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盧雁:老子的論證方法——讀《老子》有感

盧雁:老子的論證方法——讀《老子》有感

老子的論證方法

讀《老子》有感

發展研究中心 盧雁

老子的論證方法主要是辯證法,其他還有類比法、演繹法、歸納法等等。

1

辯證法

老子的辯證法首先體現在萬物流變思想上,這種思想由變是常態、變的動力、量的變化、質的變化等方面組成。其次,體現在否定絕對的思想上。再次,體現在有無相生的思想上,這種思想由矛盾普遍存在、矛盾是個關係判斷、矛盾分主次等觀點組成。

一是萬物流變。首先,表現在變是常態方面。如《老子》第五十一章說,道生萬物,德養萬物,然後促使它們生長、發育、成熟、生病、死亡。其次,表現在變的動力方面。矛盾正是萬物流變的動力,如《老子》第十章說,萬物處於流變當中,反之是道運行的動力,弱之是道運行的表徵。再次,表現在量的變化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如《老子》第六十四章說,合抱的大樹,由纖細的萌芽長成。九層之台,靠一擔擔泥土築起。千里之行,從腳下開始。最後,表現在質的變化上。《老子》第五十八章說,正反過來就是奇,善反過來就是妖,人們弄不清這個道理已經很久了。《老子》第二十章說,奉承與斥責,相差有多少呢?善與惡,又相差多少呢?別人怕的東西,我也會怕?真荒唐得不著邊際啊!

二是否定絕對。老子一直以來都是反對絕對、反對把話說滿、反對奢靡之風。首先,表現在自然現象上,如《老子》第九章說,手拿著杯子斟滿水,水溢了出來,不如就此停止。捶打得很尖並磨得很鋒利,就容易被折斷。《老子》第四十五章說,完全做好了的物品,看上去好像缺了什麼,但用起來卻一點都不差。完全裝好了的水,看上去好像少了點什麼,但用起來一點都不少。非常直的東西,看起來好像有點彎。其次,表現在感知現象上,五光十色容易使人眼瞎,歌舞昇平容易使人耳聾,五味雜陳容易使人口舌麻木,縱情狩獵容易使人心發狂,奇珍異寶容易使主任遭到不測。[11]再次,表現在思維現象上,如《老子》第四十五章說,十分靈巧的人看起來有點笨笨的,特別善辯的人看起來有點不懂得說話。最後,表現在社會現象上,如《老子》第二章說,要是天下的人都曉得美之為美,那定有不美的標準;都知道善之為善,那定有不善的標準。《老子》第五十八章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三是有無相生。「有無相生」的哲學蘊義是:如果「有」成立,那麼「無」緊隨其後;如果「無」成立,那麼「有」緊隨其後;「有」與「無」是同時並存的「對待」關係。當人們認為「有」存在而未涉及「無」的探討時,其實已經肯定「無」的存在了。當人們談及「無」的存在而未考慮「有」時,其實已經肯定「有」的存在了。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推論出:「有」並不能作為絕對肯定,「無」亦不能作為絕對否定,當談及「有」(「無」)時,只是肯定了部分的「有」(「無」),同時肯定了部分的「無」(「有」)。但「有無相生」並不是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理由有二:第一,「是」與「生」的分野,「甲是乙」顯然區別於「甲生於乙」。第二,如果「有」與「無」等同,那麼「有無相生」便可換成「有有相生」或「無無相生」,這顯然是不正確的。這些便形成了老子特有的思維方式:1←→0(1表示絕對的「有」,0表示絕對的「無」),意味著:不執於「有」,亦不執於「無」。在《老子》中,「有無相生」作為初始命題,是一切對待概念相互關係的源頭。

首先,表現在矛盾的普遍性上。辯證法的矛盾不同於邏輯矛盾,矛盾雙方是處於不同的層面上,所以看似矛盾,實則不相矛盾。《老子》幾乎都是從對立統一的範疇方面來說明的。例如,反映自然現象的有:大小、多少、高下、遠近、厚薄、輕重、雌雄、寒熱、壯老、死生等;反映社會現象的有:美醜、善惡、強弱、利害、貴賤、貧富、剛柔、福禍、吉凶、治亂等;反映思維現象的有:是非、辯訥、智愚、巧拙、主客等。因此,「有」有的好處,「無」有無的用途。如《老子》第一章概括說,「有」這個玄再加上「無」這個玄,就是一切奧妙的總出處了。《老子》第十一章舉例說,三十根輻條安在車轂輪上,正是實處有虛,所以有了車子的用途。和泥造器皿,正是實處有虛,所以有了容器的用途。鑿開門窗建成房屋,正是實處有虛,所以可以住人。

