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宋詞之黃庭堅|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宋詞之黃庭堅|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1、袁大才子的感嘆

北宋熙寧4年(1071),26歲的黃庭堅被任命黃州知府。

黃州,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熟悉?

不錯,8年後,黃庭堅的老師蘇軾因「烏台詩案」也被發配於此。

也是造化弄人,學生黃庭堅無意間給老師蘇軾打了個前站。

更令人感覺詭異的事情還在後面。在黃州,黃庭堅沒夢到老師的未來,卻夢到自己的前世。

相傳,某日黃庭堅午睡,夢到自己走出府衙,到一鄉村,見一滿頭銀髮的老媽媽擺著香案,上供著一碗芹菜面,口中還念著一個人的名字。

黃庭堅走過去,端起那碗熱氣騰騰的面吃了個精光,一覺醒來,只覺得嘴中尚留芹菜余香。

雖說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庭堅覺得這始終不過是夢而已,當時並未在意。

次日出門,黃庭堅路過某戶門前,果然見到了夢中的老大娘。便上前施禮,問她是否時常站在門前,喊人吃芹菜面。

老大娘極為詫異地看著眼前這位陌生的不速之客,哀怨地說:「昨天是我女兒忌日,因她生前最愛吃芹菜面,我便在門外喊她名字,年年如此。」

黃庭堅大吃一驚,心下頓生不祥預感,慌忙問道:「您女兒去世多久了?」

「已經26年了。」

天下竟有如此詭異之事!黃庭堅心想,自己今年正好26歲,昨日也恰是自己生日,天下竟有如此之巧合?簡直不可思議。

黃庭堅越發好奇,強壓怦怦亂跳之心,問老大娘道:「我能否看看您女兒生前的閨房?」

老大娘也心覺奇怪,今天這人怎麼啦?便指著一間房說:「本來男女有別,但女兒已故去多年,你就看看吧,我給你倒茶。」

黃庭堅走進房中,只見有一大櫃被鎖著,遂問老大娘櫃中所裝為何物,老大娘說全是女兒的書,只是不知鑰匙放在哪裡,也怕睹物思人,故而一直不曾打開。

黃庭堅憶起夢中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大娘試著找找。果然放在那裡!

老大娘驚得老淚縱橫,黃庭堅接過鑰匙,打開書櫃,發現里所存多為文稿。他略加翻閱後,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我的天啊,這些文稿正是自己平日所寫的文章!

黃庭堅的腦袋當時轟了一下,一時不知所措。過了好一會,才漸漸地緩過神來。

此時,黃庭堅已基本斷定,自己回到了前生的老家,眼前這位老大娘便是他前生的母親。於是,趕緊跪拜在地,說自己是她女兒轉世,您老就是我前生的母親。然後立即回府帶人抬著轎子,將老大娘迎進府衙,並奉養終身。

後來,黃庭堅在自畫像上自題詩句:「似僧有發,似俗脫塵;作夢中夢,悟身外身。」

袁枚

700多年後,當清代大才子袁枚讀到此事時,感慨難抑,揮筆寫下7字評語:

「書到今生讀已遲」。

意思是說,如黃庭堅這般的詩書畫三絕大家,絕非今生才開始讀書的,他累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所以,像咱們這種今生才開始讀書的人,哪有辦法超越黃庭堅呢。

2、桃李春風一杯酒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駱賓王七歲寫就《詠鵝》,黃庭堅七歲寫就《牧童詩》,神童的機敏總是相似的。

只是,《詠鵝詩》自然天成,童趣十足;

《牧童詩》卻老氣橫秋,咋一看,好似老僧入定,看破紅塵。

似乎,這個不過才七歲的孩童,此時已然料到自己的一生將要波折不斷,不免讓人有些驚訝。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

治平四年(1067),23歲的黃庭堅高中進士,春風得意。先後任職葉縣縣尉、北京(今河北大名)國子監教授、吉州太和知縣等職。

步入官場,黃庭堅詩名遠播,也就是這段時間,他的詩文吸引到了文壇盟主蘇軾。

面對蘇軾這樣的文壇領袖,黃庭堅景仰之餘,難免心生怯意。

在他的《上蘇子瞻書》中恭謙的寫道:

庭堅齒少且賤,又不肖,無一可以事君子,故嘗望見眉宇於眾人之中,而終不得備使令於前後。

意思是說:「我年少無知而出身低微,能力平平,實在是沒什麼可拿出手的東西侍奉先生。我曾於人流之中仰望先生,卻自覺慚愧,未敢上前拜見。」

數年後,蘇東坡由黃州赴汝州,夜行武昌,順江而下,抵達尋陽,與參寥和尚同游廬山,參拜圓通寺,信步東、西二林。

廬山

一時心情大好,題下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千古名句後,在山中盤桓。

某日,他正與參寥和尚遊走於東林寺的林中,卻不期與黃庭堅相遇。

二人久傳書信,神交已久,斯逢會於廬山,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是時,蘇軾評黃詩為:

