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滿大街的類iPhone X,智能手機會迎來輪迴還是重生?

滿大街的類iPhone X,智能手機會迎來輪迴還是重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 2007 年開始,天才般的喬布斯讓智能手機有了同一個「面孔」:整個手機前面板的中部是觸控屏幕,屏幕上面是聽筒、光線感應器以及隨後出現的前置攝像頭,底部則是各式各樣的「Home」按鍵。

十一年之後,喬布斯已故去,行業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整個地球近三分之二的居民擁有了智能手機,蘋果也帶來了第十代 iPhone,一個在外觀設計上完全顛覆過往,同時又在工業設計與行業發展潮流之中做出一定妥協的產品。

如今,看著市面上有無數個類 iPhone X 的手機,似乎歷史又重複了一次,第一代的 iPhone 開啟了一個為期十年的產業紅利,而去年的第十代 iPhone,又會給這個行業帶來什麼變化?

iPhone 的硬體與軟體

喬布斯介紹第一代 iPhone 時,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去對比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如下圖所示)與 iPhone 的區別。對於喬布斯來說,iPhone 所代表的是一種可以預見的未來,蘋果為這個未來預置了幾個核心要素,比如盡量少的物理按鍵,再比如手指觸摸的交互模式。

這些核心要素很快成為整個業界心照不宣的標準。當時正在緊鑼密鼓研發第一代 Android 手機的「Android 之父」安迪·魯賓看到 iPhone 的工業設計和交互方式後,果斷放棄了已經接近完成的研發方案,轉而開始「借鑒」iPhone 的設計理念,同時結合自己的工程師思維,設計全新的產品方案,其最後的結果就是下圖裡的那款手機: G1 ( 這個故事的完整版本可參見弗雷德?沃格爾斯坦撰寫的《移動風暴》)。

優雅的外觀設計、全新的觸控交互方式,這種肉眼可見的變化的確讓 iPhone 成為一種潮流,但真正推動 iPhone 成為智能手機變革力量的則是一個起初令喬布斯頗為不屑的產品:AppStore。

在喬布斯原本的設想中,蘋果當然「歡迎」第三方開發者,但必須嚴格按照蘋果設置的基本原則:所有的第三方應用都要在 Safari 上運行(如下圖所示)。 現在看起來,這的確也是一個「天才般」的想法,開發者完全不需要 SDK,只需要掌握 HTML 5 編程技術,就能讓自己的 App 運行在 iPhone 上。

但開發者並不認同這個做法,原因也不言而喻,蘋果的規則其實是一種「應用歧視」,系統級別的原生應用和第三方的 Web 應用之間,體驗可謂天下與地下;更重要的一點,iPhone 初代發布後不久,黑客就破解了 iPhone,可以任意安裝來自第三方開發者的原生應用,所有這些都迫使喬布斯和蘋果做出一個選擇:到底堅持 Web 第三方應用還是開放原生第三方應用?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很清楚。固執的喬布斯做出一個或許可以稱之為最偉大的妥協決定。2008 年 2 月,蘋果發布開發者工具包,鼓勵開發者在 iPhone 上開發更多原生應用,5 個月後,App Store緊隨iPhone 3G一起亮相,這是蘋果的第二代智能手機,卻由於App Store的加持,開啟了屬於iPhone的黃金時代。

App Store與 iPhone之間是一個完美的用戶體驗閉環。作為引領智能手機工業設計先河的 iPhone,每一代產品都會引發全球性的討論,並一度成為全球性的「硬通貨」,而購入 iPhone 的用戶,又會在 App Store 上獲取到相對而言更優質、數量也更多的應用、遊戲,這種體驗又會成為堅持使用 iPhone 手機的動力。


蘋果設置的三大定律

一份來自應用市場諮詢機構 App Annie 的數字顯示,2017 年第二季度中,iOS 用戶在 App Store 上花費了將近 100 億美元。這些費用來自於付費應用、遊戲下載,也來自應用、遊戲、服務內購以及近幾年興起的應用訂閱費用。

App Store 的出現和發展不僅成就了蘋果「服務產品」高達 85 億的營收,更定義了智能手機一切圍繞 App 為核心的全新商業模式,同時也構成了用戶使用智能手機的唯一方式。

在蘋果所定義的智能手機體驗中,不管是系統級別的自動應用還是下載的第三方應用,每個應用都是平等且平行地出現在用戶的操作體驗中。Google 的 Android 也遵循這樣的理念,而後來崛起的中國手機廠商,依託 Android 的開源機制,「創新性」地推出自己的安卓 UI,也同樣堅持這樣的原則。

至此,我們也可以總結出蘋果在過去十年真正帶給智能手機行業的三大「定律」:

減少物理按鍵的外觀設計;

手指觸控交互;

平等且平行的 App 體驗 ;

