等宗門巨匠,無不是這種風格,根本不給你講如何調身,如何調息,如何對治昏沉,如何對治散亂等細節問題;在他們看來,那些都是教下的事情。

趙州和尚講:「老僧此間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隨伊根機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會,是誰過歟?已後遇著作家漢,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問,以本分事接人。」

所有禪宗祖師,為何都是這風格

其實,諸如所觀的對象、次第和途次風光等等細節問題,原本就是相,都是需要打破和放下的東西。

雖然祖師也可以不妨方便慈悲,告訴你先觀什麼,後觀什麼,會出現什麼境界,什麼現象,給學人一個拐杖或找寶圖,只怕學人執著於這些,不肯放下,照葫蘆畫瓢,反而捆綁了自己的手腳,不知不覺中偏離了「無相、無念、無住」的本懷,真所謂「舊鎖未脫,更負新枷」,所以,「以本分事接人」的禪宗祖師,沒有一個人肯這樣做。

打個比方,祖師教人「放下」,放下就是放下,還用得著告訴你先把手垂下來、再把五指鬆開這些細節嗎?祖師叫你「走過來」,走過來就是走過來,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直接了,還用告訴你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嗎?如果真告訴你怎麼邁腳,怎麼擺手,我敢打賭,你走起路來肯定會覺得彆扭和吃力。

禪修(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keepfit 的精彩文章:

問:一打坐曾受傷的部位就會疼的原因
《易經》的精髓,最根本的生存之道!

TAG:keepf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