其次,表現在相反相成是一個關係判斷上。換句話說,不是「有無同一」,更不是「有屬於無」,或者「無屬於有」,而是「無」是相對「有」而言的,「有」是相對「無」來說的。如《老子》第二章說,如果有成立,那麼無緊跟其後;如果無成立,那麼有緊跟其後。難和易是相輔相成的,長是相對短而言的,高是相對下來說的,音和聲奏出美妙的和章,前和後相互伴隨。

再次,表現在矛盾雙方的對比上。如《老子》第十一章說,「有」有「有」的好處,「無」有「無」的用途。《老子》第二十章說,不去比較、效仿,就不會有煩惱。人比人,氣死人。百姓興高采烈,就好像出席盛大的宴會,好像春天裡登高望遠。君王卻應該孤家寡人、呆在一旁,不要有任何行動,就像剛剛出生、還不會笑的嬰兒。君王日理萬機、疲憊不堪,就像流浪在外的人一樣。百姓都有收穫,君王卻應該像丟了東西一樣。君王的心是混沌的,顯得有點笨。百姓明明白白,君王卻應該難得糊塗。百姓斤斤計較,君王卻應該大肚能容。

最後,表現在矛盾分主次上。水流是有方向的,辦事是有重點的,不是正反各打五十大板,吃大鍋飯。處弱守柔,正是老子思想的重點。如《老子》七十六章說,人活著的時候是柔弱的,死了身體就變得僵硬了。萬物草木活著的時候是脆弱的,死了就變得枯槁了。所以僵硬屬於死亡範疇,柔弱屬於生存範疇。因此,兵器鍛造得過於強硬,就容易被折斷。樹木的木質長得過於強硬,就容易被砍伐。樹榦強硬,位於下邊;樹葉柔弱,位於上邊。《老子》第三章說,因此,聖人治理天下,促使百姓虛心實腹,弱智強骨,不產生新的智慧和慾望,使智者不敢使用智慧取巧。有所為、有所不為,天下大治。《老子》第十二章說,聖人選擇身體健康,而非精神享樂,所以崇本抑末、去彼取此。

2

類比法

類比法是老子主要採用的論證方法之一,使用的頻率僅次於辯證法。老子的類比法,主要是用來說明一些不便於論證的事物上,例如回答道是什麼、修道者應如何、最好的善是什麼、君王應該如何治理天下等較為棘手的問題上。

一是用在道的闡釋方面。首先是以水比道。《老子》第四章說,道像水一樣深,好像是萬物的祖宗,似乎就在那裡。我不知道它是怎樣產生的大約在天帝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其次是以水比德。《老子》第八章說,最好的德就像水那樣。水善於給萬物帶來好處而不爭奪它們的好處,處於眾人都不願意處的地位。所以,最好的德能夠接近於道。再次是以自然萬象類比修道者的品格。《老子》第十五章說,古代善於按照道來做事的人,行動遲緩,就像冬天過河;隨遇而安,就像融化的冰河;敦厚淳樸,就像未雕琢的原木;心胸寬闊,就像空曠的山谷;讓人看不透,就像飽含泥沙的濁水。

二是用在君王治國方面。首先是以天地比聖人,萬物比百姓。《老子》第五章說,天地沒有表現出仁慈,對待萬物就像人們對待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一樣,用的時候很重視,不用的時候就不管了。聖人不會表現出仁慈,對待百姓就像天地對待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一樣,用的時候很重視,不用的時候就不管了。天地之間不就像一個鼓風吹火用的大風箱嗎?空空的但又不幹癟,一動它風就鼓出來了。《老子》第七章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它不獨自求生,而是利萬物而不爭,所以能夠長久存在。因此,聖人先人後己,將自己置之度外,難道不正是因為它的無私嗎?所以能夠成就他自身。其次是以天下類比身體。《老子》第十三章說,君王如果能夠重視天下就像重視自己的身體一樣,你就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了。君王如果能夠愛惜天下就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你就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了。[25]再次是以治理天下類比烹飪小魚。《老子》第六十章說,君王治理國家,就要像烹飪小魚一樣,不要折騰。