這十年內,數不勝數的國內外廠商,都想打破這一定律的束縛。

首先是三星,2011 年 8 月,三星試探性地推出一款名叫 Note 的智能手機,而且是當時屏幕尺寸最大的智能手機,為了這塊大屏幕,三星還附贈了一支觸控筆。

Note 系列固然後來成就了一段傳奇。但很遺憾,三星所倡導的觸控筆交互不過是一個小眾需求,觸控筆可以成為一個產品標籤,但無法成為主流交互方式。

2016 年 11 月,小米推出一款有史以來最不像小米的智能手機:小米 Mix。這款手機的真正價值並非所謂銷量或者高售價,而是在打破蘋果對於智能手機模樣的定律,Mix 給出一個幾乎完美的答案,「全面屏」的概念由此而起。

進入 2017 年,三星、小米都在智能手機外觀設計上做出不同程度的創新,無論是三星主導的 S8 系列還是小米喊出的「全面屏2.0」,這些努力和嘗試都非常值得倡導。幾乎與此同時,蘋果也用 iPhone X 做了一番自我顛覆——在去掉 Home 按鍵的同時,也徹底改變了手機前面板的樣式。

像極了當初 iPhone 初代與當時智能手機外觀的對比,只需將 iPhone X 與之前的 iPhone 做一番外觀對比,都可以清晰看到這種變化所帶來的視覺衝擊,或許還會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對自己的顛覆其實早已開始。在手指觸控交互之外,蘋果自 2011 年就開始給 iPhone 加入語音交互 Siri,並在 2015 年,讓喚醒 Siri 的語音交互直接通過聲音而非硬體啟動( 截至目前,iPhone 6S 及以上機型都可以直接通過語音喚醒 Siri,早先的設備還需長按 Home 鍵 )。

但這些努力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給 iPhone 的交互方式帶來真正的革命性變化,與之呼應的,Android 陣營以及安卓陣營也曾為此做過嘗試,但最後都基本淪為雞肋。

App是必須品嗎?

如果仔細去看過去十年蘋果設置的三大定律,還有一條定律的變化同樣非常緩慢,那就是「平等且平行的 App 體驗」。

所謂「平等且平行的 App 體驗」,簡單理解,就是當你使用智能手機時,你其實是在使用不同 App,而每個 App 彼此之間是平等關係,比如同時打開微信、支付寶時,兩者之間不能互相干擾各自的後台運行;同時這種平等關係也讓 App 之間的數據保持絕對獨立,這是安全運行的必然需求,也最終形成了 App 之間的數據孤島。

這種體驗在智能手機的早期階段沒有任何問題。但隨著 App 經濟的發展,用戶手機里塞滿了各式各樣的 App,與之相對的,則是用戶對於 App 的使用需求其實非常簡單,社交/電商/遊戲消費、社交溝通、音視頻內容消費等等。

目前,中美兩國已經形成了微信、Facebook 的巨頭壟斷局面,兩大應用及其應用生態覆蓋面越來越大。不過,更多時候我們依然需要在淘寶上瀏覽被阿里巴巴篩選的商品,在網易雲音樂/Spotify 上收聽被篩選/定製的音樂以及在愛奇藝/YouTube 上觀看被篩選的電視劇/電影……

因此,現實生活里的應用等級早已形成,比如很多中國用戶的微信,其等級就必然高於其他應用,而很多歐美人的 FB,其重要性也遠勝其他。但這個現實被包括 iPhone 在內的智能手機體驗完全割裂了:在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屏幕上,所有的應用依次排開,所有的應用通知、後台切換都完全平等,沒有所謂的超級應用。

Google 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2012 年的時候,Google 在 Android 4.1 里集成了一個名叫 Google Now 的應用程序,這款應用的核心是要改變用戶對於 App 的「平等體驗」,Google 認為,有些應用里的信息天然要更高級一些,比如天氣、行程、股票信息、你的搜索興趣等等。因此,Google 可以抽離出來,做成一個信息列表的形式展現出來。

但Google Now並不成功。一方面是 Google Now 的體驗僅僅停留在 Web 服務層面,無法打通系統級別信息,更不要說整合第三方應用層級的信息;

另一方面則是 Android 碎片化的產業現實以及中國安卓市場的政策限制,Android/安卓的 OEM 廠商更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改造 Google Now,比如所謂的「負一屏」。

「負一屏」是指,屏幕解鎖後向右滑動調出最左側的屏幕,目前主流的華為、小米都具有了負一屏的功能。這個屏幕的呈現形式並非 App,而是 App 內的信息,比如應用建議、生活服務、視頻推薦等等,下圖是華為 Emui 5.0 的負一屏幕。

