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飯後這麼散步,養生效果最好!4類人卻不宜飯後立即散步

飯後這麼散步,養生效果最好!4類人卻不宜飯後立即散步

萬年曆

3億人都喜歡的公眾號

飯後散步有助於腹部肌肉收縮,促進腸胃蠕動,刺激副交感神經,緩解壓力。但走得太快、太久反而容易傷身,飯後散步關鍵在於放鬆。

飯後散步注意事項

1

速度越慢越好,不超過半小時

清代養生名家曹庭棟在《老老恆言》中說道:

「飯後食物停胃,必緩行數百步,散其氣以輸於脾,則磨胃而易腐化。」

緩慢散步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吃太飽時,一定要起身慢步走動,避免食物堆積在胃部,造成腸胃不適。

如果走得太快,動作過於劇烈,血液會從腸胃往四肢流動,氣血減少,不利於消化。

建議散步速度以90步/分鐘最為理想,約每秒走1~2步即可。散步時間以10~30分鐘為宜,不用太久。

2

避免邊走邊聊天

散步會讓氣聚集體內,可以養氣。但許多老人喜歡邊走邊跟人聊天,或打電話,容易讓氣散掉,也會流失津液(口水)。老人可以一邊走,一邊順時針輕揉腹部上方的中脘穴,能夠促進循環、助消化,如果吃得太撐,可先休息一下再按摩。

4類人飯後不要百步走

1

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糖尿病患者

飯後最好靜坐閉目養神10—30分鐘再散步,馬上散步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導致頭暈乏力,甚至昏厥。

高血壓患者散步時最好上身挺直,否則可能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最好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處於不停振動中,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2

冠心病、心絞痛的人

進食後立刻進行大運動量活動,有可能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最好餐後1小時再散步,每次半小時,注意步速不要過快。

3

有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人

飯後立刻散步會增加胃腸蠕動,吃進去的食物對胃壁產生刺激,不利於胃黏膜修復。

4

貧血、低血壓的人

飯後大量血液都供給胃部了,散步時很容易造成腦部相對缺血,出現頭昏、目眩,甚至昏厥。一般來說,這類人可選擇早起散步。

拍打散步

拍打散步是一種傳統保健方法,有舒筋活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之功。就是在散步時利用兩臂自然擺動,手臂拍打肩、胸、腹、腰、背等各部位,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千萬別私存,記得分享給你的朋友哦!

十二生肖在5月會有哪些好事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51萬年曆 的精彩文章:

一勺豬油等於十副葯:能治療這十幾種病!不知道就虧大了!
好的婚姻,需要男人的成全

TAG:51萬年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