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旅小築:惠山茶客

文旅小築:惠山茶客

專欄名的解釋:前不久看了文化苦旅,覺得自己不費心力地去了很多地方也實屬幸運,因此想將各地風物,見聞,感想收錄在這個專欄里

趕著清明,去惠山踏青。

這是被京杭大運河滋潤出的土地。

沿著交橫的兩條主街和穿行而過的小河,江南的粉牆黛瓦鱗次櫛比,順次延伸,在夕陽中鍍上一層金邊。在熙攘的人群中,「摩肩接踵」不可避免,不過倒也不惱,只是跟著眾人在青石板的小路上任意兜轉。更悠閑的是河岸邊的茶客,三五個人陷進寬敞的藤椅,圍坐在細腳的小鐵桌旁,一壺茶,一碟瓜子,一串煙圈。

惠山,似乎一直深受茶客們的青睞。這裡的茶,名為陽羨,始於東漢,形緊直鋒,色翠毫顯,沏泡後,湯色清澈,清香淡雅,沁人肺腑。經茶聖陸羽推薦被定為貢茶,快馬加鞭直供皇帝的「清明宴」。這裡的茶客,古往今來絡繹不絕,有文人墨客,高官顯貴,亦有避世絕俗之輩,所操之術相異,胸懷報復不同,卻同在陸子祠下共飲一壺清茶。

這座古鎮,以曠達的情懷包容所有慕名而來的茶客。而它的兒女亦是為來往的茶客一一修建了祠堂,讓後人有幸在這條短街上同時拜謁這麼多優秀的先人。

施子接著徽國文公(儒學到理學),陸惠公緊挨範文正,遠眺春申君(各朝賢臣),在周光霽階下找了張小桌坐下,沏上一壺茶環顧四周。這裡依舊是無錫市民品茗,消磨周末的首選,雋永的茶香也同樣吸引著遊客和外鄉人,安逸而平和。

然而即便擁有厚重的積澱和開闊的胸懷,頑冥之輩依然不受點化。

拾級拜訪倪雲林時,瞥見斑駁的馬頭牆下,肆意搖曳著艷俗的大紅大綠,這裡已經被改成了絲巾店。多麼可笑而可悲啊!以畫風俊秀曠逸,清高孤傲,愛潔成癖聞名的倪雲林,竟會淪得和這般鄙俗同處一堂。更為憤懣的是張睢陽門前的烤肉攤,尤文簡堂內的紀念品商店。店主們搖著肥胖的身軀,大聲吆喝著招攬客人。值得驚奇的是,他們操著與吳儂軟語相異的口音,賣的是分不清緣來的貨物,卻誘導著遊客那才是古城的面目,古城的風物。我為古城的過分寬容感到不滿,期待它和它的兒女能有所作為。

然而,杯中的茶葉浮浮沉沉,悠閑自在,笑而不語。執杯的惠山人,轉動手腕,任憑晶瑩茶湯在剔透的瓷杯中旋一圈,隨即輕抿一口,怡然自得。

忽的想起自己也是個外鄉人,一個遊客,不也能自然而然地分辨精粹和糟粕嗎?惠山多茶客,因為茶香,正是中華文人千餘年來所追求和萃取的馨香。它喜歡悄無聲息棲止在追隨者的肩頭,而那些不由自主走進那些商店的人,未必抱有一顆虔誠的心前來品茶,就也未必聞得到這渺遠歌聲般幽香。因此無需回首,茶客們便知來的並非自己人,也無需起身盡心款待。他們懂得精緻的瓷碗修飾溫吞水是暴殄天物,粗糲的鐵盆便已足夠。

我忽然懂得了河岸邊茶客們的無動於衷,也為自己的憤慨感到自愧不如。惠山茶客的茶碗里有著謙遜豁達的中國性格。這並非過分縱容,而是順其自然的超世絕倫。這份淡然,入口回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飲茶札記 白毫銀針
吃茶狗出走的第四天,想它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