蘋果也在打造自己的「負一屏」,只不過蘋果稱之為「通知中心」。自 iOS 8 開始,蘋果允許第三方開發者的應用組件添加到通知中心,這意味著,用戶在 iPhone 的屏幕頂部向下滑,可以方便地看到來自系統應用和第三方應用的重要信息。

不管是 Google 還是 Android/安卓廠商以及蘋果,他們都在通過一個全新的屏幕來變革用戶對於不同等級應用的使用體驗,但這種方法更像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妥協。因為,這一個所謂的「負一屏幕」依然不過是一種應用信息的堆積,與首屏上堆積的應用沒有本質的差異。


手機的未來是重新定義人機關係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難題,首先需要讓智能手機具備更具延展性的「智能」。比如,如何理解用戶對於某些應用的特殊訪問需求,如何理解不同應用之間的關係,這構成了一種全新的人機關係思考:當智能手機越來越懂得用戶需求時,人機關係會進入到一個怎樣的階段?

2017 年,蘋果在 iOS 上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通過 Siri 的搜索建議和查詢建議,試圖顛覆過往用戶對於智能手機就是 App 的體驗,其數據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系統級別應用,如 Safari 瀏覽歷史、電子郵件、信息、聯繫人;

已經下載安裝的第三方應用信息;

你可以在 iOS 11 的設置里,找到 Siri 與搜索,向下拉就會看到支持 Siri 搜索和建議的第三方應用列表,你可以自由定製是否啟用。

當用戶下拉屏幕頂部,搜索框下面的 Siri 應用建議則是蘋果通過機器學習模型推測出的結果,可能是最近使用過應用,或者使用頻率高的應用,關於這個模型的具體計算方法還無從知曉。

類似地,華為也曾說過 Emui 具備這樣的「學習」能力,其核心就是通過分析用戶使用應用的習慣和應用點擊頻率來感知和學慣用戶習慣,從而形成用戶的習慣模型,並在用戶下一步操作之前優先調度手機資源。

不過,由於蘋果在 Siri 的優化和創新並沒有結合集成在 A11 仿生晶元里的神經網路功能,這也極大限制了 Siri 的能力,最終給用戶的,則是一種可有可無的體驗。

而在上周的 Google I/O 大會上,Google 也介紹了下一代 Android P 的諸多新特性,貫穿這一切的都是人工智慧。

與其他公司專註將神經網路引擎用於圖像處理的理念不同,Google 要用人工智慧顛覆過往一切依賴操作 App 的智能手機體驗。

比如 Action 功能,這是將機器學慣用於對用戶使用手機使用習慣的學習和分析,從而來自動推薦下一步操作。初看起來,這個功能似乎和蘋果、華為的做法類似,但 Google 是將這項功能同時開放給應用開發者,這意味著,隨著應用開發者越來越多接入這個模塊,Android P 的用戶體驗與 iOS 和華為的 Emui 會完全不同。

如果說 Action 是機器學習的「主動」初級,那麼 Slice 功能則是 Google 對於智能手機交互的另一個思考。過往用戶與手機之間的聯繫需要一個個 App,Alice 則將這種聯繫簡化為一個搜索框,當然這是 Google 的搜索框。

如下圖所示,在手機的 Google 搜索框輸入「Lyft」,可以直接顯示相關信息,涵蓋了時間、距離、費用預估等,當然你可以直接在這裡叫車。

當然,鑒於 Google 在整個 Android 生態,尤其是中國 Android 生態的話語權並不大,新版本 Android 的的普及還需要硬體廠商的跟進,而中國廠商習慣性的「魔改」Android,因此,Android P 在中國的最終走向並不樂觀。


兩個基調

不管怎樣,2017、2018 年的確讓手機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元素。蘋果定義的智能手機樣子、智能手機交互方式正在一點點被顛覆。曾經一手顛覆了諾基亞、黑莓的蘋果,在 2017 年啟動了一場全面的自我顛覆,iPhone X 的外觀設計、增強版的 Siri 以及 Siri 搜索背後的機器學習,都是對未來十年的全新暢想。

所不同的是,這一次革新中,蘋果的身邊似乎多了不少的隊友。操作系統的 Google、晶元廠商的高通、手機廠商的三星、華為、小米,都在這場變換賽道的比賽中站好了各自位置。

或許手機外觀之爭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基本方向已經確立,越來越高的屏佔比既是對工業設計、製造的考驗,也是將左右未來的系統交互。但更重要的變革方向只有兩個:

其一, 主流智能手機的晶元將集成機器學習功能,設備智能將成為雲端智能的有效補充;

其二, 智能手機上的機器學習應用場景將不限於圖像、語音識別,一個更智慧的智能手機離不開機器學習的推動,App 為核心的體驗逐步成為歷史。(本文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吉利李書福:如不能保證安全,就不該有自動駕駛
C2B模式下的蛋,大通D90如何成為SUV市場的另類攪局者?

TAG:鈦媒體APP |