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女性4大常見腫瘤高危人群有你嗎,篩查該如何做?丨世界卵巢癌日

女性4大常見腫瘤高危人群有你嗎,篩查該如何做?丨世界卵巢癌日

女性4大常見腫瘤高危人群有你嗎,篩查該如何做?丨世界卵巢癌日

關愛女性健康,從了解篩查知識開始。

作者丨因果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今天是世界卵巢癌日,關愛女性健康,不只是說說而已。癌症重在預防,而篩查是早發現早治癒的保障,所以界哥藉此機會為大家介紹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四大常見女性癌症的篩查推薦。來看看你是不是高危人群,篩查應該怎麼做?

卵巢癌篩查

一、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 家族史: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性。如果一名婦女的家族中無卵巢癌患者,她發生卵巢癌的終身風險為1.4%(1/70);如果有1個一級親屬(母女、姐妹)患病,終身風險增加到5%;如果有2個或以上的一級親屬患病,風險上升到7%;如果是BRCA1/2有關的遺傳性卵巢癌家族,則風險增加到40%~50%

  • 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綜合征。

  • 其他危險因素:包括肥胖、未生育以及絕經後使用性激素治療等。

二、篩查方法

1.盆腔檢查:雙合診和三合診能提示附件腫瘤的存在。

2.經陰道超聲檢查(TVS)。

3.腫瘤標誌物檢測:以CA125濃度檢測為代表。

4.TVS和CA125聯合檢測

儘管盆腔檢查可以機會性發現卵巢癌,但作為篩查手段並不可行。目前,卵巢癌的篩查手段主要為TVS和腫瘤標誌物檢測,以及兩種方法的聯合應用

宮頸癌篩查

一、宮頸癌的高危人群

① 存在HPV(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的女性;

② 存在盆腔感染和性傳播疾病的女性;

③ 性生活過早及性生活混亂的女性;

④ 體重指數過高或肥胖的女性;

⑤ 家族中有宮頸癌患者的女性;

⑥ 長期服用雌激素類藥物和保健品的女性;

⑦ 其他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症等。

二、篩查方案

我國是宮頸癌高發國家,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專家組根據我國國情提出3種篩查方案:

最佳方案(TCT聯合HPV檢測),該方法篩查技術先進,漏診率較低,適用於我國經濟發達地區;

一般方案(傳統的巴氏塗片法聯合HPV檢測),適用於中等發展地區婦女篩查;

基本方案(醋酸染色後肉眼觀察VIA,碘染色後肉眼觀察VILI),雖假陽性率較高,但價格低廉,操作者易於培訓,適用於經濟落後、衛生資源缺乏的地區。

三、具體方法

1. 肉眼觀察法

2. 細胞學檢查

  • 傳統的巴氏塗片法

  • 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液(TCT)

TCT不僅提高了細胞學診斷率,還能從微生物角度做出診斷,提高了上皮細胞內病變LSIL、HSIL的檢出率以及癌、癌前病變診斷的準確性,降低了假陰性的比例。

3. 人乳頭瘤病毒DNA檢測(HPV)

高危型HPV感染的篩查有助於早期發現宮頸癌並進行預防性治療,不推薦在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中單獨使用HPV檢測進行宮頸癌篩查。HPV-DNA檢測和液基細胞學檢查聯合運用是目前最佳的宮頸癌初篩手段。

4. DNA定量分析

5. 電子陰道鏡的檢查

6. 組織病理學檢查

  • 宮頸活檢及宮頸管搔刮術組織病理學檢查是確診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最可靠方法,也是檢驗其他方法檢查結果是否正確的主要方法。

  • 宮頸錐切術:主要方式包括宮頸環形電切術(LEEP)、冷刀錐切(CKC)、激光錐切等。宮頸錐切術既可以診斷又可以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

四、結果處理

HPV16、18陽性者,以人群為基礎的廣泛篩查中,直接轉診陰道鏡;醫療資源充足時,門診受檢者建議直接轉診陰道鏡。陰道鏡檢查發現高級別病變,無需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不滿意,可進行細胞學檢查作為後續管理依據。

子宮內膜癌篩查

一、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

35歲以上具有以下高危因素的患者:

① 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直腸癌(HNPCC)相關基因突變;

② 明確突變攜帶者;

③ 缺乏基因檢測結果,有可疑常染色體遺傳病(腸癌)需要每年進行篩查,可以考慮用子宮內膜活檢的方式進行篩查。

年齡50歲以上或絕經後,最近6個月內有異常出血癥狀的女性要進行子宮內膜癌的篩查。

關於篩查的間隔無明確標準。以下人群:未婚、未孕、絕經晚、初婚或懷孕時年齡較高、孕育次數少、30歲以後月經不規律、使用過雌激素、糖尿病史、高血壓史、肥胖等為子宮內膜癌高風險人群,應在醫生判斷後進行篩查。推薦使用子宮內膜細胞學進行腫瘤篩查。