「超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為造物者游,非今世所有也。」

此後,黃庭堅得以投蘇軾門下,執弟子禮,與張耒、秦觀、晁補之一起被稱為「蘇門四學士」。

雖以學生自居,但是在詩、詞、書、畫等方面,黃庭堅之功力卻絕不讓其師,他開「江西詩派」,與蘇軾並稱「蘇黃」。他書法造詣之深,一幅《松風閣詩貼》,被後世拜服為:天下十大行書之一,不減遒逸《蘭亭》,直逼顏氏《祭侄》。

在詞上,黃庭堅與秦觀齊名,他最為後人稱道的,應該就是這首《寄黃幾復》了吧?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

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兩句詩寫罷,黃庭堅已經四十歲了。

本為元豐八年(1085)寄送少時同窗好友黃幾復之作,讀罷卻分明有股滄桑之感襲來,不免令人一聲嘆息。

這分明,是黃庭堅在說自己。

3、江湖夜雨十年燈

廬山一別後,其實蘇軾對黃庭堅還有一絲擔憂,他說:「從詩文看,此人個性太強,此後恐難得到朝廷重用。」

蘇軾的判斷絲毫不差,宦海沉浮,朝廷一直不見啟用黃庭堅,直到哲宗即位,他才擔任校書郎,又應司馬光之邀,編修了《神宗實錄》,似乎他的仕途正在閃過一絲曙光。

但是,正是這本《神宗實錄》,讓黃庭堅的後半生,飽經坎坷,直到死去。

《神宗實錄》完成之後,黃庭堅先後擔任起居舍人、宣州知府、鄂州知府等職。

此時,司馬光等舊黨失勢,章惇、蔡卞等新黨執政。他們借《神宗實錄》打壓舊黨,凡參與修史之人,被全部召回,被監管至京城附近以備隨時傳喚。

章惇、蔡卞及其黨羽從實錄中羅織罪名一千餘條,經過層層審查,最後仍有三十二條。

財狼當道,當宵小之徒審問黃庭堅的時,黃庭堅面無懼意,據實而答,時人贊其:膽氣豪壯。

其實,《神宗實錄》只是新舊黨爭的一個突破口而已,黃庭堅被人盯上的真正原因其實是他跟蘇軾過從甚密。

章惇等人上台之後,蘇門秦觀、張耒、黃庭堅等人,無不被視為除之而後快的政敵。

《實錄》案後,黃庭堅被扣了個「誹謗先皇」的帽子,被貶涪州別架,赴黔州上任。

但是,黃庭堅孤傲剛直的性格並沒未因此次貶謫而改變,孤芳自賞又使他得罪了不少人。

官場險惡,人心惟危,黃庭堅又一再被貶。

賦到滄桑句便工。

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友人游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諸人休憩,耳聞松濤陣陣,襟懷大暢,於是在此過夜,並寫就所見之景及對友人之懷念的「松風閣詩」。

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松風閣詩帖》

《松風閣詩帖》是黃庭堅晚年不可多得至佳作,其一生所創作數以千百的行書精品,其中最負盛名者當推《松風閣詩帖》。

此件書跡長波大撇,提頓起伏,一波三折,像是船夫搖槳用力的樣子。

不論收筆、轉筆,都是楷書的筆法,下筆平和沉穩,變化非常含蓄,輕頓慢提,婀娜穩厚,意韻十足。

在後段提到前一年已去世的蘇軾時,心中不免激動,筆力特別凝重,結字也更加傾側,是尚意書風的典型,其風神灑盪,意韻十足,堪稱行書之精品。

被稱天下十大行書之一,排第九。

《宋史》稱被貶期間的黃庭堅「通脫自解」。

且看他的詞《定風波》:

「莫笑老翁猶氣岸,

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

戲馬台南追兩謝,馳射,

風流猶拍古人肩。」

一介文人,自比項羽、劉裕、謝瞻,何其瀟洒自信。

黃庭堅

黃庭堅的最後一個被貶之地是宜州,地處偏僻,甚至連驛站都沒有,住在狹小的城樓上的他,陰冷潮濕,卻絲毫不為意,終日與朋友對酒當歌,月下夜語。

崇寧四年(1105)某日,天夜雨,宜州戍樓上的黃庭堅痛飲後,醉意正濃,斜躺窗下的他,把腳伸到欄杆外淋雨,回頭大笑地對好友范廖說:「信中,回想平生,我平生從未有過今日這般快樂啊!」

當晚,他在睡夢中離開了人世。

斯人已去,而那些九百年前的黨爭恩怨,早已離我們越來越遠。

但是,那個剛強倔強的黃庭堅,卻一直留存在他的詩詞書法中,在你我也遭遇人生苦痛彷惶之際,總會無聲走近,一如他的豪邁豁達,不時溫暖著你我凄冷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庭堅 的精彩文章:

黃庭堅師古小行書,流暢清麗,創新者值得學習!
晨起第336次日課,黃庭堅草書《諸上座》韻致高雅,瑰麗神奇

TAG:黃庭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