3

演繹法

演繹法和辯證法是邏輯學的兩種基本方法。從邏輯的觀點來看,老子的演繹法主要體現在對概念的界定、三段論推論、聯言式推論、選言式推論、假言式推論等方面。

一是在概念的界定方面。「道」在王弼本《老子》中共出現77次。《老子》整篇都沒有對「道」進行清楚地界定,主要是採用否定的方法和類比的方法進行描述。後者已經在前面論述過,現在主要是介紹前者,就是採用否定的方法進行描述。《老子》開篇說道,可以把握的方法、可以叫出來的名字,都不是長久不變的。道就是如此,對其把握和稱呼,都不是恆常不變的。如果老子能回答「什麼是道」,那說明有一個比「道」更原始的「X」存在,這顯然與 《老子》 經意不符。故而提出「什麼是道」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假問題。老子並未打算探討「道一定是什麼」的問題。關於道是什麼,老子用了「夷」、「希」、「微」、「寂」、「寥」、「恍」、「惚」等詞加以描述,這些詞都若隱若現,沒有一個明確的表達,這是符合「道」的韻味的。

二是在三段論推論方面。《老子》第六章說,原始的神不會消亡,這就是最早的母親。在這一章中,老子隱藏著這樣的一段推論。前提1:自然萬物是最早的母親產生的。前提2:天地屬於自然萬物。有前提1和前提2可以得出結論:天地是最早的母親產生的。由此有了第6章接下來的一句:最早的母親的產門就是天地的根本。

三是在聯言式推論方面。《老子》第十三章說,得寵和被人侮辱,就像人受到驚嚇一樣,重視自己的身體就像重視重大病情一樣。[28]在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一個聯言判斷。如何論證呢?老子將這個聯言判斷分為兩部分,即「寵辱若驚」和「貴大患若身」分別論證。

四是在選言式推論方面。《老子》第十六章對於本性的認識分為兩類,一類是認識到了的君王,另一類是沒有認識到的君王。老子說,回歸本源就是一種本性,如果君王認識到了本性,就是明白了事理。如果君王沒有認識到本性,亂作為,必然沒有好果子吃。《老子》第十七章中對君王進行了分類,分為最好的君王、次一等的君王、再次一等的君王和最差的君王。老子說,如果是最好的君王,那麼百姓就只知道他的名字,無法感受到他發揮的作用。如果是次一等的君王,那麼百姓都親近他、讚揚他。如果是再次一等的君王,那麼百姓都懼怕他。如果是最差的君王,那麼百姓都蔑視他。君王不講信用,當然百姓就不相信他了。

五是在假言式推論方面。首先是充分條件的假言式推論。《老子》第十六章說,君王認識到了本性,就能容得下矛盾的事情。如果能容下矛盾額事情,再進一步發展,就可以達到天下為公的狀態了。如果達到了天下為公,再進一步發展,就可以達到稱王天下了。如果達到了稱王天下,再進一步發展,就可以達通曉天理了。《老子》第六十章說,有道德的君王蒞臨天下,百姓都會安居樂業,所以就不需要依靠先人的在天之靈的庇佑了。假使有了先人的庇佑,這種庇佑也是不傷害人的。其次是必要條件的假言式推論。《老子》第十八章說,只有大道都被廢棄了,仁義才顯得更加可貴了。只有智慧都被拋棄了,大偽才會出現。只有六親都不和睦了,孝慈才顯得更加重要了。只有國家混亂成這個程度了,才更能體現忠臣的價值了。《老子》第十九章說,君王如果不以聖人自居,拋棄智慧,老百姓自會獲得百倍的利益。君王如果不提倡仁義,老百姓自會恢復到父慈子孝的狀態。君王如果不提倡功利機巧,自然就不會有阿諛奉承之人了。

4

歸納法

老子在論證觀點時,歸納法用得較少,主要是選取自然事物和感官感受,通過不完全歸納,論證自己的觀點。

一是選取自然事物。《老子》第十一章列舉了車輪、器皿、房子的例子,進行不完成歸納,得出結論:「有」有「有」的好處,「無」有「無」的用途。

二是選取感官感受。《老子》第十二章,採用五光十色、歌舞昇平、五味雜陳、縱情狩獵等過度的感官體驗,告訴君王這些看起來極度快樂,但是反而讓人的感官失去了正常的評判。老子用這些例子,論證該章論點:聖人要選擇身體健康,而非精神享樂,所以要崇本抑末、去彼取此。《老子》第十四章,用視覺、聽覺和觸覺來感知「道」,無法再研究下去了,就把感官的感受混合起來,統稱為「一」。接著,老子對「一」做了進一步的論述。

綜上所述,兩千多年前,老子已經自覺地或者不自覺地,運用辯證法、類比法、演繹法、歸納法等思維方法為自己的觀點進行服務了。老子使用這些方法的初衷,是為了完成一本出色君王策。因此,老子對這些方法只是停留在運用層面,不可能上升至思維理論的高度。這是時代使然,也是科學進步使然。

本文首發於:質檢發展研究

微信公眾號:aqsiqdrc

—轉載請註明出處—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展研究中心出品

實習編輯:韋應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質檢發展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質檢發展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