二、篩查方法

1. 經陰道超聲

經陰道超聲(TVS)雖敏感度高,但特異度低,有較低的陽性預測值和高假陽性率。

2. 子宮內膜活檢

建議在抽吸式子宮內膜活檢陰性的有癥狀人群進一步進行超聲或繼續活檢隨訪,因為約有4%的確有子宮內膜病變的患者被漏診。

3. 診斷性刮宮(D&C)

D&C是絕經後陰道不規則流血的首選檢查方法,也是診斷子宮內膜癌的金標準。但近二十年來,宮腔鏡檢查加子宮內膜活檢術已經代替D&C成為子宮內膜癌診斷的金標準。

4. 子宮內膜細胞學

子宮內膜細胞學篩查優勢包括:

  • 與D&C及子宮內膜活檢相比,患者接受度更好,疼痛感更小,出血更少,無需麻醉、鎮痛和住院。

  • 標本取材不足發生率極低(2.2%~4%),特別是在絕經後人群和他莫昔芬應用人群中,不受內膜厚薄的影響。

  • 由於篩查年齡集中,篩查成本合理。

5. 子宮內膜細胞塊(微量組織學)

乳腺癌篩查

一、乳腺癌高危人群

1. 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

⑴ 具有血緣關係的親屬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的攜帶者。

⑵ 符合以下1個或多個條件的乳腺癌患者:

  • 發病年齡小於等於45歲;

  • 發病年齡小於等於50歲並且有1個及以上具有血緣關係的近親也為發病年齡小於等於50歲的乳腺癌患者,和(或)1個及以上的近親為任何年齡的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患者;

  • 單個個體患2個原發性乳腺癌,並且首次發病年齡小於等於50歲;

  • 發病年齡不限,同時2個或2個以上具有血緣關係的近親患有任何發病年齡的乳腺癌和(或)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

  • 具有血緣關係的男性近親患有乳腺癌;

  • 合併有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的既往史。

⑶ 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患者。

⑷ 男性乳腺癌患者。

⑸ 具有以下家族史:

  • 具有血緣關係的一級或二級親屬中符合以上任何條件;

  • 具有血緣關係的三級親屬中有2個或2個以上乳腺癌患者(至少有1個發病年齡小於等於50歲)和(或)卵巢上皮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患者。

2.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LCIS)的患者

3. 既往行胸部放療患者

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議提前進行篩查(小於40歲),篩查間期推薦每年1次,篩查手段除了應用一般人群乳腺X線檢查之外,還可以應用MRI等新的影像學手段。

二、篩查年齡

國內指南推薦機會性篩查一般從40歲開始,但對於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40歲以前,可提早到35歲

20~39歲:不推薦對該年齡段人群進行乳腺篩查。

40~45歲:⑴ 適合機會性篩查。⑵ 每年1次乳腺X線檢查。⑶ 對緻密型乳腺(腺體為c型或d型)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45~69歲:⑴ 適合機會性篩查和人群普查。⑵ 每1~2年1次乳腺X線檢查。⑶ 對緻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合。

70歲或以上:⑴適合機會性篩查。⑵每2年1次乳腺X線檢查。

三、篩查方法

1. 乳腺鉬靶檢查(MAM)

MAM是目前診斷乳腺癌疾病尤其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眾多歐美髮達國家公認的乳腺癌篩查首選方法。但不建議對40歲以下、無明確乳腺癌高危因素或臨床體檢未發現異常的婦女進行乳腺X線檢查。

2. 乳腺臨床體檢(CBE)

CBE是是最早應用於乳腺癌篩查的方法,但由於缺乏統一標準的檢查方法,其檢查的準確度很難確定,而且敏感性變化較大,也不能檢測到非常小的腫瘤。

3. 乳腺超聲檢查

乳腺超聲一次檢查可同時完成乳房和區域淋巴結檢查,能發現2mm及以上病灶,對囊性和實性、單發和多發病變的鑒別診斷較好,同時BUS對淋巴結有較好的敏感性,可較早發現有無淋巴結的轉移。

4. 乳腺MRI檢查

MRI檢查可作為乳腺X線檢查、乳腺臨床體檢或乳腺超聲檢查發現的疑似病例的補充檢查措施。可與乳腺X線聯合用於BRCA1/2基因有突變攜帶者的乳腺癌篩查。

5. 其他檢查

目前的證據不支持近紅外線掃描、核素掃描、導管灌洗及血氧檢測等檢查作為乳腺癌篩查方法。

參考文獻

[1]郎景和.婦科惡性腫瘤篩查[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16,32(05):385-389.

[2]朱方培,任青玲.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早期篩查的新進展[J].現代腫瘤醫學,2016,24(01):149-152.

[3]廖秦平,楊曦.子宮內膜癌篩查及早期診斷的現狀及展望[J].實用婦產科雜誌,2015,31(07):481-484.

[4] 子宮內膜癌篩查和早期診斷專家共識(草案)[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2017,33(10):1050-1052.

[5] 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7年版).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清明學習任務挑戰活動」比拼進行中,誰才是真正的No.1?
漫畫丨保護甲狀腺,刻不容緩!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